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文史襄城之孔圣人颍河高歌

网络整理 2019-04-24 最新信息

话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中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时期。时间又过了220年,公元前551年,东周王朝的一个诸侯国——鲁国都城曲阜东南方向,有一个叫鄹邑的地方。在鄹邑一个叫叔梁纥的大夫家中,诞生了一个婴儿。这就是影响中国历史二千多年,并且还将继续影响着以后的中国历史的一位不朽人物——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因其有一位同父异母腿有残疾的哥哥孟皮,所以在中国二十世纪的一段时间里,一些有着革新思维的人,送给了他一个不太雅观,且含有贬义的绰号——孔老二。

孔丘,原本是殷王商汤的后裔,周武王诛纣灭商后,为了不断绝黄帝的血胤,把纣王的宗族微子分封到商丘一带,建立了诸侯国宋国。微子早亡,将宋国诸侯王位传给其弟仲思衍,仲思衍的八世孙孔文嘉为宋国的大司马。因与权臣华父督有隙,被华父督网络罪名诛杀。孔文嘉的家族惧祸逃避到鲁国一个叫防地的地方,并在此地居住下来。后来孔文嘉的曾孙孔防叔做了防地的大夫。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做了鲁国鄹邑的大夫。这位叔梁纥在公元前572年,晋、鲁、曹、邾四国围攻楚国逼阳城的战斗中,用双手托起千斤重的逼阳城北城悬门,而名闻诸侯。公元前551年,叔梁纥的二儿子孔丘出生。三年后,叔梁纥辞世。

为使孔丘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叔梁纥死后不久,母亲颜征在就带着年幼的儿子孔丘,离开鄹邑的家乡,孤儿寡母来到都城曲阜阙里,住了下来。母亲靠纺线织布出售养家糊口。少年时的孔丘,曾靠在殡葬死人的仪式中吹奏哀乐,挣块腊肉,帮贴家用。十五岁后,孔丘拜鲁国最有学问的太史为师,学习鲁国的文史典籍和文物制度。17岁,母亲颜征去世,19岁时,娶宋国女子并官氏为妻。20岁以后,孔丘做过一些贵族所不愿做的事情,如他当过管理牛羊的“乘田”,使“牛羊茁壮成长”。他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也是尽职尽责。在做事的间隙,他努力学习,广泛向各方面有才能的人学习。剡国的诸侯朝拜鲁国,孔丘向他学习有关礼的知识。他拜鲁国有名的琴师师襄为师,学习弹琴。三十岁左右,孔丘已逐渐精通了“礼、乐、射、御、书、数”被称为“艺”的种技能,并开始接收如颜路、曾点、仲由等早期弟子,传授知识。34岁时,孔丘乘坐由鲁侯提供的一辆马车,远赴东周都城洛邑,拜访任东周史官的老子李耳,问礼于老子。参观名堂,瞻拜太庙,在洛邑逗留十个月左右。51岁时,孔丘按照自己“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的原则,出任鲁国中都宰,成了今山东汶上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因管理百姓成绩卓著,52岁时,孔丘升任管理鲁国土木建筑的司空,不久,改任执掌鲁国司法、刑狱大权的大司寇,成为鲁国的上卿之一。

这一年,齐侯致书鲁侯,相约两国在齐鲁两国交界之处一个叫夹谷的地方举行盟会,结交友谊,融洽感情。鲁侯欲拒绝,恐获罪于齐侯,欲赴约,又惧中了齐侯圈套。众卿推荐孔丘代行相事,随鲁侯赴会。孔丘按文事者必有武备,文武之事,不可相离的原则,暗中以兵车作接应。在夹谷两君会盟坛下,孔丘以礼行事,斥退了齐国粗鄙不合礼仪的歌舞,推理力争,驳斥了齐国要求鲁国割让土地的要求,使齐侯大惭,并将以前侵占鲁国的讙、郓、龟阴三处土地归还鲁国以谢罪。孔丘自此名震于各诸侯国。

