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2018苏港同行活动落幕,江北新区发替补阴差展再添新翼|实体经济_财经

网络整理 2018-08-16 最新信息

 

8月13日,2018苏港同行——苏港经济金融合作推进会于南京顺利召开,会议宣告了苏港产融合作绿色通道的正式开通。毫无疑问,此次推进会将成为南京市江北新区打造“新金融中心”战略中的关键一环。

苏港产融合作绿色通道正式开通

所谓“苏港产融合作”,指的是江苏、香港两地于新金融及实体经济层面进行深层次交流互动,包括且不限于代表性新经济苏企赴港上市、引进各类股权投资基金落户江北新区专注苏港青年创业、以及成立苏港菁英智库等经济相关活动。

南京市委副大大、市长,江北新区管委会主任蓝绍敏表示,“苏港产融绿色通道开启,江苏本地企业登录资本市场将迈出新的一步。”

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大大罗群认为,“香港在国际金融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江苏省对外开放的平台,亦是江北新区打造新金融标杆的开放平台。”

不仅如此,这场由南京市江北新区管委会、香港贸发局、香港江苏总会联合主办,华泽云媒、江苏股权交易中心、财华社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江苏省商务厅、江苏省金融办、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青联、香港交易所大力支持的推进会更受到了苏港两地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领域的一致看重——

多家优质苏企代表出席推进会,港交所、毕马威、杉杉创投、中泰证券等知名机构高管也现身会场,为苏港两地产业金融的紧密合作添砖加瓦。

江北新区先行先试,建设国际影响力新高地

但正如文章开头指明,苏港产融合作是方法是过程,却并非最终目标。追本溯源,还要落在南京市江北新区的发展战略上。

2015年6月27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设立南京江北新区的批复》,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南京江北新区。自此,南京江北新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中国第十三个、江苏省唯一一个国家级新区。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坐落于长江经济带与东部沿海经济带的重要交汇节点,同时也是长三角辐射中西部地区的综合门户,江北新区担负着成长为国家级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和开放合作示范新区的重任。

据了解,为全力支持江北新区先行先试,新区被赋予省级和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并陆续出台《加快建设扬子江新金融集聚区的若干意见》、促进创新创业“十条政策”、贸易发展“十条政策”等扶持政策,甚至配套设立江北新区重大项目一事一议的灵活机制。

南京市政府希望以产业为基础,打造有山又有峰的独特金融服务体系,将江北新区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持续创新能力的金融科技以及产融结合的新金融示范区和新高地。苏港经济金融合作推进会的召开既是江北新区以往“新金融中心”战略的成果显现,也是江北新区建立国际资本通道的起点和平台。

虚实结合,江北新区欲建新金融中心

《庄子·列御寇》中说,“巧者劳而知(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江北新区显然大有所求,而从江北新区现阶段建设情况和未来的建设规划看,江北新区的规划者绝对担得起“巧者”、“智者”的嘉誉。

作为连接沿海和内陆的枢纽,身处长江、沿海两大经济带交汇点,江北新区不仅人力资源丰富更有雄厚的实体经济基础,江北新区内高科技产业云集,就连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伯克利·南京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国际医学研究院等研发机构也集中落户于此。因此无论从人力资源、科研力量或经济发展水平中任何一方面衡量,江北新区都天然享有巨大的资源优势,此为新区建设的基础。

在实体经济发展相对超前的情况下,江北新区的后期建设规划的侧重点落在“新金融”上。不仅工商银行集团旗下注册规模最大的子公司——工银投资,于2017年9月落户江北新区,浦发银行、中国平安、阳光保险集团、宝能集团、复星等企业也早早入驻江北新区。总占地约8公顷的扬子江新金融创新街区、和总投资约达125亿的扬子江新金融中心一期也处在逐步规划建设中。

为了吸引各类金融业机构在江北新区聚集,江北新区制定了“三步走”战略。一是设立100亿规模新金融发展基金,利用政策资金撬动社会资源,引导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二是对新引进金融企业实现落户奖励及开办奖励机制;三是对各类非银金融业态机构予以扶持,包括股权投资基金/企业以及创新型金融机构等。

2017年6月,人民网撰文称,“虚实结合才是经济健康发展的方向……以金融为代表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终将)形成推动经济平稳发展的合力。”

江北新区本身实体经济过硬,眼下积极落实产融结合、对接外部金融体系势必优化产融间全局性资源配置,并因此促进产融两者相互依存、相互独立、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而获得客户、业务、资本等多方面的协同效用。从此维度看,任谁都必须承认江北新区正走在一条高速发展的康庄大道之上!

Tags:实体经济   江北新区   产融结合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