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丁乙:每个艺术家都需要找到自己的原点
许望
本报记者 许望 上海报道
很少有人能把一件事坚持做三十年,当代艺术家丁乙是其中一位。在5月19日即将于伦敦泰勒画廊开幕的个展中,丁乙带去的仍是其最新创作的十示系列作品,而这一系列从1988年算起,已经创作了二十九年。
泰勒画廊呈现的七张作品中四张是绿色调,三张是红色调,从半浮雕到慢慢发散,从沉静到强烈的爆发力,各自独立的作品呈现出渐进的序列,在画廊方正的空间内呼应。在这些一眼难于理解的抽象画作背后,是丁乙近三十年的创作积淀。
1949年后的美术教育视野还不够开阔,直到19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西方当代艺术随之引进,加速了年轻一代的思考,当代艺术也由此在中国萌芽,那也正是丁乙在上海工艺美术学校求学的年代。“那时我看到了美术史的案例,看到了曾经呈现过的东西,我意识到必须要找一条新的路,这条路区别于西方已经走过一百年的现代主义道路,又区别于中国传统文化。”
当时的中国没有纯粹的抽象艺术,更没有理性的抽象艺术,在丁乙1988年第一次用十示这样的名称和符号创作时,实际上是发出了自己的宣言,告诉世界,他从此以后要做一个理性的抽象艺术家,形式主义的抽象艺术家,做一个研究艺术本体的实验者,抽离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态。“每个人都有辨识的经验,这些经验与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现实连接在一起。我用十示做题目,就是为了切断和观众之间的这种意象或经验的连接。”
最开始丁乙选择了一种非常理性,甚至冷漠的方式进行创作。他用尺和直线笔绘制出作品,用以区分当时主流的绘画艺术。“我甚至想做出不是人画的而是机器画出来的效果,我当时非常明确地要把艺术做得不像艺术。”
尽管周围的老师和同学不太认可,认为丁乙的作品不像艺术,甚至惋惜丁乙走错了方向,但丁乙自己内心是坚定的。在阅读了多本现代艺术史书籍,看到了西方当代艺术百年进程后,他坚定地认为在进程的任何一端重新开始工作都是没有意义的,必须要找到一种新的角度来创作。
最初丁乙执着于十示的精确性,将画铺在两条凳子上,俯身一笔笔勾勒,但这样的创作方式对健康的折耗很大。“几年下来腰就受不住了。”丁乙回忆道。于是他开始用更“口语化”的方式来创作,画面中仍然有块状重复单元的结构,但笔触更加随意了。
1998年是十示系列的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前丁乙买了郊区的房子,工作室也在一起,于是他成天在工作室画画,也不太出门。那一年的上海双年展以水墨为主题,艺术评论家郑胜天告诉丁乙,他感受到了上海这座城市发展变化的巨大能量,为什么艺术家们的作品却都是文文气气的没有去表现城市的变化?郑胜天说,1930年代的巴黎和当时的上海很像,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巴黎的艺术家们马上紧跟时代反映了城市的变迁。这番话一下子击中了丁乙。他租了苏州河边的工作室,从郊区出来,全身心地感受上海这座城市的变化,而这些感受也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体现。“那时有了亮灯计划,像回到了旧上海,晚上仍然是不夜城。” 尽管丁乙的作品没有直接描摹出每条街道的样子,但他的画明显地变了。原来超平面的画开始有了空间立体感和光感,透视感越来越强,荧光色的加入也带来更强烈的观感冲击。
丁乙对色彩是有偏爱的,在长达12年的“荧光色时期”后,他曾经想要回归原点,并且创作了很多黑白灰的作品,但现在,那些鲜亮的色彩又回到了他的画布和木板上,用丁乙的话来说,实在是“憋不住”啊!