春秋时期,又于各诸侯国的强大,周天子的威望与尊严已不复存在,各路诸侯已全然不把周天子放在眼中;而在各诸侯国内,政权又被大夫把持,诸侯被架空形同虚设;而在大夫的封地内,权利又被家臣所把持,大夫反而受制于家臣。这种上不能制下,而被下制的从下到上的层层反叛构成了春秋时期的鲜明特色。在鲁国内,鲁侯受制于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大夫。三家在朝中主宰着鲁国的政局,在外又有大片的土地,封地内修建有三座极其坚厚的城垣,与曲阜都城的规模一般高大。这三处城垣由三大夫的三名家臣控制,其中两名家臣已公开抗拒主人的命令。

时年已54岁的孔丘看到了这个机会,制定了名为帮助三家大夫堕毁被家臣控制的城垣,平定叛乱,收回权利。实为削弱三家大夫实力,增强鲁侯实力的“堕三都”计划。并说服了三家大夫。然而,在堕毁了两家城垣之后,孟孙氏食言反悔。“堕三都”计划失败。孔丘受到三大夫的排挤。这时齐侯施“美人计”,为鲁侯赠送了八十名色艺俱全的美女和三十辆装饰华美的四匹马驾一车的驷车。鲁侯和三位权臣在足足饱看了一整天美女的演出后,按照权力大小和地位高低,以都能接受的方案看似合理分配了这些美女和马车后,便日日夜夜欣赏那些美丽的脸庞,倾听那些靡靡之音,沉浸到一种腐朽荒淫的生活中去了。再也无心过问政事。

此时的孔丘已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的治理国家,恢复国家等级秩序,确立以西周初年政治礼仪制度为标本的国家制度的思想体系。从三十岁开始收纳弟子,至今已有三千多人接受过他的教育。其中有成就可以帮助老师实现政治理想的弟子就有七十多人。鲁国是自己的父母之邦,孔丘本是想在鲁国一展身手,实现自己大同社会的理想,为其它诸侯国做出榜样。但目前的局势,鲁侯已对收回权利失去信心,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三大夫对自己视为异类,避之犹恐不及。看来自己的主张在鲁国是难以实行了。但孔丘并不死心,他遍观天下诸侯国,希望那些有抱负的国君会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建立起一个师范国家来。于是,孔子萌生了走出鲁国,周游天下,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的想法。

公元前497年春季,一个寒冷的早晨,天还没有完全放亮,一辆几乎没有任何修饰的简陋马车在一群二十几个年龄不等,衣着各异的人们的簇拥下,走出了曲阜城,向西行进在坎坎坷坷的道路上。已经55岁的孔丘开始了他们周游列国的行程。

孔丘师徒先至卫国。在卫呆了八个多月,卫侯无心于自己的主张。又西去晋国,至黄河边,有消息说,孔丘敬重的两位贤臣被杀。孔丘发出了“美哉水、洋洋乎,丘不得济此,命也夫”的叹息。转道南向,欲赴陈国,行至途中一个叫匡的地方,被当地人围困了五日后,又返回卫国。在卫国呆了一年左右。孔丘师徒向东南方向的曹国奔去,经过曹国都城,师徒们又折向南方,来到孔丘的祖籍地——宋国的都城商丘,宋景公对孔丘的主张兴致索然。孔丘因对宋国司马桓魋的奢侈骄横、劳民伤财提出了批评,而遭致忌恨和暗算。为避免意外,他们改变了原定南下陈国的路线,改换服装、分成几伙,趁夜离开宋国。出城西行,约定在郑国都城新郑城外汇合。由于是匆忙逃离,又是夜间分头行动,师徒们走散了。

公元前492年的一个早晨,新郑东门外,时年已60岁的孔丘正焦急地等待着弟子们前来汇合。弟子们也在四处寻找孔丘。一个郑国人告诉子贡:东门外有个高个子老头,长相不凡,脑袋象古代帝王唐尧,脖子类似尧时法官皋陶,双肩类似郑国人子产,腰以下不及大禹的三寸;脊背弯曲,又瘦又乏,慌慌张张象一条丧家狗。不知是否你们的夫子。子贡迅速赶到东门外,果见老师在此等候,拜见后,便把郑叟的话转告孔丘。孔丘听后,放声大笑:说我象一条丧家之犬,很形象,很形象啊。

