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耀州窑:三朝贡瓷,比肩五大名窑

网络整理 2019-05-14 最新信息

与宋代的五大名窑官、哥、汝、定、钧窑相比,

耀州窑的名声也许没有那么大,

相较于景德镇、建窑等瓷区,

产量也没有那么高,

但历史的大门一旦开启,

拂去尘封多年的尘埃,

相信世人一定会对其刮目相看。

耀州窑:三朝贡瓷,比肩五大名窑

耀州窑香薰

耀州窑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北宋、金代三个朝代300多年的"皇室贡窑",

《宋史·地理志》中有记载说"耀州贡瓷器";

宋王存的《元丰九域志》卷三有"耀州华原郡土贡瓷器五十事"。

这两处记载都表达了同一个意思:耀州窑瓷器一度纳贡于朝廷。

同时创烧出最受当时皇帝青睐的五代宋初天青釉瓷、

"宋代青瓷刻花之最"的刻花印花青瓷及"白为上"的金代高档月白釉瓷,

均堪称为同时代的国内第一。

耀州窑:三朝贡瓷,比肩五大名窑

耀州窑执壶

作为一处民窑,能生产贡瓷吗?

现在的陶瓷卖家,

都在宣称自己的窑口是某个时代的"官窑",

为皇家生产"贡瓷",

难道只有官窑才能生产贡瓷吗?

1984年,陕西省(耀州)铜川市第四中学操场"五代黄堡窑遗址"挖出了10多片"官"字款残片,掀起一阵波澜。

耀州窑:三朝贡瓷,比肩五大名窑

五代 耀州窑青釉"官"字款标本

北宋时期,刻"官"字款的瓷器有很多窑口,

比如耀州窑、龙泉窑、越窑等等。

"官"字款出现的年代集中在晚唐、五代和北宋,

这点很重要,对瓷器的断代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古瓷器爱好者通常见着"官"字款,

就能大概判断出其烧制年代。

"官"字的存在,就是一个铁证:

表明当时耀州窑已经在为宫廷烧制瓷器了。

耀州窑:三朝贡瓷,比肩五大名窑

耀州窑花口尊

皇家瓷器为什么要找平民百姓来烧呢?

其实,历史上的贡瓷从来都不一定是官窑生产出来的,

有史料证明,在北宋之前是没有官窑一说的。

在官窑产生之前,皇家御用瓷器称为贡瓷,

生产这类瓷器的都不是官办窑厂,而是民窑。

送往皇宫的贡瓷可以是由地方官员挑选出的精品,

也可以是"官搭民烧"。

具体的操作是:民间有实力的窑厂被朝廷选中后授予专门的生产特权,特许敬贡。

当然朝廷也会给足了银子,

但是钱基本上是从税赋中扣除,

目前还没有史料记载支付过现钱的情况。

耀州窑:三朝贡瓷,比肩五大名窑

耀州窑白覆轮盏

贡瓷烧制的款式、品种以及验收的质量标准都由朝廷说了算,

上供前,朝廷有专职人员进行挑选,合格的收下,

贡品到了京城,朝廷再挑一遍,

符合宫内要求的留下,不符合的变卖创收。

耀州窑:三朝贡瓷,比肩五大名窑

青釉飞鱼形水盂

能够成为贡品,相当于获得了类似现代的ISO认证,

代表此产品是同行业中的"高精尖",

其对材料的选择、烧造温度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

从古至今,即便是在同一个窑内,

不同的位置,温度也会大有不同,

烧制出来的瓷器质量也就有了高低之分。

耀州窑:三朝贡瓷,比肩五大名窑

月白釉执壶

好的位置炉温高且稳定,用来烧制上等皇家瓷器,

其次的位置用来烧制中等官用瓷器,

再次的位置用来烧制民用的普通瓷器,

这样,既可以做到节约资源,

又可以同时烧制出不同品种用途的,

如果专门设置官窑来生产贡瓷,

想必大量的中等和下等瓷器将会被销毁吧。

耀州窑:三朝贡瓷,比肩五大名窑

耀州窑青釉刻花渣斗

因此,在古代的皇宫、官府和寻常百姓家,

都能见到耀州窑的瓷器,

可谓"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

本文作者:小道士是富二代(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0340872967422471/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瓷器   北宋   宋朝   历史   陶瓷   金朝   越窑   景德镇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