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手足情深 42岁哥哥捐骨髓救39岁患白血病弟弟_上饶频道_江冰岛神狙西

网络整理 2017-10-23 最新信息

  俗话说,手足情深。这个词用在万年县苏桥乡坂头村村民刘冬珍和刘有珍兄弟俩的身上,再贴切不过了。2015年11月,刘冬珍时年37岁的弟弟刘有珍在浙江义乌东阳打工时,不幸被查出患了白血病。刘冬珍二话没说,领着哥哥、姐姐去做骨髓配型,最终,他的配型结果吻合。他说服妻子,毅然将骨髓捐献给弟弟,挽救了弟弟的生命,一时在当地传为佳话。

  弟弟患急性白血病需骨髓移植

  刘冬珍出生于万年县苏桥乡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今年42岁,父亲已经76岁,母亲也71岁了。在家中,他排行老五,上面有一个哥哥三个姐姐,下面还有一个弟弟,也就是刘有珍。如今,刘冬珍的哥哥、姐姐、弟弟都已各自成家,虽然大家的生活不算富裕,但兄弟姐妹间的关系很融洽,是一个充满欢乐的温馨大家庭。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5年11月,刘冬珍时年37岁的弟弟刘有珍,在义乌东阳打工时,被查出患有急性白血病。这无疑是个晴天霹雳,整个家庭都被这突来的噩耗震惊了,当时全家上下东拼西凑给刘有珍筹集医疗费用。刘有珍在义乌东阳当地医院住院治疗一个多月后,又转院到江苏苏州附属第一医院治疗。治疗期间,刘有珍的病情不断加重,医生告诉刘有珍妻子,从刘有珍的病情严重程度来看,只有骨髓移植才是挽救他生命的唯一办法,如果找不到匹配的骨髓,刘有珍的病情不容乐观。

  当听说骨髓移植是最为可行的救治方案,而且兄弟姐妹间的骨髓配型吻合率最高后,刘冬珍和哥哥、姐姐都勇敢地站了出来。大家商量后决定,谁的骨髓配型吻合,谁就捐献骨髓给刘有珍。2015年12月中旬,在家务农的刘冬珍带着哥哥和3个姐姐,连夜赶往苏州附属第一医院,去做骨髓配型检测。最后结果出来,兄弟姐妹中,只是刘冬珍的配型结果吻合,医院建议尽快手术。

  哥哥捐献骨髓挽救弟弟生命

  目前,特别是农村,人们对骨髓捐献的认识还很肤浅,一听说刘冬珍要给弟弟刘有珍捐献骨髓,邻里间一时议论纷纷,各有说辞。特别是刘冬珍的妻子更是心乱如麻,一方面,她希望小叔子的病能尽快好起来,另一方面,她又担心丈夫捐献骨髓后会对身体不利,影响家庭的未来。为了消除妻子的忧虑,刘冬珍专门找了很多科普资料,耐心地向妻子说明捐献骨髓(造血干细胞)并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2016年3月30日,刘冬珍赶到苏州附属第一医院,进行骨髓捐献。经无菌隔离、连续5天注射动员剂,医生从刘冬珍身上采集了造血干细胞。捐献期间,刘冬珍身体多少会有些不适,心里也多少会有些恐惧,但一想起病床上被病痛折磨的弟弟,他咬咬牙坚持了下来。2016年4月5日,移植手术顺利进行,刘有珍重获新生。到目前,刘有珍已花费了治疗费100多万元,这些治疗费都是其家人和兄弟姐妹帮忙筹借的。

  接受骨髓移植手术后,刘有珍的病情好转了,目前,他带着妻子继续在浙江东阳打工挣钱还债。面对自己的亲朋好友,刘有珍总是一遍遍地重复着:“父母给了我第一次生命,哥哥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这份恩情,我永世不忘!”

  刘冬珍告诉记者,人们在面临选择时会有所比较,这很自然,也很正常。在骨髓捐献可能带来的恐惧、不适与生命价值的衡量中,孰轻孰重不言自明。作为哥哥,他必须尽一切努力帮助弟弟找回健康,让弟弟健康地生活。什么是爱?爱就是要在别人需要时看到自己的责任。如果每个人都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心中常怀感恩,那么我们的社会一定会越来越和谐。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