郑国本是西周末期新分封的一个伯爵小国,郑伯友在西周朝内任司徒。西周末年褒姒之乱,郑伯友为护幽王之驾,死于乱军之中。世子掘突在郑国中监国,闻听父亲被害,起兵复仇,又因迎立平王,护送平王东迁洛邑有功,被封为卿士。掘突继父位为郑武公,吞占东虢及邻地,迁都于郐,谓之新郑,郑国自此强大起来。郑武公去世,郑庄公即位后,在国内杀弟囚母,在外又与周平王失和,与天子相互交换人质,及周桓王继位,郑庄公又盗割天子之麦,天子率军伐郑,郑军竞射中天子肩膀。其飞扬跋扈程度可见一斑。近二百年后和孔子几乎同时代的郑国名相子产内修仁德,外交灵活,才使郑国得以跻身大国之间。

即使如此,孔丘对郑国也没有多少兴趣。他根本不欣赏郑国的风土人情,对于那些软绵绵的靡靡之音,更是痛恨有加,认为是亡国之音,待弟子们集齐后,稍事休息,便取道东南方向,向陈国的都城淮阳奔去。

一个秋天的上午,师徒们渡过颍河,河岸桑树茂密,桑荫中有采桑叶的女子在吟唱着清脆的歌谣:

 叔于田(叔去郊外猎飞禽,)

巷无居人(大街小巷都没人,)

岂无居人(难道真是没有人?)

不如叔也(谁都不如那阿叔,)

洵美且仁(那么漂亮又亲仁。)

叔于狩(叔到郊外猎野兽,)

巷无饮酒(街巷都没人喝酒。)

岂无饮酒(难道真没人喝酒?)

不如叔也(谁也不如那阿叔,)

洵美且好(那么善良又清秀。)

叔适野(郊外打猎叔离家,)

巷无服马(街巷没人会驾马。)

岂无服马(难道真没人驾马?)

不如叔也(谁也不如那阿叔,)

洵美且武(漂亮英武真可夸。)

听着清亮的歌声,师徒们停下车来,向路人询问,方知这已是郑国的南部边陲颍谷,向南不远即是楚国的北疆邑城襄城。孔丘问道:知道此歌唱的是什么内容吗?众人迷惘地摇摇头。

这歌谣唱的是二百多年前郑国庄公在位时,其弟共叔段勇猛英武,对庄公寤生不满,庄公设计诱使其弟拥兵反叛,并发兵杀了共叔段。母亲姜氏暗中纵容支持小儿子的行为,庄公迁怒于母亲,将母亲囚禁于远离都城的南部边疆城颍,并发誓:不及黄泉,不与其母相见。这歌谣是称颂共叔段的英俊威武,借以批判郑庄公的不义的。

众人是知道这段历史故事的。颍考叔当时就在这颍谷做官,庄公把母亲交付颍考叔看管,颍考叔不忍母子分离,便说服了庄公,在城颍附近挖了一条邃道,深及泉水,让母子二人在邃道中相见。

孔丘说:此地西去不远就是城颍,那里有颍考叔墓祠。也有庄公见母的邃道遗迹。那个地方,我们是不能去的。我不忍到产生不仁不义之人之事的地方去啊。

看看弟子们走了大半天已经有些疲惫,前边不远处有一处村庄,孔丘带着弟子们来到村边的树荫,招呼弟子们席地而坐,他想和众人讨论一下有关孝道的问题。

为孔丘御车的子路,性格直爽得有点莽撞,他心里有个疑问想请夫子给以解释:

夫子,我听说,郑庄出生时由于难产,给母亲姜氏带来很大痛苦,姜氏自小就不太喜欢寤生,又生下共叔段后对寤生更加讨厌,想让小儿子继承君位。他在郑武公面前不断说寤生的坏话。郑武公死后,寤生继位,姜氏便怂恿小儿子在外招兵买马,公开反叛。对于这样的的母亲和兄弟,寤生该怎样做呢?

