苏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就史论史:秦始皇的民主,通过辩论定型的郡县制

网络整理 2019-06-21 最新信息

就史论史:秦始皇的民主,通过辩论定型的郡县制

【祖龙汉】

【就史论史,一起读史,第四篇】

我们知道,秦始皇统一六国,停息战火后,开始建设伟大祖国。

打天下打了几百年,现在终于停下来了,要治天下了。治天下才是真正彰显一代雄主智慧的时候。

要知道,这场战争,打了好几百年,谁都胸怀天下,想统一天下。之所以打了几百年,历代秦王可能有着清醒的认识。

就史论史:秦始皇的民主,通过辩论定型的郡县制

王的认识和臣的认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王说我要统一天下。臣说我想建功立业。高下立判。

所以秦始皇绝对明白,之所以打了这么多年,就是因为王多了。如果天下只有我一个秦王,我早就可以称作始皇帝了,打什么仗啊,你们都老老实实给朕待着,听朕的差遣。

所以好不容易息了刀兵,统一了天下,咱得好好商量一下,如何治理这个国家。毕竟,始皇帝的初衷是一万世嘛。

所以,在这事儿上,秦始皇开始让臣下讨论一下。

史书是这样记载的。

首先灭六国之后,为了证明自己是正统,淡化六国的概念,而是强调取代的周朝。秦代周,其余六大强国靠边站,始终记住,我们一起都曾是周天子的子民,你们忘了本,我秦始皇可不忘本。

就史论史:秦始皇的民主,通过辩论定型的郡县制

周是火德,咱以水可以克火,咱就是水德,这是天意,宇宙的安排。并设了基本国策,那就是凡事依法决断。所以,让臣下们先讨论一下这个治天下的法。先立法,后面的事儿一切好说。

这个时候丞相王绾就建议说啊,各国的诸侯都被灭了,天下有皇上您了,但是还没有王。看那燕,齐,荆地辽远广阔,如果不在这些离皇城很远的地方立一个王,就没有人来管理这些地方。请皇帝把您的几个儿子立为王。让他们去管理这些地方。

这想法和明太祖朱元璋想的一样啊。要说这人呐,还得生逢其时。如果这王绾生在朱元璋时代,肯定是老讨皇上喜欢了。

就史论史:秦始皇的民主,通过辩论定型的郡县制

但是他面前是秦始皇。

秦始皇这人可小气了,天下都是额一个人的。只要额一天不死,亲儿子都不给。

当然,这只是玩笑话。要知道,秦始皇和朱元璋比,就是穷人和富人的比法。穷人说,爹这一辈子就想让你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富人说咱世世代代都是富贵。理念所以不一样。

所以丞相的建议,秦始皇从心里是不同意的。但没有当面否决,而是让下面的大臣人议上一议。这事儿要是搁朱元璋身上,肯定是笑得眼珠都看不到了,直说准奏准奏。

此时此刻,君臣们都说很好,很适宜,让皇帝的儿子封王,我们很赞同。

有人封了王,咱们至少就可以封个侯了呗。要是我,可能也会这样想。

但是李斯不这样想。他是陪伴着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的丞相,虽然当时他还不是丞相。眼光境界自然和秦始皇一致的。

就史论史:秦始皇的民主,通过辩论定型的郡县制

于是他发表了一段论断,我认为,至今,都有学习的价值。

原文是: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当年周文王和周武王所封的同姓子弟很多,但是随着时间,血脉繁衍,就变得疏远。这话很有理啊,就放现在看,也是有理,谁管咱五百年前是一家呢,该坑你的没商量。疏远之后,这些同姓的诸侯就开始攻伐,自相争斗。周天子都不能禁止了。因为血缘稀释得太多了。然后其他异姓的诸侯也就跟着打起来了。而现在,依靠着皇上您的威武神勇,统一了天下,设了郡县,对有功之臣进行了钱财富贵的赏赐。这种局面很容易控制。(就像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一个道理一样。)天下没有二心,只有一个皇上,这就是最能得到安定的方法。所以封立诸侯是不适宜的。

细品这段话,你会发现,这话就是搁现在,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企业,都还有着指导意义。

几千年前的人们,都开始有这样的思想认识,不得不服啊。这也侧面表示了,春秋战国几百年到秦统一六国这段时间里,人文环境很好,人文环境好了,思想就会产生。

秦始皇一听,嗯,很有道理,我也是这么想的。

于是史书上秦王说: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意思是说,天下之所以战斗不休,就是因为有这么一些个诸侯王公打来斗去。今天靠祖上积德,平息了战乱。如果再分封诸侯王爷,让他们建立一个个的小封国,这是自我树敌,为战争埋下隐患,要重复以前的战乱啊。如此,想要得到天下安宁,简值是太困难了。所以我认为,廷尉的建议是正确的。

你看。秦始皇这人,还是有点小民主的。先看兄弟有有没有发表意见的,有了不同的意见,好,咱们讨论讨论,以德以理服人。讨论之后,以天下观来看,李斯的主张很不错。我认为他是对的。

