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理财子公司www.bnude.cn办法终落地,净值型产品持续高位发行 ——银行理财双周报|银行理财_财经

网络整理 2018-12-08 最新信息

分析师 / 杨宇(执业证书编号S0890515060001)

分析师 / 蔡梦苑(执业证书编号:S0890517120001)

研究助理 / 范文婧

1. 理财子公司办法终落地,政策红利背后藏玄机

2018年12月2日,距离征求意见稿发布约1个半月后,银保监会正式发布《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相比于征求意见稿,正式稿仅在股权管理、非标投资、自有资金投资、内控隔离及交易管控等条款上进行了细化和调整,整体变化不是很大。发布时间上,略晚于11月之内出台的预期,恰好在G20峰会中美贸易谈判有了初步结果之后当天出台。

理财子公司政策红利背后的玄机。相较于银行内设部门开展理财业务,子公司运作的业务规则明显更加宽松,监管层鼓励的态度非常明确。为何要给予理财子公司诸多政策红利?一是将其作为新老产品衔接的重要一环,帮助理财整改和转型平稳进行。当前时点上存量理财业务整改节奏基本处于停滞期,新产品增量有限,老产品压降速度缓慢甚至部分银行存量规模还在上升。业务整改艰难背景下,很多银行不愿做、不想做、也没有动力去做。在此背景下,以运作规则更为宽松的子公司开展业务一方面可以增加新产品的吸引力,提升理财客户的迁徙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新募集的资金接续老产品未到期的资产,缓解整改压力。二是强化风险隔离,真正打破刚兑,使理财业务回归资管本源。银行以内设部门开展资管业务很难做到与自营业务实现有效分离,容易沦为粉饰报表与监管指标的工具。子公司运作不仅有利于彻底解决银行资管业务发展的诸多本质问题,对于银行本身而言也是一种更加高效的业务运作模式。

关注后续净资本和流动性管理等配套监管制度。在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表示银保监会已着手制定银行理财子公司净资本和流动性管理等配套监管制度。目前同类的资管机构中,券商、基金子、信托等机构均设有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净资本总额要求、净资本占风险资本比重等。未来理财子公司的净资本要求可能也会参考同类机构的监管标准,对于理财子公司的资本管理能力尤其是理财规模较大的子公司而言形成一定挑战。流动性管理方面可能会参照开放式公募基金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从产品设计、投资交易限制、申购与赎回管理等多个维度对子公司产品的流动性管理进行系统性规范。

正式稿较征求意见稿的变化分析如下:

变化一:对于理财子公司的发起设立银行中的非控股股东的要求放松。正式稿的第七条中对于发起设立理财子公司的商业银行的系列要要求由过去的所有发起设立股东改为只有控股股东才需要符合第七条中的9点要求。扩大了可以作为发起设立股东的商业银行的范围。

变化二:对银行理财子公司股权变更的要求进行了细化,变更持股1%以上、5%以下股东的需要向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告。征求意见稿中,“银行理财子公司股权变更后持股5%以上的股东应当经股东资格审核。变更股权后的股东应当符合本办法规定的股东资质条件。”细化为正式稿中的“银行理财子公司股权变更后持股5%以上的股东应当经股东资格审核。银行理财子公司变更持股1%以上、5%以下股东的,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向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告。变更股权后的股东应当符合本办法规定的股东资质条件。对于理财子公司股权变动的监控加强。

变化三:对于理财子公司投资非标,提出了“实施投前尽职调查、风险审查和投后风险管理。”的具体要求。

变化四:在自有资金投资方面有所放松,允许理财子公司在严格遵守风险管理要求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自有资金投资于本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正式稿中的新增加的表述为:“银行理财子公司以自有资金投资于本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不得超过其自有资金的20%,不得超过单只理财产品净资产的10%,不得投资于分级理财产品的劣后级份额。”意味着后续理财子公司可以像基金公司一样跟投自己公司发行的产品,为产品提供信誉上的背书。

变化五:在内控隔离、交易管控、和从业人员管理方面的要求加强。在内控隔离和交易管控方面,新增“投资管理职能与交易执行职能相分离,实行集中交易制度”、“建立公平交易制度和异常交易监控机制”、“对不同理财产品之间发生的同向交易和反向交易进行监控”等具体要求;在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等方面,比照公募基金,新增要求“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理财业务人员,其本人、配偶、利害关系人进行证券投资,应当事先向银行理财子公司申报,并不得与投资者发生利益冲突。银行理财子公司应当建立上述人员进行证券投资的申报、登记、审查、处置等管理制度,并报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详细分析请参见之前发布的《银行理财子公司办法落地,资管新规主要配套细则基本出齐——《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点评报告》。

