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人文皋亭|韩世忠皋亭抗叛军

网络整理 2019-04-26 最新信息
人文皋亭|韩世忠皋亭抗叛军

皋亭山是南宋初著名的历史事件平定“苗刘兵变”地点之一,韩世忠在皋亭山上英勇击溃苗刘叛军,为宋高宗重建大宋王国,扫平了障碍。

韩世忠为两宋名将。南宋建炎三年(1129)三月五日,宋高宗在杭城刚刚立足,御林军头领苗傅和统兵刘正彦就发动兵变,逼宋高宗退位,扶年仅三岁的太子即帝位,并改年号为“ 明受元年 ”。大将韩世忠见情势危急,与张俊、刘光世等共同发兵勤王。火速进军到临平后 ,因上塘河被叛军布了鹿角,战船无法进行,便弃船登岸激战,击溃叛军后,又乘胜追击到杭城,在此留下了将军遗迹。皋亭山之战,为宋高宗复位及重建宋王朝扫平了障碍。韩世忠因平叛及抗金等战功,与岳飞、张俊、刘光世合称为“中兴四将”(南宋初,抗金、平叛、重兴大宋国这段历史,南宋时称为“中兴”),死后封为蕲王。

康熙《仁和县志》记:“古城山在巧山东北,石姥峯西南,高十余丈,周一里。宋韩蕲王立将台于山上,今其基尚存。山下周围皆驰马角艺之区也,俗名磨盘山。”这是地方志中明确记载南宋蕲王韩世忠立将台于皋亭山之事。

据《宋史·卷三百六十四·韩世忠传》记载:韩世忠,字良臣,延安人。风骨伟岸,目瞬如电。早年鸷勇绝人,能骑生马驹。家贫无产业,嗜酒尚气,不可绳检。日者言当作三公,世忠怒其侮己,殴之。年十八,以敢勇应募乡州,隶赤籍,挽强驰射,勇冠三军……苗傅、刘正彦反,张浚等在平江议讨乱,知世忠至,更相庆慰,张俊喜跃不自持。

世忠得俊书,大恸,举酒酹神曰:“誓不与此贼共戴天!”士卒皆奋。见浚曰:“今日大事,世忠愿与张俊身任之,公无忧。”欲即进兵。浚曰:“投鼠忌器,事不可急,急则恐有不测,已遣冯轓甘言诱贼矣。”三月戊戌,以所部发平江。张俊虑世忠兵少,以刘宝兵二千借之。舟行载甲士,绵亘三十里。至秀州,称病不行。造云梯,治器械,傅等始惧。初,傅、正彦闻世忠来,檄以其兵屯江阴。世忠以好语报之,且言所部残零,欲赴行在。傅等大喜,许之,至矫制除世忠及张俊为节度使,皆不受。时世忠妻梁氏及子亮为傅所质,防守严密。朱胜非绐傅曰:“今白太后,遣二人慰抚世忠,则平江诸人益安矣。”于是召梁氏入,封安国夫人,俾迓世忠,速其勤王。梁氏疾驱出城,一日夜会世忠于秀州。未几,明受诏至,世忠曰:“吾知有建炎,不知有明受。”斩其使,取诏焚之,进兵益急。傅等大惧。次临平,贼将苗翊、马柔吉负山阻河为阵,中流植鹿角,梗行舟。世忠舍舟力战,张俊继之,刘光世又继之。军少却,世忠复舍马操戈而前,令将士曰:“今日当以死报国,面不被数矢者皆斩。”于是士皆用命。贼列神臂弩持满以待,世忠瞋目大呼,挺刃突前,贼辟易,矢不及发,遂败。傅、正彦拥精兵二千,开涌金门以遁。世忠驰入,帝步至宫门,握世忠手恸哭曰:“中军吴湛佐逆为最,尚留朕肘腋,能先诛乎?”世忠即谒湛,握手与语,折其中指,戮于市,又执贼谋主王世修以属吏。诏授武胜军节度使御营左军都统制。请于帝曰:“贼拥精兵,距瓯、闽甚迩,傥成巢窟,卒未可灭,臣请讨之。”于是以为江、浙制置使,自衢、信追击,至渔梁驿,与贼遇。世忠步走挺戈而前,贼望见,咋曰:“此韩将军也!”皆惊溃。擒正彦及傅弟翊送行在,傅亡建阳,追禽之,皆伏诛。世忠初陛辞,奏曰:“臣誓生获贼,为社稷刷耻,乞殿前二虎贲护俘来献。”至是,卒如其言。帝手书“忠勇”二字,揭旗以赐。授检校少保、武胜昭庆军节度使。

附:

清乾隆吴锡麒《有正味斋集》中《韩蕲王将台》三首:

古洞飞泉走白虹,高台大树激悲风。

徒烦狡兔营三穴,真见将军落半空。

鼙鼓声沉云壑里,虫沙梦杂漆林中。

穹碑藉表威名重,才战帮源已勒功。

野血犹腥旧战场,谁驱此辈肆猖狂。

青山亦堕刀兵劫,白骨终雠花石网。

盗贼有时关气运,英雄无策救危亡。

即看名将中原在,已有柴车北走忙。

勋业云台记烂如,朝端又上中兴书。

一星此地先生客,半壁谁家老将驴。

过耳风雷殊骇世,回头烟水似留余。

清溪赋罢招魂句,猿鸟能来问起居。

清王汝玉《闻妙轩诗存》中《韩蕲王将台》诗:

江声欲破江水立,使船如马三军集。

求渡不许飞渡滩,中流横截敌心急。

日光惨淡云莽苍,喧阗鼙鼓黄天荡。

夫人援袍王跃戈,两宫还报言慨慷。

那知和议众心灰,湖上骑驴归去来。

杜门早醒封侯梦,莫问当年旧将台。

人文皋亭|韩世忠皋亭抗叛军

本文作者:皋亭山景区发布(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4116507456176647/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韩世忠   南宋   刘光世   宋高宗   张俊   苗傅   历史   张浚   杭州   江声   宋朝   岳飞   康熙   武胜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