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明朝在立国后,由于朱元璋的重视,对于律法的制定相当慎重和严格。在整个洪武年间,大明律先后发布过三次,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后才最终成形。在法律的制定上,明太祖朱元璋还是比较清醒的。
朱元璋对于法度的重视可以追溯到还没有立国前。在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刚占领武昌,其实际控制的面积还不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就和部下讨论过用法的宽严。他说:秦皇暴虐,天下背叛;汉祖宽大,得有天下;元朝为政松弛,致使群雄并起。而这都是法度宽严的尺寸掌握的不好造成的。他还认为,借刑戮之威使民不敢犯法,是一种浅薄的政治。

大明历代皇帝画像
其实朱元璋论用刑宽猛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希望通过刑法,维护他所建立皊政权。
下面我们来看看的大明律制定的详细情况。
一,第一部大明律的制定
第一部明律完成于吴元年十二月,李善长为总裁官,杨宪、刘基、陶安等为议律官。
其中包括了令145条,律288条。
朱元璋认为,法贵简单,使人易晓,网密则水无大鱼,法密则国无全民。为了使百姓便于理解,他要大理寺卿周祯用浅显生动的语言来解释律令,这部书叫《律令直解》,被颁发到各府州县。
这部律令的颁布,对于明朝初期的稳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制定律法时比较仓促,加上立国未稳,所以这部律法还存在着不少的缺陷。

二,第二部大明律的制定
成于洪武六年(1373)冬天,由刑部尚书刘惟谦主持制定。
其中包括了卫禁,职制、户婚、廐库、擅兴、盗贼、斗讼、作伪、杀律、捕亡、断狱、名例等篇目。除采用288条旧律外,又续律128条,旧令改律36条,因事制律31条,吸收唐律12条,合计606条。
朱元璋对这一次定大明律十分关注,总裁官刘惟谦每一次改进,都要汇报给朱元璋,而朱元璋收到刘惟谦的改进意见后,命人贴于墙上,仔细的斟酌。
这一部律法的制定于第一部相比,改进不少。其中最大的改进就是把律与令分开,这部律法已经是一部独立的法律了。
律与令的区别在于律法是正式制定的法律规章,而令则是皇帝就某一具体刑法问题的诏令。在封建社会里,皇帝的话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这一点律与令是有共同之处。但令一般都是针对具体的事情,律更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所以在这一点上它们还是有区别的。
到了第二部律法的制定时,大明的基础已经非常稳固了。由于在第一部律法的实践中发现了一些具体问题,所以在这一部律法的制定中加入许多新的律条,专门针对前一部律法的缺陷。
加上在第二部律法的制定中把律与令专门分开,这样在大明府州县的具体司法实践里,就有了非常明确的指导性了。第二部律法的制定完善了第一部律法的不足之处,并且分开了律与令,这样保证了大明律的权威性和适用性。

三,第三部大明律的制定
第三部大明律完成于洪武二十二年(1389),由翰林官和刑部官整理洪武六年以来的律条,加入前律而成。它将律法分为七部分,首篇为名例律,以下依次为吏、户、礼、兵、刑、工律。共有460条律条,其中刑律171条,约占总数的五分之二,是最主要部分。
第三部明律的制定,不但在内容上更加详尽。而且将唐律中的“十大恶”罪加入。这十大恶是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这些新加入的内容包含两层意义,其一是进一步强调皇帝和封建国家的不可侵犯性,其二是进一步强调封建伦理的不可违抗性。犯有"十大恶”罪者,凌迟处死;遇有大赦,也不能减免。但犯其他刑律,则按笞、杖、徒、流、死五种刑罚给以处罚。刑罚则具有笞、杖、讯杖、枷、杻、索、镣七种方式。
第三部律法的制定,则是吸取了唐代律法的重要律条,首次在大明律中加入了“十大恶”,
十大恶罪的加入,明确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明确了传统伦理的不可侵犯性。给那些试图提出不同意见的百姓带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也使得大明律具有了更为严峻的实用性。
这一部律法的制定其实是补充了前两部律法的重要缺陷,因为到这时明朝已经建立了二十多年,立国初期的不稳已经烟消云散。随着政权的稳固,皇权的至高无上性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所以第三部律法的制定主要是完善了对于皇帝和封建伦理的维护,在法律的意义上保证了皇权的统治。
在洪武二十二年大明律又经过斟酌修改,最主要的修改是由皇太孙朱允炆提出来的。他考察历代刑法,认为明律中有73条量刑过重,要求改定。直到洪武三十年,修改过的明律才正式颁布。这一次修改是朱允炆感觉大明律过于严苛了,普通百姓对此反应极大。所以朱允炆针对这一点为了稳定大明的统治而专门提出的。
不管怎么说,大明律和其他朝代的律法一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与《大明律》同时颁发的,还有朱元璋的《大诰》3篇。《大诰》采辑有犯律令的事例,按类收编。为了做到家喻户晓,朱元璋命令官学中以《大诰》为必读课本,民间以塾师教习,狱囚如能读《大诰》,罪可减等。他曾把讲读《大诰》的师生19万人召入京师争很热闹了一番。《大诰》也是有关衙门量罪用刑的依据。

四,锦衣卫的设立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说朱元璋亲手设立的锦衣卫了,锦衣卫是由朱元璋在洪武十五年设立的。它来源于朱元璋在立国初期,为了掌握文武百官的行为思想和动向专门成立的一支检校队伍,这支队伍属于朱元璋的私人队伍,不向任何机构负责。这支队伍无孔不入,事无巨细都会向朱元璋汇报。