孔丘看了看子路和众弟子,说道:

由啊(子路字由),远古时代已经渺远难稽矣,然而尧舜时期的事迹仍有不少流传至今,甚至刻于钟石,勒于钟鼎。我记得舜就是著名的孝子。在他耕种于田亩之间,没的显达之前,他的父亲、继母、同父异母弟嚣屡次欲置舜于死地。他们设计让舜到井口挖井而用石头覆盖井口,让舜到屋顶修房而撤走上下房顶的梯子,但每次都被舜侥幸逃生,即使如此舜并未改变自己的孝心。后来,舜娶了尧帝的两个女儿,他的父亲、母亲、弟弟仍然恶习不改,屡屡设计陷害之,但在舜即天子位后,仍然孝心不减。

“大德者必受命”,只要一个人不间断地积累德行,最终能够获得成功发达的机会。在这方面,舜可算是天下大孝矣。寤生虽遭遇和舜有些类似,但行为却有着天壤之别。还用我再来评价寤生吗?

始终默默地坐在一旁的曾参,一直在聚精会神地倾听孔丘与子路等人的对话,心中产生出许多感慨。他出生后不久生母就病故身亡。继母进门后,开始时还好,但连续给自己生了两个弟弟之后,就明显表现出了偏袒。父亲自然是站在继母一面,对自己非常苛刻,如果弟弟们犯了什么过失,都往往推到他身上,而父亲往往不公青红皂白就是一顿毒打。这时,他禁不住问道:夫子,参以为对父母的感情不能一概而论。父母对儿女固然是没有任何私心,但其中亦有别差。是以天下固然尽多不孝之子女,亦应有不慈之父母。尽管如此,孝子当然不应当追究父母的不是,而应检讨自己的孝心是否尽到。无论父母是爱是憎,都应该固守孝子之道。参曾听过夫子的教诲。

天子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父母全而生之,

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可谓全矣。

(《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

按照夫子的教诲,参以为对父母应该做到:

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憎之,惧而无怨;父母

有过,谏而不逆。

(《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

孔丘听罢高兴地说:参啊!你对孝道的理解非常透彻,这对我也很有启发啊!你们都知道,我虽然很喜欢研究孝道,但只是根据典籍的记载和民间习俗,比较缺少实际体验。我三岁的时候,家父就不在人世,十几岁时家母也遽归九泉。在劝谏父母的事情上,我实在没有多少发言权。根据你的发言,我倒可以勉强作出些结论,此即: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里仁)

看到父母做事有不对的地方,要态度平和委婉地进行劝告,看到他们没有遵从自己的规劝,仍然恭恭敬敬地不违背他们的意志,虽然心里感到难过忧伤却并不抱怨他们。我想,作为儿子如果如此行事,差不多就可以了。

这时,年轻的子游站起来,彬彬有礼地问道:

天下父母对儿女都有一片慈爱之心,从这种慈爱之中便产生出了说不尽的关爱之情,这是人类普遍具有的父母感情。但作为儿子,一般来说,则不具有父母的这种感情,不是说没有感情,而是没有这种由慈爱产生的关爱之情。请问夫子,怎样才算孝呢?

孔丘赞许地看看子游,说:

以你的年岁,能够对孝道理解到如此程度,很是难得。现在的孝子一般指的是能养父母,就算是孝了。其实就算是犬马,也一样有人养着。如果缺少了对父母的一片敬爱之心,又怎么和养犬马加以区别呢?

这时,子夏接着问:弟子每思及父母养育之恩,则心中惶恐。诚然,无论是怎样的孝子,也断难付出父母那样的代价,但儿女怎样做才能多少有所回报呢?