一年半前辞去做了二十多年的教职后,丁乙想的不是休息,而是自己终于有了完全可以控制的时间。他早上十点多到工作室,晚上十一点才离开,到家吃完晚饭后已经十二点,还要再画会儿小的纸上作品再休息。“有规律总是好的。”丁乙非常淡然地说,仿佛绘画本就应该是生活的一部分。
《21世纪》:坚持自己的创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是如何有这样的耐心和决心的?
丁乙:我1993年就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但是我始终是边缘化的艺术家。国际巡回展览一年后寄来剪报,很奇怪的是剪报里没有我。那时候一些媒体用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做了封面,但没有我的。我的创作受众比较小,有人会觉得这不是看中国的合适窗口。
但这些事也帮助了我的创作,我看到这些寄回来的剪报里没有我时,就知道西方媒体是怎么来看待中国艺术的。我明白自己要更有耐力,我不是一个明星式的艺术家。我要耐得住,慢慢来。
《21世纪》:十示作为一个基本的单元,对你的意义是什么?
丁乙:以前和现在的意义完全不一样。以前是要强调十示的无意义,当时的艺术都是意向的表达,要有指向,十示这个符号就切断了这种表达。现在我把十示看作一种笔触,我不会再讲白色或者红色的十示代表了什么,而是说这张整体的画代表了什么。
《21世纪》:很多画家在画了很久之后,会选择尝试一下新媒体艺术,你对于新媒体艺术持怎样的态度?
丁乙:我觉得新媒体艺术当然是代表着这个时代的很多东西。我有一个老朋友旅法华人艺术家杜震君,他1980年代去巴黎,1990年代后期投入多媒体的创作潮流中。我曾经引进了他在中国的第一个展览,那个时候我觉得中国还没有这种东西。但现在我去问他,他会说,新媒体艺术有很多问题。技术的变迁非常快,很容易被淘汰,而且也养不活自己,很多大的想法都不能实现,没有机遇实现。
所以如果宏观地来看待,新媒体对社会是有促进和影响力的。但是它的持续性和能够走向未来的途径不是那么灿烂的,到达终点的方式也不那么可控。
《21世纪》:现在很多年轻人做新媒体艺术,绘画一定程度被冷落了,你怎么看这件事?
丁乙:这在很早之前就开始了,西方自1970年代安迪·沃霍尔开始,市场就对绘画兴趣减弱。我觉得每个艺术家需要找到自己的原点。我自己经历了创作的三十年,会有很多感悟,这种感悟来自于自己的内心,是经历过后真实的东西。什么是适合你的,让你坚持下去的?是内心而不是外界的东西。我这样站着画一天是很舒服的,不厌烦的,是有激情的。很多年轻的艺术家不会,这是因人而异的。对我来说,绘画是直接的媒介,让观众感受到一瞬间的魅力。今天我已经对绘画和绘画的语言都有一种认识。你必须呕心沥血,自己沉浸在里面才能让人家沉浸。你如果想要偷懒草率,你的观众能感受到。新媒体艺术可以用声光电不断地刺激你,而绘画是一种更加慢的媒介,挂在美术馆里,慢慢散发魅力。卢浮宫里大师们的作品到今天都是永恒的美,一个是表达了时代气息,另一个是作品的张力超越时代,让人们不断地接受信息。我记得1980年代毕加索的原作来上海展览,我看着他的作品感觉脚底是震颤的,我感受到了作品里的震撼。
能够感动人是最重要的,无论是影像还是别的。今天的绘画越来越好玩,瞬间的好玩,但作为艺术家应当是有态度的,不为一时的潮流影响,应该想的是未来。我觉得感动人的追求是不会有错的。(编辑 董明洁 许望)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猜你喜欢
- 搜索
-
- 05-29为什么诸葛亮要故意派关羽去华容道放曹操一马?原因其实很简单
- 05-29曹操杀了神医华佗,真的是因为曹操的多疑吗?
