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我苏四十年·巡礼 | 镇江:“天下第一江山”很有前途www.maxmaya.com|镇江|四十年|新镇江

网络整理 2018-12-20 最新信息

  大江风貌,城市山林,镇江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自古以来盛享“天下第一江山”的美誉。秉乘改革开放的东风,一步步发展为江南名城。2014年12月13日,大大大大亲临镇江视察,殷切寄语“镇江很有前途。”今天,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新镇江,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镇江,一个致力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镇江,正昂首挺立在长江三角洲这片热土之上,跻身于苏南经济板块之中。

  “镇江智造”打造“城市能级”新符号

  今年1-10月份,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9.5%,位居全省第一,江苏和成显示科技在第二十届中国专利奖评审结果斩获金奖,为今年全省企业中唯一中国专利金奖;丹阳、扬中双双携手进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扬中高新区在全省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综合评价“成绩单”上排名第一。一个多月以来,镇江产业高质量发展舞台上,“明星”频频登场。

  “产业高度决定城市能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最终要靠产业。”在镇江市委七届七次全会上,市委大大惠建林提出,要深度对标苏南,深化改革创新,把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强市作为发展第一要务。

  得益于发源于扬中的“四千四万”精神,上世纪八十年代,镇江乡镇工业蓬勃发展,为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但历史进入新时代,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原有工业基础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固有矛盾显露无遗,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镇江把强化创新驱动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先后出台《镇江市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举措,既要量的增长,更要质的提升,力争通过3年努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双超5000亿元;聚焦重点领域和特色产业,培育、扶持和壮大一批能够发挥引领效应、带动作用的高端企业,引导更多企业在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方面形成一批创新型增长点,从“镇江制造”迈向“镇江智造”时代。

  这些极具针对性、富有含金量政策举措的推出,为镇江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吸引8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商来镇投资,1300多户外资企业入驻镇江,德国西门子、法国道达尔等近50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镇江先后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拥有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两个千亿级产业,航空航天产业“垂直起飞”,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扬帆远航,汽车整车制造进入新能源时代。

  大全集团从一家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步的农具修理厂,成长为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技术进步一等奖等荣誉,本月上旬又获得第五届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大全集团副总裁蔡斌表示,作为电气行业的“领头雁”,一定要坚持创新发展不动摇,继续在行业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亮剑精神”成就“镇江改革”新时速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宣读的100名改革先锋名单中有两位镇江人:基础教育改革的优秀教师代表于漪,科技产业化的先行者柳传志。于漪说,“是镇江秀丽的景色陶冶了我的思想情操,是镇江的悠久历史塑造了我的生命之魂”。

  改革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是实现镇江追赶超越的根本路径,镇江从来具有与时俱进的改革精神,“敢于亮剑”是镇江取得现有发展成绩的关键,一些改革探索在全国、全省产生影响。镇江是全国最早的医改试点城市,也是首批全国公立医院改革国家级示范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在全国率先提出“多评合一”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方面,承担了国家学前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任务;生态文明改革方面,在全省率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试点。

  进入新时代,镇江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真研究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对原有的改革措施做进一步深化,把出台的改革举措抓到位、抓出实效,以深化改革解决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堵点,更好地满足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记者近日在镇江市政务服务中心体验了一回镇江改革“新时速”:出入境登记填表、拍照10分钟搞定,材料备齐后营业执照半小时可领,e办事平台上行政审批2天即有回复,“多图联审”由线下搬至线上,审批时限控制在7个工作日以内……镇江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周春旺说,“‘互联网+政务服务’,把群众跑腿变成了数据跑腿。”

  “不忘初心”提升“百姓幸福”新指数

  这几天,每天一大早,凤凰家园二期凤翔苑旁的蒋乔物业管理中心大厅里都是人头攒动,每个人脸上洋溢着笑容,镇江高新区蒋乔街道严庄社区的居民开始领取回迁房钥匙。

  最近以来,细心的镇江市民注意到,利民惠民消息天天不断,八项医保服务可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办理,市区八个菜市场改扩建同步展开,市区多条主干道“术”后焕然一新,市区八校联动优化教育布局。

  “要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发展更有温度,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镇江市市长张叶飞表示,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不忘初心,在就业、健康、上学等问题上急民所急,想民所想,解民所忧,重塑百姓幸福新指数。

  就业是民生之本,镇江把就业问题放在突出的位置,特别是对困难家庭、双下岗家庭保持动态关注。同时,通过推进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创造更优质的岗位,满足人民群众对收入增长的需要。

  卫生健康造就民生之福。二次领衔全国医改,镇江3+X家庭医生签约、分级诊疗医联体建设等经验在全国推广,群众看病难基本解决,目前已开始向“镇江健康”转型,重构城市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机构两级,农村县乡两级、镇村一体,康复护理连续服务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镇江明确公办园为主的办园体制、政府主导的管理机制;通过八年学前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为构建有质量的公益普惠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了“镇江经验”。

  安居才能乐业。11月底,镇江市生态办印发《镇江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实施办法》,包含《镇江市绿色发展指标体系》、《镇江市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镇江市绿色发展统计制度》三个配套文件,明确提出对各市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实行年度评价、五年考核机制,考核结果将作为各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还民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镇江的今天,也就没有镇江的美好未来。”惠建林说,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镇江又一次走到了历史关口。全市上下将认真学习贯彻大大大大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敢为天下先的胆魄,争当开拓者、实干家,以改革造就新气象、开放带来新活力、发展打开新空间,为镇江赢得“下一个40年”。

  交汇点记者 董超标

Tags:镇江   四十年   新镇江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