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阮徐氏始祖系阮元十二孙? 过继之说存疑 f1意大利车队洗牌还需资料佐证|阮元|徐氏|经堂

网络整理 2017-05-20 最新信息

    昨天上午,扬州西山“麟经堂”徐氏召开研讨会,会中徐秀枚提到,西山“麟经堂”徐氏又自称为阮徐氏,据传始祖乃是阮元十二孙阮恩功。参加会议的扬州学者朱福烓,阮元后人阮衍云、阮锡安表示,阮元确实与西山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徐秀枚所提出的过继之说,目前并没有翔实的文字记载,是否属实,需要更多的资料佐证。

    三条依据

    阮徐氏始祖为阮元十二孙?

    徐秀枚称,自己认为阮徐氏始祖为阮元十二孙阮恩功,主要依据有以下几条:其一,祖辈亲口相传。“我的爷爷曾经告诉过我阮徐氏的由来。他说,有个姓阮的大官‘阮中堂’因为担心被满门抄斩,所以把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孙子过继给了徐家,隐姓埋名改姓徐,于是便有了阮徐氏这一支。”徐秀枚同时认为,这个祖辈口中的“阮中堂”就是清代“三朝阁老,九省疆臣”的“阮中丞”阮元。

    其二,解放前阮徐氏族人到扬州做生意卖百页,到毓贤街阮家祠堂领回带有“阮”字样的灯笼悬挂于祖先牌位旁,这说明当时阮徐氏族人中有人知道自己是阮家的后代。其三,扬州西山阮徐氏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生姓徐,死后棺材上改称为阮公某某某,不称徐公,这个做法一直延续到解放后。

    随后,阮徐氏族人徐永清也表示,自己在年幼时也曾听长辈说过同样的阮徐氏的来历,“我长辈还说,当时‘阮中堂’还将一副嘉庆皇帝御赐的楹联‘三册麟经高八座,一枝蟾桂振千秋’随小孙子一同送到了徐家,用作将来认祖归宗。这个楹联里面的‘三册麟经’也正是我们‘麟经堂’徐氏堂号的由来。”

    徐秀枚说,根据祖先的传言,自己翻阅了很多资料,最后根据王章涛先生所著的《阮元年谱》中一段疑问,初步认定祖先口中过继给徐家的阮家小孙子是阮元的十二孙阮恩功,“王章涛先生在《阮元年谱》中对阮恩功无死亡记录、无字号和仕途记录,有别于其他早卒孩童的记载,是持怀疑态度的,我觉得正符合祖先流传的‘阮中堂’将小孙子过继给徐家的说法,所以我们初步认定,我们阮徐氏的始祖就是阮元的十二孙阮恩功。”

    徐秀枚接着说,“嘉庆皇帝确实赐书三册给阮元,据史料记载,分别是清阿桂所著《兰州纪略》、清张廷玉所著《明史本纪》以及《廓尔喀战图》,这也符合‘三册麟经’的说法。”

    不同看法

    同族人自认徐铉后代

    对于徐秀枚的看法,也有部分扬州西山“麟经堂”徐氏族人有不同的看法。来自仪征的徐金荣认为,自己的祖先流传下来的说法是,“麟经堂”徐氏一族在明代初期因“洪武赶散”,从苏州阊门迁至扬州西山一带。

    徐永康则认为,“麟经堂”徐氏族人原先居住在泗州城,后因泗州城沉陷,徐氏族人逃至常州谋生,建立了徐家大庄,后来其中又有一支迁到了扬州西山的甘泉落户。

    本报曾经报道过的“麟经堂”徐氏后人徐广国以及研究西山家谱文化的俞爱华坚持认为,扬州西山“麟经堂”徐氏一族是宋代徐铉的后人。他们同时认为,“三册麟经”指的是徐铉的三册著作《质论》《稽神录》和《许慎说文》。

    还需证实

    更大可能是姻亲关系

    参加研讨会的扬州学者朱福烓发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朱福烓首先指出,徐秀枚所说“阮元担心被满门抄斩所以将小孙子过继给徐家”的这个说法,不太正确,“从史料记载,当时的皇帝对阮元敬重有加,没有任何一个史料称皇帝对阮元动过杀心,所以担心满门抄斩这一说法不太正确。”

    “徐永清先生说,阮元送来小孙子的时候还带来一副嘉庆皇帝御赐的楹联,这个首先就说不通,皇帝御赐的楹联阮元怎么敢外送,徐家又怎么敢收,这个在当时传出去就是欺君之罪,是诛九族的罪。还有就是嘉庆御赐给阮元的三册书也称不上‘经’,更不要说是‘麟经’之说了。”朱福烓同时还表示,如果真如徐广国和俞爱华所说,扬州西山“麟经堂”徐氏是徐铉的后人,那可以算是一个重大的发现。但是这一切都需要证实。

    阮元六世孙阮锡安则表示,根据记载,阮元确实与西山甘泉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徐秀枚提出的阮恩功过继徐家一说,还需要更多的资料佐证,“我认为扬州西山‘麟经堂’徐氏一族中的阮徐氏可能的确与阮氏有关联,但我认为更大的可能是姻亲关系。”       记者 宫鋆煜

Tags:阮元   徐氏   经堂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