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张说出生于公元667年,祖籍范阳,字道济,一字说之,世居河东,后来迁居洛阳。他的父亲是仅当过洪洞县丞,可见官职比较小。但是,张说在文学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在唐朝也颇有影响,并历经四朝。

张说画像
公元688年,唐朝招贤纳士,武则天出任洛阳城南门主考,当时张说应考中获得第一名。由于没有甲等科,因此张说就拿了一个乙等科,并受封为太子校书。说明了张说的才华超群,能获得对策考试第一名,也是他初步进入朝堂之路。
公元701年,下达诏令,要求张说与徐坚等人对《三教珠英》进行修撰,当时有张昌宗担任总监,负责总体领导负责此事。由于张昌宗(女皇武则天的男宠)整日不务正业,只会到处溜达,高谈阔论,已经很多年都没有下笔写过,估计都不知道怎么写了。这部著作的撰修基本都是张说与徐坚两个人完成,修撰完成之后,升为凤阁舍人之职。张说对这部著作的完成,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才华,也让自己的才华得到发挥,又得到朝廷的肯定,官职晋升,让自己的仕途更进一步。

武则天画像
公元703年,张昌宗诬陷御史大夫魏元忠与人谋反,要挟张说作伪证,张说答应了,后来又要威胁他,因看不惯,就在武则天面前辩护,后面揭露了张昌宗,保护了耿直的大臣魏元忠,可是自己因此事被流放岭外。唐中宗复位之后,张说就得到重用,担任工部侍郎之职。

张说的一起一落,让他保护了正直的大臣,展现了他为人刚正不阿,通过流放也得到再次重用,是金子总会被发现的。
公元707年,张说的老母亲去世,因要守孝三年,所以就辞职了。古代守孝一般都是三年,这是一种尽孝的传统方式。可是张说的守孝还没有满期,唐中宗就要重新启用他,但是,被他拒绝了。这样的举动让很多有识之士都为之称赞,等到张说守孝满期之后,又重新被重用,加封他为弘文馆学士。由于张说的才能,让唐中宗再次启用他,可见张说的才华是非常的厉害,也对当时的唐朝有所影响。
公元710年,唐睿宗登基,张说被迁任为中书侍郎,又兼雍州长史。就在当年谯王李重福谋夺皇位之乱,唐睿宗派张说查清此事,然不久就被很快查清。

再一次证明了张说的能力,这次让唐睿宗重用他,得到了极大的称赞,这在唐睿宗心里的地位那可就不一般了。张说的性格,以及直言不讳,刚正不阿,让唐睿宗对他另眼相看,也更让他得到信任。张说因向唐睿宗直言进谏,挽救了太子李隆基的太子之位。随后唐睿宗就退到后面,对朝政的控制权仍然继续控制。通过太平公主的事情之后,张说平定了此事,让唐玄宗非常高兴,就封为燕国公。

《大唐六典》
公元713年,契丹首领李失活去世,内部大臣开始争权,造成发生内乱。唐朝派兵镇压此内乱,其结果失败。这时张说上表,讲其利害之处,又讲:臣知道幽州的兵马比较弱,想让兵力进行排练,千万不要这样做,因为城中的粮仓已经没有储存的粮食了。张说这样做为了整个唐朝的大局着想,不想盲目的练兵,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休养生息,还要做好防范。展现出了张说的军事才能,忠心爱国之心。
后面张说建议加强战备,以防止边患,在此期间,张说还考虑到国库没有多余的储备粮食,在加上边军还没有停息。

通过上表,张说希望朝廷不要失去天时,赶紧抓住地利,这样可以让国家丰盛,还可以廪边,河漕还可以畅通,以来便于转运。利用屯田增加国库的收入,减轻老百姓的负担,以便水利交通顺利,这是一项非常好的措施。张说此举,真是为国为民,既增加国库,又减轻农民负担。又展现出他的经济才能,让百姓不受饥饿之苦。

唐玄宗李隆基画像
公元719年,张说上表边事,主张对周边少数民族进行安抚和睦政策,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不要用兵。后契丹换新国主,并向唐朝请罪,从此契丹与唐朝的纠纷圆满结束。进一步显示了张说在政策方面的才能,为国家稳固之心。公元722年,张说平定康愿子反叛,因功被赏赐二百户。
在边镇数年,张说熟悉了哪里的事情,当时的边镇军队有60多万,对于边镇的军队也有新的看法,奏请唐玄宗,减兵20万。唐玄宗感觉有点不妥,所以没有立即同意,经过张说的解释才答应。张说这样做的目的,是想减轻边镇的兵力,给周边小国减轻压力,让周边小国知道唐朝主张安抚和睦,对唐朝有新的看法,都会臣服于唐朝。那么剩余的兵力可以去屯田,大力发展农业,搞粮食生产,增加国库的收入,老百姓的生活会过的好些。
张说对府兵也有所改造。起初,诸卫府兵,成年就要参加当兵,到六十岁才不用当兵,相应的家里还不能免去杂役,逐渐的人们都比较贫穷,好多人都处于逃亡。后来,改为25岁入伍当兵,五十岁可以不用当兵,如果有经常出征的,可以减免十年的徭役。但是,没有得到执行,造成士兵还是在逃亡。张说就改为招募宿卫,监管执行之事,得到唐玄宗同意。通过张说精减边兵,改革府兵,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还增强的了整体军队的战斗力。

张说在政治制度与文治方面都有很好的改革。公元723年,把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又把政事印改为中书门下之印,并还有很多改革。后张说因修书,管理丽正书院有功,对文治有很大的贡献。唐玄宗封为宰相,并加封大学士之职,但是,张说对大学士之职提出推辞,并给唐玄宗解释。

