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离校之前,校长送上温馨的“礼物”|毕业生|nbaqq空间代码校长|毕业典礼

网络整理 2017-07-05 最新信息

    韩浩月

    “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毕业生!”如果这个说法得以成立的话,那么今年毕业季大学校长们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真的为我们勾画出一个令人心动的大学毕业生群体形象。

    从演讲的整体状况来看,大学校长们还是比较关注学子们的成长动态与内心世界。不同的校长关注的点不一样,比如苏州大学熊思东校长用一组大数据,形象地描绘出了当下大学生在想什么、做什么,“你们的平均体重比上一届毕业生增加350g,每年多走了13.1万步,少上4节课,多读1.7本书,多谈了0.13次恋爱,单身比例降低了3.3个百分点……”

    清华大学邱勇校长则关注学生走出校门之后,是否会淡忘学习与进步,于是专门赠送每位毕业生一本冯友兰先生所著《中国哲学简史》,并特别强调,这是一本有关思想的书,期望学生们毕业后还能通过阅读来体会思想的乐趣。

    可能是毕业季的仪式感,感染了校长与学生们。每年此刻,中国的大学校园内其乐融融,告别的伤感被淡化,对未来的期许与渴望,形成一种无形的动力,在鼓动着大学生们勇敢而坚定地迈出踏入社会的第一步。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还统计了2017年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致辞,从总共116篇致辞中,发现“学校”“祖国”“创新”“梦想”“担当”“情怀”等成为高频词。此外,不少诸如“理解”“温暖”“真诚”“积极”“执着”“格局”“健康”这样的词汇也走进了演讲词。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的话最有代表性,“带着自己最初的心,走最远的路,做最真的自己,过最棒的人生”。不可否认,一些校长的演讲里,仍有务虚的成分,但在落脚点上,都是实在的,尊重个人与个性的,是把大学生当成富有青春活力的人来看待,而非简单地只把他们当作责任的承载体。

    2017年毕业季大学校长们的演讲,多数都充满了人情味,可以乐观地将此当成一个小而美好的变化。对于那些毕业离校前的莘莘学子而言,这无疑是一份富含人情味的“礼物”。

Tags:毕业生   校长   毕业典礼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