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中国民企“撬动”别国法律 为什么?|埃塞俄比亚|工业园|经abc房源网济发展

网络整理 2018-09-07 最新信息

  原标题:中国民企“撬动”别国法律?为什么?

  “带路经济”下的“成长体验”。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落实,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为解决区域发展问题提供新思路,也助推了中国企业走出去。

  但机遇与挑战总是形影相伴。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制度存在的巨大差异也无时无刻挑战着企业的应对能力。

  不懂什么是“工业园”?那就组织该国政府部门负责人来中国实地考察;

  没有宿舍?那就在集装箱里吃住,直到完成整个园区规划与建设;

  法律规定不让土地二次分割?历经四年的不断协商,让当地政府看到工业园可带来巨大利益,终于“破例”同意园区土地可以二次分割,并为之颁发合法的土地证;

  从2006年立项去埃塞俄比亚考察,到如今入园企业83家,实现总产值9亿美元,为当地上缴税收逾7578万美元,创造就业岗位15000个。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作为中国在埃塞俄比亚唯一的一家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不仅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更是不断被世界组织所认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就曾为其点赞,并称:“中企在埃塞俄比亚的投资创造了很多就业岗位,提高了当地工人的技能,并对埃塞俄比亚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转型提供了很大帮助。”

  而其实,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东方工业园只是诸多“走出去”的中资企业的一个缩影。还有很多这样的中资民营企业散落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不仅为中国制造业、基建行业“走出去”提供着动力,更是为沿线国家带去了发展机会。

东方工业园厂房 (园区供图)

Tags:埃塞俄比亚   工业园   经济发展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