- 05-29他是文弱儒将,也是史上第一战神,仅凭七千人连攻32城
- 05-29一代诗人谈古论今受人尊敬,也因住房而发愁,论宋朝的房价
- 05-29后羿射日并非神话?河南的一个遗址发现了有力证据
- 05-29张作霖五虎将之一,被尊为武当剑仙,敢拔枪勒索杜月笙,死因成谜
- 05-29若袁崇焕不杀毛文龙。明朝还会灭亡吗?
- 05-29英国结构功能学派之雷德菲尔德
- 05-29北宋特殊灾难,杀伤力堪比“联金灭辽”,今天依然值得警醒
- 05-29老实听话的孩子,长大后没出息,这是我听过非常大的谎言!
- 1000℃上海铁路东站力争四季度开建|东站弃妃恨嫁|上海|铁路
- 1000℃火爆“周边游”助力长三角坏蝶王别乱采野花一体化|长三角|一体化|火爆
- 1000℃《流氓兔不想骗自己英文》将拍大电影 真人实景结合电脑动画|流氓兔|大电影|真人
- 1000℃皓皓楼前月初白又美又苏!陈伟霆刘诗诗《醉玲珑》片花亮点超多|刘诗诗|陈伟霆|吴奇隆_娱乐
- 1000℃南大天颖教授晒“高考记忆” 凭英文专长才过年龄坎|南大|高考|专长_教育
- 1000℃加入宝马联盟并不排他: 德尔福要北京女教师王铮做汽车大脑和神经-汽车
- 1000℃Mis小鬼地球捍卫战s直播玩《魔兽争霸》 时隔9年手速依旧让人惊叹 _玩家资讯_游戏
- 1000℃《和风吹过苏州》 老电影《特高课在行动》插曲|娱乐鸨母弗莱丝|苏州|电影|新四军|潜伏|李谷一_视频
- 1000℃【提醒】恐怖!就挤了一下,美女差点丢命!男子头上生出50条虫…|痘痘家传方略|三角区|蛆虫
- 1000℃暑期亲子客群占主嫡一妻流 二孩房型预订涨八成_广东
- 05-28民国奇人李宗吾说刘邦是厚黑学集大成者,那刘邦如何厚,又如何黑
- 05-28皇帝看中大臣老婆,霸道强娶入宫,历史上的董鄂妃真是白莲花吗?
- 05-27世界各国纸币上的12对爱情故事,第9对中国人都知道
- 05-27秦穆公把女儿嫁给了晋怀公,为何后来又把她再嫁给晋文公
- 05-27卫懿公爱鹤失众
- 05-27干一行,爱一行,你知道你的工作祖师爷是谁吗?
- 05-27日本给中国清军战俘治病照片,3个不易发现的破绽暴露真实意图
- 05-27河南改名最无奈l的三线城市,现叫做驻马店,这个名字是如何来的
- 05-27中国历史上宋明之间不足90年,为何断代如隔几个世纪?
- 05-27商朝灭亡的真实原因跟妲己祸国有关系吗?
- 标签列表
-
- 苏州 (489)
- 历史 (294)
- 江苏 (131)
- 楼市 (119)
- 不完美妈妈 (100)
- 旅游 (92)
- 清朝 (88)
- 房价 (82)
- 房地产 (80)
- 日本 (79)
- 马拉松 (79)
- 中国 (77)
- 经济 (74)
- 南京 (74)
- 三国 (73)
- 文化 (73)
- 明朝 (72)
- 战机 (72)
- 城市 (69)
- 房企 (67)
- 曹操 (66)
- 长三角 (64)
- 股权 (63)
- 融资 (62)
- NBA (62)
- 上海 (58)
- 重庆 (54)
- 国旗 (53)
- 高铁 (53)
- 大大 (52)
- 新疆 (52)
- 刘备 (51)
- 昆山 (51)
- 高考 (50)
- 大数据 (49)
- 机器人 (48)
- 印度 (47)
- 政治 (46)
- 建筑 (46)
- 人工智能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