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诗经·周南》中的《桃夭》诗篇首即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春日来了,赏花的季节也到了,中国人自古爱花,更爱赏花,可以“酒赏”更可“诗赏”,花可托物言志,花语可寄托“诗心”。那么,春光明媚之际,天津人曾去哪儿游赏,伴花唱和?花在被“欣赏”和“崇拜”之间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
赏桃胜地在“西沽”津门海棠寄诗心
天津人赏花,最为著名和集中的地点就在“桃花堤”,关于桃花的游赏是最为喜闻乐见的,而且这种习俗自古就有,在民国期间即形成了固定的赏花节俗。在民国期间《大公报》副刊上曾刊登一篇与桃花堤赏花相关的散文,其中写道:“我们看到斜插在花瓶里的几枝桃花,红得快开放了,由这几枝春的消息,我们就联想到远在西沽的桃林,是那么繁多而整齐的桃林。”由此可见,如今处在市区的西沽公园,在当时从地理位置上看还是有些偏远的,但是到了游赏桃花的时节,却有了另外一番样貌。“西沽道上的行人向来是清稀的,但是一年一度的全盛时代,就是桃花在那儿怒放的季节。”“西沽距闹市稍远,很有一些诗意,那儿有潺潺的绿水,弓一样的桥,红的桃花,如茵的青草,茅草的屋舍”。可见当时的美景如画,赏花与春游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另外,也有一些花期短暂的春花常给人春日欣喜,比如海棠,多姿的样貌令人神往,五大道附近不少地方种植有海棠,一到春日引来很多游人合影观赏,实际上,在过去,天津也有一些地方种植海棠花。“天津西头芥园对河,有地名为佟佳楼”,曾被误认为“外国跑马场附近”的佟楼,实际上它的地点在“直沽以西,南运河之北”。因主人得名,住在这里的芥舟先生写过很多关于海棠的诗句,比如“满庭青发,海棠一树最销魂”“再看佟园海棠枝已半污”“一树海棠花落尽,东风舞雪扑流鸳”等。
紫丁香曾为“市花”“北洋大学”引游客
实际上,除了大名鼎鼎的桃花,丁香花在津门也十分受欢迎,是人们游赏时最为喜爱的花朵之一,而“西沽”依旧是丁香花游赏的胜地。在民国时期的一篇报道中曾记载过这样的消息:“北洋大学丁香又盛开,北洋大学地方,春景最胜,有天津世外桃林之称。每值清明时节,本埠各界争往游景参观。桃花现在虽已过去,而该校丁香花刻又盛开,满院清香,实他校及津门诸地所不及。现该校音乐会定于今日(礼拜日)下午二点,表演昆曲皮黄及江浙时行小曲等,嗜曲爱花者,可往一游。”在这篇报道中不难看到,丁香花十分受欢迎,而且一些高雅的赏花活动也在此期间进行。
文人雅集过程中,津沽的雅士们还常常为丁香作诗,比如《西沽大学校看丁香花歌》就有“西府海棠恨无香,空谷幽兰不矜色。二者得兼推此花,色香俱备洵堪夸。”更有“经岁哪堪长避地,津门花事盛西沽。校圃香雪盈千株,桃桃落尽春寂寞。丁香继发人喧呼,玲珑无添后起秀。”这样的华丽辞藻。
丁香的地位曾经十分高,如今天津的市花是“月季”,天津曾有“月季花小姐”的选美活动,而丁香也曾在民国期间被短暂定为市花。在当年的一篇报道中可见“市花定为紫丁香,市色由市长指定紫绿二色,市徽用津市二字组合而成”。在当时举办的一场“市色、市花、市徽”的政绩活动中,悬奖五十元,应征人员一百零七名。
天津人进京春游曾有“赏花专列”
虽然与南方的赏花习俗相比,天津的赏花习俗难称之“盛”,除了最为集中的桃花堤的桃花与丁香、五大道的海棠,以及后来水上公园等地的“夏荷”“秋菊”,可去的地方并不太多。但北京作为北方赏花代表之一的城市,向来有春日赏花的习俗。春日到北京赏花,也是天津人过去常有的习惯,这一风气在民国期间尤其繁盛。
在民国期间就有关于“天津人士到北平赏花”的一篇报道。在这篇题目为《崇效寺看牡丹记——“姚黄”高五尺许玉立亭亭,老和尚煎“富贵饼”敬游客》的报道中写道:“北平培养牡丹、向称绝技,每年春令争妍斗艳,本年北平路局,为便利天津人士赏花起见、特售赏花星期来回票,核减票价,以示优待。”