唐玄宗为张说撰写的碑文拓本
张说算是一个综合性人才,参与修编《三教珠英》,主持改编《开元五礼仪注》,又主持编撰《大唐六典》。他所写的诗词、文赋、表奏、碑文、墓志,总共有三十卷文集。
公元730年,张说因病去世,享年64岁。后唐玄宗亲自为张说撰写碑文。
品史公曰:张说一生掌文学之任三十多年,有助成文治之功,也颇有武略,可谓文武兼资。他明于政体,改革不合时宜的政治和军事制度。故史家称赞他“发明典章,开元文物彬彬,说居力多”,是推动“开元之治”的一位重要人物。

参考文献:
-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 《登科记考》
- 《大唐新语》
- 《旧唐书·徐坚传》
- 《资治通鉴》
- 《中国通史》
- 《旧唐书·张说传》
- 《新唐书·张说传》
- 《明皇杂录》
- 《唐史余沈》岑仲勉,
- 《文苑英华》
- 《新唐书·兵志》
- 《读通鉴论》
文:长城品史
图:来源网络
本文原创首发,请勿转载,了解更多历史,请关注长城品史。
本文作者:长城品史(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7138098859344398/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 搜索
-
- 06-28安史之乱后,唐朝是如何硬撑了一百五十年才灭亡的?
- 06-28此人历经四朝,四次被重用,唐玄宗:赐予大学士反而推辞
- 06-28“云钱包”骗局,引君入瓮,还藏着这猫腻!参与投资者恐血本无归
- 06-27书生有意,落榜无情,可因无一手好字?
- 06-27唐太宗李世民的污点并非弑兄篡位霸占弟媳,你知道是什么嘛?
- 06-27太平军火器装备水平一度不次于清军,绝非传说的“大刀长矛”
- 06-27最憋屈的三国名将,军阶最高却被当偏将使用,从未得到刘备信任
- 06-27小文历史说:历史上的关羽和演义中的关羽差距有多大
- 06-27四次灭佛历史 惊人雷同结局
- 06-27黄金荣得罪军阀被抓,两人说情未成功,杜月笙机智营救
- 1000℃上海铁路东站力争四季度开建|东站弃妃恨嫁|上海|铁路
- 1000℃火爆“周边游”助力长三角坏蝶王别乱采野花一体化|长三角|一体化|火爆
- 1000℃《流氓兔不想骗自己英文》将拍大电影 真人实景结合电脑动画|流氓兔|大电影|真人
- 1000℃皓皓楼前月初白又美又苏!陈伟霆刘诗诗《醉玲珑》片花亮点超多|刘诗诗|陈伟霆|吴奇隆_娱乐
- 1000℃南大天颖教授晒“高考记忆” 凭英文专长才过年龄坎|南大|高考|专长_教育
- 1000℃加入宝马联盟并不排他: 德尔福要北京女教师王铮做汽车大脑和神经-汽车
- 1000℃Mis小鬼地球捍卫战s直播玩《魔兽争霸》 时隔9年手速依旧让人惊叹 _玩家资讯_游戏
- 1000℃《和风吹过苏州》 老电影《特高课在行动》插曲|娱乐鸨母弗莱丝|苏州|电影|新四军|潜伏|李谷一_视频
- 1000℃【提醒】恐怖!就挤了一下,美女差点丢命!男子头上生出50条虫…|痘痘家传方略|三角区|蛆虫
- 1000℃暑期亲子客群占主嫡一妻流 二孩房型预订涨八成_广东
- 06-26他与皇亲国戚差八百里,然逢年过节皇帝都得对其下跪上香。牛气
- 06-25爆燃的复仇之火:不列颠布狄卡起义与罗马军团弹压纪实
- 06-25燕昭王立乐毅为齐王,一箭双雕,名为封赏功绩,实为驱逐
- 06-25在沈阳,龙商在丝业和百货行业独占鳌头
- 06-25乾隆为什么给卖瓜老汉题诗,农民奉旨种瓜又是哪朝的笑谈?
- 06-25赵匡胤在陈桥驿黄袍加身,是发动兵变篡夺帝位或是部下真的拥戴
- 06-25此人轼君自立,统大军想灭宋,宋没灭了,他被箭射刀砍绳勒弄死了
- 06-25吴起的悲剧:有追求的打工者急功近利,主导变革的能人不得善终
- 06-25周瑜打黄盖了吗,赤壁之战后他结局怎样?孙权为何赐给他一片湖?
- 06-25大战孟良崮,揭秘抗日将军张灵甫死亡真相!已缴械投降却被击毙
- 标签列表
-
- 苏州 (491)
- 历史 (416)
- 不完美妈妈 (143)
- 江苏 (141)
- 清朝 (140)
- 明朝 (128)
- 楼市 (119)
- 文化 (110)
- 经济 (110)
- 三国 (103)
- 日本 (102)
- 旅游 (92)
- 南京 (85)
- 曹操 (84)
- 房价 (82)
- 房地产 (80)
- 马拉松 (79)
- 政治 (78)
- 中国 (77)
- 中国历史 (76)
- 唐朝 (75)
- 刘备 (73)
- 战机 (72)
- 朱元璋 (71)
- 城市 (69)
- 房企 (67)
- 上海 (66)
- 长三角 (64)
- 股权 (63)
- 融资 (62)
- NBA (62)
- 诸葛亮 (59)
- 宋朝 (58)
- 乾隆 (58)
- 新疆 (55)
- 汉朝 (54)
- 康熙 (54)
- 重庆 (54)
- 秦始皇 (53)
- 国旗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