孔丘高兴了,连声说:问得好!你们能提出这样一些问题,说明你们已经进入孝道的核心了。世界上当然没有任何感情能够与父母之情相提并论,即使非常有孝心的儿女,也做不到。依我看,孝道之中以色为难,色就是颜色,是脸面上的颜色。人是一种带感情的生物,他心中所有情绪化的东西——喜怒哀乐,都会非常生动地通过脸面上的色而表现出来。为什么说颜色难呢?因为人世间除了父母对子女外,在其它所有问题上无不有私心所存焉!儿女对父母亦有私心,存在了这种私心就不免出现彼此不能协调的不同意见和看法,这种东西势必反映到脸面上。但这种杂念面对父母及所有长辈都应该掩饰起来,不能让面色伤害了老人们的心。若是家庭中出现了什么难办的事情,应该由年轻的子弟奔走操劳;有了比较好的酒食,应该让长辈们去吃,这大概就算是孝了吧?

看看天色已近中午,收工回家的农夫们奇怪地围成一个圈,看着这群年龄长幼不一的人在谈论着孝道。孔丘让子路取出琴来,自弹自唱起了一首郑国的《常棣》歌曲来:

常棣之华(常棣花开白如银,)

鄂不华华(萼拊光华同根生。)

凡今之人(试看如今一般人,)

莫如兄弟(有谁能象亲兄弟。)

死丧之威(死丧对人是威胁,)

兄弟孔怀(唯有兄弟最关怀。)

原隰裒矣(原上聚土埋葬了,)

兄弟求矣(兄弟寻求心肠热。)

 

脊令在原(鹡鸰又飞又鸣唤,)

兄弟急难(兄弟总会来救难。)

每有良朋(纵有亲密好朋友,)

况也永叹(只会教人长声叹。)

兄弟阋于墙(兄弟在家不和睦,)

外御其侮(有敌却同去御侮。)

每有良朋(纵有亲密好朋友,)

烝也无戎(总是不会来帮助。)

丧乱既平(丧乱已经渐平定,)

既安且宁(既是安全又宁静。)

虽有兄弟(虽然有兄又有弟,)

不如友生(好像不如朋友亲。)

傧尔笾豆(排起碗盏盛珍馐,)

饮酒之饫(全家开宴来饮酒。)

兄弟既具(兄弟一起都到来,)

和乐且孺(亲人团聚乐无忧。)

妻子好合(你和妻子感情深,)

如鼓瑟琴(好比鼓瑟和弹琴。)

兄弟既翕(兄弟大家很和睦,)

和乐且湛(团聚快乐能尽兴。)

宜尔室家(组织好你的家庭,)

乐尔妻帑(爱你妻儿感情真。)

是究是图(既是深思又谋划,)

亶其然乎(岂有如此不相信。)

孔丘唱完第一遍后,又和众弟子们合唱了第二遍,仍意犹未尽,又从头弹起了乐曲。围观的农夫本是郑国臣民,对这歌谣有些熟悉,被师徒们的情绪所感染,也全部跟着唱了起来,于是在这颍河之滨,郑国南疆,这歌唱兄弟友谊的《常棣》之歌声薄云天。

孔丘感激地环顾四周,用目光向这些和他共同吟唱的农夫们告别,登上那辆破旧马车,向东南方向的陈国都城淮阳奔去。然后又来到楚国,最后又返回卫国,自己的主张一直未能被各诸侯国君采纳。公元前484年,68岁的孔丘回到父母之邦鲁国,结束长达十四年的颠沛流离生活。公元前479年,73岁的孔丘病死家中。

但在颍河南岸的这次师生问答和歌唱,被人们记了下来。后来,人们知道了那位夫子就是孔丘,再后来,人们知道了孔丘思想的伟大和不朽。为了纪念孔丘的这次宣讲,人们把附近的那个村庄改名叫作化行村,孔丘思想得到教化流行的村庄。这个名字一直沿袭了下来。

分享:

本文作者:老家襄城县(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3272046723465739/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孔子   老子   春秋时期   历史   颍河   叔梁纥   华父督   微子   曲阜   山东   美女   不完美妈妈   子路   中国历史   商丘   商汤   大司马   周朝   周武   汶上   颜无繇   帝辛   颜征在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