2. 本双周非同业理财市场发行概况

根据普益标准已公布的数据进行统计,2018年11月12日至11月25日,我国银行共发行非同业人民币封闭式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2744只,较上一双周(2018年10月29日至11月11日)减少211只;发行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52只,较上一双周增加23只;发行结构性预期收益型产品343只,较上一双周减少136只;发行净值型理财产品212只,较上一双周增加3只。

本双周:非保本各期限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上限分别为:1个月以内4.740%、1-3个月4.357%、3-6个月4.468%、6-12个月4.680%、1年以上4.751%。与上一双周相比,除一个月以内收益率有所上升,其他期限产品收益均下降。

另外,我们统计(表内)保本理财各期限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1个月以内2.900%、1-3个月3.471%、3-6个月3.818%、6-12个月4.001%、1年以上4.203%。与上一双周相比,1个月以内和1年以上收益率有所上涨,其余期限收益率均下降,其中,1个月以内收益率上升40BP,涨幅较大。

3. 本双周人民币封闭式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

3.1. 产品发行主体

从发行主体来看,本次双周: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村金融机构、外资银行分别发行非同业人民币封闭式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431只、161只、1104只,1038只、10只。与上一双周相比,除了外资行多发了3只以外,其余类型银行发行数量均有所下降,其中股份行下降17.44%,幅度最大。

从单家银行发行情况来看,本次双周:建行、中行、民生银行、青岛银行、交行分别发行232只116只、60只、48只和48只,位列全部发行银行前五。城商行中发行量最大的是青岛银行。农村金融机构中本双周进入前十的有青岛农商行和上海农商行,分别发行45和32只,分别位列第六和第九。

从产品预期收益情况来看,本次双周: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以及农村金融机构发行的(表外)非保本3个月期限人民币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上限分别为4.179%、4.714%、4.764%、4.461%。与上一双周相比,除城商行收益率小幅度上升外,其余银行的收益率均有所下降,国有银行、股份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分别下降5BP、18BP和11BP。

另外,我们统计了本双周各类银行发行的(表内)保本型3个月期理财产品收益率:国有行3.550%、股份行4.060%、城商行3.847%、农村金融机构3.659%。与上一双周相比,收益率有升有降,其中城商行收益率下降7BP,其余银行收益率均上升,国有行升幅达到35BP,幅度最大。

3.2. 产品收益类型

从产品收益类型来看,本双周:非同业保本保收益型、保本浮动收益型以及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分别为157只、580只和2007只,与上一双周相比,分别下降8.19%、7.94%、6.82%。从不同类型银行来看,根据样本数据,目前保本理财的发行主力是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占其全部理财发行数量的比重分别达到24.28%、41.71%。

本次双周:非同业3个月期限保本保收益型、保本浮动收益型以及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分别为3.779%、3.639%、4.560%,与上一双周相比,三种类型收益率均有所下降。

3.3. 产品发行期限

从产品发行期限角度来看,本次双周:非同业1个月以内、1-3个月、3-6个月、6-12个月、1年以上期限产品的发行数量分别为:6只、396只、1286只、976只、80只。与上一双周相比,除6-12个月品种多发261只外,其余期限类型品种发行数量均有所下降。从不同类型银行角度来看,90天(含)以内产品主要是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在发行,其次是国有行。当前所有银行发行的主流期限品种已经逐渐从1-3个月转向3-6个月产品,期限显著延长。

本双周:非保本各期限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上限分别为:1个月以内4.740%、1-3个月4.357%、3-6个月4.468%、6-12个月4.680%、1年以上4.751%。与上一双周相比,除一个月以内收益率有所上升,其他期限产品收益均下降。

另外,我们统计(表内)保本理财各期限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1个月以内2.900%、1-3个月3.471%、3-6个月3.818%、6-12个月4.001%、1年以上4.203%。与上一双周相比,1个月以内和1年以上收益率有所上涨,其余期限收益率均下降,其中,1个月以内收益率上升40BP,涨幅较大。

4. 本双周净值型理财产品

根据普益标准的数据样本统计,本次双周零售净值型理财产品共发行212只,较上一双周增加3只,其中封闭式产品183只,开放式产品29只。从发行主体角度来看,本双周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村金融机构、外资银行分别发行净值型理财产品69只、28只、89只、23只、2只。

从单家情况来看,根据发行量排名前五的分别为工商银行、青岛银行、农业银行、渤海银行、苏州银行,分别发行了39只、26只、21只、12只、12只。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Tags:银行理财   子公司   理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