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为什么说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

网络整理 2019-04-28 最新信息
为什么说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

明末著名文学家王夫之曾说: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这也让我们感到疑惑,到底什么才是弱灭,什么又是强亡呢?

为什么说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

当然,评定一个朝代的强弱是必须要从多方面考虑的。

为什么说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

举个例子:秦国在秦孝公开始,经过7代秦王的不懈努力,最终完成了大一统。其后又推行车同轨、书同文等等一系列制度,奠定了封建制度的根基,素有“百代都行秦政法”的美誉。

为什么说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

在军事方面,大秦帝国北击匈奴、南并百越,可谓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在秦朝灭亡后,北方匈奴迅速崛起,屡屡南下烧杀抢掠,更是成为了中原地区此后数百年的心腹大患。

为什么说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

再举个例子,在鼎盛时期,隋帝国人口总数高达八百九十万之多。疆域面积更是达到了东西长九千三百里,南北宽四千八百一十五里。

在军事方面,隋炀帝南下平陈、北伐突厥、西巡张掖、重建河西走廊、打通丝绸之路,可以说隋帝国的繁荣程度令人难以想象。

为什么说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

在隋朝灭亡后,国家迅速陷入了内有军阀割据混战,外有突厥、高句丽等强敌觊觎的局面。在李唐建国之初,突厥虽然没有成功入主中原,但却也逼迫李唐定下渭水之盟,被李世民视为毕生耻辱。

为什么说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

反观汉朝,在鼎盛之时能够喊出:“南越杀我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我汉使者,头悬北阙。朝鲜杀我汉使者,即时诛灭”,到了西汉末年,尽管已经到了最后的风烛残年,但陈汤却也毅然进军中亚,向世界宣告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为什么说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

即使是在东汉灭亡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乱世之中,马超在西凉被羌人畏之若神,公孙瓒让乌桓人见汉军立马调头便跑、公孙度威镇辽东、士燮则恩抚交趾、曹操灭乌桓归降南匈奴、鲜卑.......

为什么说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

抛开武器装备、养马地等军事因素不谈,汉朝又是凭借着什么在亡国后仍然能够保持强盛呢?

首先关于西汉灭亡后,新朝仅用了三年就让匈奴、高句丽、老窝、浦涯等小国先后臣服 ,这显然是和新朝完整的继承了西汉是脱不了干系的,所以对此就不再过多叙述。

为什么说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

众所周知,汉光武帝刘秀在建国之后,由于自身实力的限制,所以并不没有对世家门阀进行抑制和清洗。这也导致整个东汉形成世家门阀掌控整个国家命脉,对于百姓的控制能力甚至远远要强于刘氏天子的局面。

为什么说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

在大多数人看来世家门阀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国家蛀虫,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世家门阀在给国家带来巨大弊端的同时也给整个国家带来了凝聚力。同样为了保护他们既有利益不受侵犯,世家门阀同样也是国家利益最坚决的维护者。

为什么说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

此外,汉朝在继承秦朝的正统地位的同时也继承了秦人的血性方刚。尽管汉朝时期的军功制度并不是晋升的唯一手段,也远远不如秦朝那样令人胆寒,但却也绝对是最受人们追捧、信奉的。

也正因如此,战场成了无数士子的名利角逐场,成了国家强盛不衰最有力的根基。

为什么说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

更何况此时的儒家尽管在长达三百余年的专制中已经出现了腐化,但整体来说仍然可圈可点。而当时的文官体系,也远没有后世东林党那样党同伐异到单纯为了反对而反对,全然不顾国家利益的局面。

为什么说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

总的来说,尚武之风让整个汉朝相比于后世少了一分柔和却多了一分刚强,想来这也正是汉独以强亡最根本的原因。

本文作者:历史达人VIP(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4435425253130759/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   匈奴   西汉   秦朝   东汉   隋朝   朝鲜   唐太宗   王夫之   汉光武帝   隋炀帝   曹操   儒家   百越族   公孙瓒   秦孝公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