少年锦衣卫剧照
这里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洪武二年,元朝旧儒钱宰为国子助教,公事之余,他随意吟诗一首:《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朱元璋对他说你昨天作的好诗呀,但我并没有嫌你来迟,是你自己害怕奉迟。将嫌宇改为忧字如何? 钱宰被吓出了一身冷汗。更为奇特的是,检校还能把官员在家里的举止言行画下来。国子监祭酒宋讷被画了一幅"危坐有怒色。的画像,朱元璋见到他时,便问为何而怒。

这已经充分说明了这支队伍的可怕性,后来朱元璋把这支队伍改成锦衣卫。他们的职权极大,可以不经过任何部门而独自抓人办案,凌驾于律法之上,除了对皇帝本人负责外,没有任何人可以制约,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大明灭亡。
朱元璋设立锦衣卫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官僚阶层的控制,但到了后期,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益加深,锦衣卫的作用越来越大,甚至无法满足皇权的需要,为此又专门设立了其他的机构,这是后话了!
总之,朱元璋对于律法的重视还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这三部大明律的先后制定,帮助大明稳固了政权的基础,强化了皇权的地位。但大明律最终还是为了统治阶级统治人民而服务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我是厚重的历史追记者,文章难免有疏漏之处,请朋友们多多批评指教, 您的关注也是我进步的动力,谢谢!
本文作者:厚重的历史追记者(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2622374799344140/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 上一篇:北京妙应寺白塔
- 下一篇:史上年龄最小的太上皇,为了享乐丢掉了自己的江山
- 搜索
-
- 06-16史上年龄最小的太上皇,为了享乐丢掉了自己的江山
- 06-16朱元璋设立的锦衣卫为什么能凌驾于大明律之上?为什么臭名昭著?
- 06-16北京妙应寺白塔
- 06-16上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下联更绝,能猜出是挂在哪的对联?
- 06-16巨山传奇:割肉孝母(作者:顾勤功)
- 06-16历代的审美标准,今天流行的古人早就玩过了
- 06-16龙是最强神兽?应龙:我是万龙之祖,还有一种应龙得叫爸爸
- 06-16江湖门派兼并很正常,此派号称第一,远胜少林武当,却很少被针对
- 06-16蜀汉的倔人:他巧解吴蜀边界摩擦,巧怼邓芝,拒绝拜访诸葛瞻
- 06-16唐玄宗临终遗言曝光,他最放不下的女子,并不是杨贵妃
- 1000℃上海铁路东站力争四季度开建|东站弃妃恨嫁|上海|铁路
- 1000℃火爆“周边游”助力长三角坏蝶王别乱采野花一体化|长三角|一体化|火爆
- 1000℃《流氓兔不想骗自己英文》将拍大电影 真人实景结合电脑动画|流氓兔|大电影|真人
- 1000℃皓皓楼前月初白又美又苏!陈伟霆刘诗诗《醉玲珑》片花亮点超多|刘诗诗|陈伟霆|吴奇隆_娱乐
- 1000℃南大天颖教授晒“高考记忆” 凭英文专长才过年龄坎|南大|高考|专长_教育
- 1000℃加入宝马联盟并不排他: 德尔福要北京女教师王铮做汽车大脑和神经-汽车
- 1000℃Mis小鬼地球捍卫战s直播玩《魔兽争霸》 时隔9年手速依旧让人惊叹 _玩家资讯_游戏
- 1000℃《和风吹过苏州》 老电影《特高课在行动》插曲|娱乐鸨母弗莱丝|苏州|电影|新四军|潜伏|李谷一_视频
- 1000℃【提醒】恐怖!就挤了一下,美女差点丢命!男子头上生出50条虫…|痘痘家传方略|三角区|蛆虫
- 1000℃暑期亲子客群占主嫡一妻流 二孩房型预订涨八成_广东
- 06-15甘露之变:一场劫持皇帝的绑架案!揭开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宦官时代
- 06-15历史上魏国独立出来之后为什么这么厉害?
- 06-14金兀术乘船过江,遭截击船头站的都是韩世忠,兀术:他有分身术?
- 06-14天佑中华,中国两次世界大战神站队涅槃重生终成世界强国
- 06-14二战中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日军偏偏不听,因此赔上17万小鬼子性命
- 06-1417年一名老汉来到政府,惊动高层,只因一张几十年前的老照片
- 06-14溥仪晚年带妻子重游故宫,突见一老头在前面散步,吓得直哆嗦
- 06-14皇帝让他慰劳士兵,结果他带近2万人打败40万,还弄死敌方皇帝
- 06-14爱新觉罗家族之红带沟村后裔简史
- 06-14崇祯朝十七年,要是内有魏忠贤外有袁崇焕,还是能有作为的
- 标签列表
-
- 苏州 (490)
- 历史 (388)
- 江苏 (137)
- 不完美妈妈 (122)
- 清朝 (121)
- 楼市 (119)
- 明朝 (110)
- 日本 (95)
- 三国 (94)
- 文化 (94)
- 经济 (94)
- 旅游 (92)
- 房价 (82)
- 南京 (81)
- 房地产 (80)
- 马拉松 (79)
- 曹操 (78)
- 中国 (77)
- 战机 (72)
- 城市 (69)
- 房企 (67)
- 唐朝 (66)
- 刘备 (65)
- 政治 (64)
- 长三角 (64)
- 股权 (63)
- 融资 (62)
- NBA (62)
- 中国历史 (61)
- 上海 (61)
- 朱元璋 (58)
- 新疆 (55)
- 重庆 (54)
- 国旗 (53)
- 高铁 (53)
- 诸葛亮 (52)
- 大大 (52)
- 高考 (51)
- 昆山 (51)
- 印度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