此时,皇帝是法官,臣下是控辩双方的律师。皇帝说,我认为这个更有理。就他了。

所以史书后面就记载了: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曰:黔首。

就史论史:秦始皇的民主,通过辩论定型的郡县制

所以说,郡县制是经国历代秦王征战的反思,以及当时各方的考量,总结几百年的刀兵混乱的原因,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虽然秦二世而亡,但其对社会制度的影响,直至如今,都还在理。

这是第一次关于郡县还是分封的讨论。下面再说第二次讨论。

这次讨论大约是在秦始皇在位的三十四年至三十五年之间。此进,秦始皇的始皇帝生活过得是有滋有味的,值得夸奖一下。就好比清朝的皇帝搞个千叟宴类似的情况。

史书上说,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

意思是秦始皇在皇宫摆酒设宴啊,有七十个博士这样级别的老学究们上前敬酒祝寿。有点类似清朝的千叟宴,十全老人这类的把戏啊。

就史论史:秦始皇的民主,通过辩论定型的郡县制

当然说的都是一些爽歪歪的赞扬之词了。

所以,在这里,我们还是能看到秦始皇的贤明的一面。即便是在所有的臣下都在赞美自己的时候,他还保持着清醒。

其中一个叫周青臣的就上前来段祝酒词说:从前的秦国领地不过一千里,今天完全是依靠陛下您一人的神勇,圣明,平定天下,驱逐蛮夷,凡天下太阳和月亮所照射下的没有不臣服的。又把天下分成郡县管,让人民远离战乱之忧,这样的功德足可以传至万世,千前古人,后无来者啊。

这兄弟是支持郡县制度的。

当然,按照旧时朝堂制度,得要来个唱反调的。自古以来皇帝就喜欢看臣下相互对着来,然后他判对错。

所以接着来一个博士淳于越进谏说:臣听说殷周称王天下一千多年,分封子弟功臣众多,作为自己的辅助势力。现在皇上您坐拥天下,可您的子弟儿孙还是平民,偶然出现田常,六卿一样的臣属(田常是齐国权臣,无人制衡,最后导致田氏代齐。六卿,三家分晋势力源自六卿),却无人辅佐。

意思是皇上你的儿子子侄宗室都是平民,没有王爵封地,整个帝国只有一个皇帝,如果后世出现类似以前的那种权臣,而此时皇上身边又没有人辅佐,要靠什么来挽救呢?关键时候无人勤王可不行呐。事情不效法古代不能长久,所以说我认为还是分封的好。这个周青臣当面阿谀奉承,表面上很忠臣,实则是加深陛过的过错,实在是不忠之臣。

你看,这两人就为郡县好,还是分封好,相互掐起来了。一个说郡县好,一个说说郡县好的都不是忠臣。

我先盖你一个大帽子在你身上。

秦始皇一听,心中想,好像都说得挺有道理的感觉啊。还是让臣子们再好好议一下吧。

这个时候,已经当了丞相的李斯又发表了一番高见。

我个人认为,这番高见,今天仍然值得各行各业好好学习一番。

李斯说:五帝的制度不互相重复,三代的制度不互相因袭,各自都得到治理。不是后代人非和前代相反,而是因为时代变化的缘故。

你看这个时代变化的思想,多先进啊。时至如今,我们各个行业还有人要打着传承的幌子要学明朝清朝一尘不变做事情。几千年前的李斯,都能明白的道理,而如今很多大师却整不明白了。

诠释了这个时代变代观,李斯又接着说了,如今陛下开创了统一天下的万世功业,这本来就不是那愚蠢的读书人可以理解的。这句话分量好重。咱李斯也是读书人,但和你们不一样,咱是有时代感的人,不是活在过去的人。这话至如今,依然对我们当下的文化诗词之类的创作人看看,学习一下什么叫时代感。

李斯说这个淳于越啊,说的都是好多年前的旧事了,事物是向前发展的,过去的事没有什么是可以效法的。现在天下平定了,颁布了统一法令,百姓们也在开始安居乐业,努力种田的种田,搞手工业的搞手工业。读书人士人贵族也在学习法律禁令一切依法治国,有法可依。

就史论史:秦始皇的民主,通过辩论定型的郡县制

但是现在这些读书人不勇于投身建设自己的新时代,为时代所讴歌,为时代献出自己的知识和青春,反而吃多了没事干,要学古代。简值是迂腐不堪。还指责现行的指度,惑乱老百姓。

最后李斯来了一句说,我李斯冒死说一句不该说的话,古代天下纷乱,是因为诸侯四起,人们的言论都称论古代,而不遵守现行的制度,天天和政令唱反调,文过饰非,蛊惑天下人产生不满的心思。而且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学说是对的,互不相认,相互攻击,在君王面前夸夸其谈。等等等。

说完之后,给了秦始皇一个被后世骂了几千年的建议,那就是把之前空谈的那些学说的书籍都给烧了。好,这就要讲到秦始皇之所以要焚书坑儒了。暂且不提。

总之啊,李斯这番言论,让秦始皇听着,觉得非常有道理,心说,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我不想明说,正好借你的口说出来了。

于是,郡县制就稳定下来了。终秦一朝,再没有提分封一事。

本文作者:祖龙汉(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4454381300892171/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秦始皇   朱元璋   李斯   民主   赵匡胤   杨亮节   春秋战国   王绾   周朝   周武王   周文王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