在文中,还介绍了寺庙中的僧人如何利用牡丹花瓣做富贵饼的方式:“将牡丹花瓣取下来,送到厨房里,裹上白面白糖,用上好香油煎炸。”当然,这样的饼并非每个人都可以得到,主要“献给阔绰施主食用”,吃了饼之后,也要送些“香资”。据说这种结合牡丹富贵寓意的饼味道很好。结合美好祝愿和雅致赏趣,让来自天津的赏花人流连忘返。
专家:
赏花来自对自然的崇拜
“花朝节”“花神庙”汇集传统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常建华教授介绍说,当代天津除了桃花堤、水上公园等作为传统赏花地点为人们熟知,其他的赏花胜地并不多。天津作为北方城市,在花的游赏方面很难与南方相提并论。关于赏花的内容在地方志里面也少有记载。
常建华表示,中国对花的喜爱与崇拜是一种比较古老的观念,花美且香,从《诗经》开始就有了大量对花的描写。在中国历史上,赏花也经历了历史流变。
赏花最早产生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也就开始了将花与神进行联想的历史,比如“花神的崇拜”。唐宋时期,人们对花神的概念进行拟人化描述,开始联想某种花是某个人幻化而成,花神开始具象化。从文献上看,自唐代始,旧历二月十五形成了花朝节,这个日子也被称为“二月半”,是整个春天的中间部分,也被称为“仲春”,花朝这一天被当做百花的生日。日期上不同地区或有差异,有些地方是二月十二,有的则是二月二。苏州地区曾经两节分过——二月半是花朝节,二月十二则是“百花生日”。常建华说:“中国历史上的节日设定有自己特点,带有对称思维,二月半对八月半,即花朝对月夕”仲秋是收获的季节,仲春就是开花的季节。
事实上,给花过生日的过程,也是将“春游”中的“赏花”部分提炼出来。原先的寒食节向着清明节转移,踏春赏花,成了一种民俗。北宋开封花朝有“扑蝶会”。“花神庙”起源于南宋时期,最早出现在杭州,到了赏花时节,人们便为花神供奉香火。当时花神庙的供奉习俗主要流行于南方地区,由于南方花期长,赏花的传统也就更有基础。到了明代的苏州,花神庙供奉、春日赏花已经成为风尚,文人士大夫这些“有闲人”与爱美的少女姑娘成为“赏花群体”的主力。
清代将花神具象化
赏花修身养性促和谐
清代,花朝节得到进一步普及,从民间兴起并不断发展的赏花文化逐渐得到朝廷的重视,花朝节成为一个重要节日。同时,在圆明园、避暑山庄都建有花神庙。还特地在景德镇烧制了“十二花神杯”,这些精美的瓷器不仅胎体轻薄、画工精美,每一个杯子上都“有花有诗”,后代皇帝也都纷纷仿制。如今,故宫博物院也成功复刻了该技艺,成为喜闻乐见的文创产品。
关于花神的考证工作也是在清朝开始进行的。每个月的花神都是谁?为何是此人?大学者俞樾具体考证了每个花神的名称,晚清上海的吴友如绘制了《十二花神图》,给所有花神更为具体的形象。常建华表示:“从此开始,花神的概念更为具象化,也进一步在民间普及。”
赏花自古以来就是美好的事物,当代人创作了《十二花神曲》,有的地方有花车游行,让年轻的姑娘扮成花神。总体来讲,中国人喜欢赏花,各种活动都因此而来。历代诗人赏花诗歌很多。各地赏花节日,如洛阳牡丹花节日都成为地方名片。常建华表示,作为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一个环节,赏花不仅培养审美情趣,也具备文化属性,提倡各种赏花活动,也能促进社会和谐。本版撰文回振岩
(原标题:从来赏花日津沽手留香(图))
猜你喜欢
- 搜索
-
- 04-20成交开始活英美大炮战跃 3月苏州二手房暖意十足
- 04-16“新国标”实施在即海绵宝宝找不同 姑苏区整治电动自行车违法
- 04-15今年前两个月苏州市商品房第一滴血5 野蛮追击销售面积大幅增长
- 04-15二手abc房源网房市场火热 四月苏州楼市冰火两重天
- 04-14苏州相城回应医生被列最早提出地理名称的书入扫黑宣传册:4责任人被免职
- 04-14苏州动物园一只斑鳖人工人造人间奇凯达受精时死亡 世界上仅剩3只
- 04-12万圣夜人偶事件簿1苏州阳澄西湖水面租赁合同到期将不再续租
- 04-11苏州高新区马涧路旁发生山整蛊白领先生火 部分树木被引燃
- 04-10昨日苏州部分地区突破30℃ 本周有雷雨t骨大佐大风或暴雨
- 04-10苏州相城回泡泡战士散弹技巧应医生被列入扫黑宣传册:4责任人被免职
- 1000℃佳格大数据上榜《20免费算命很准的网站17国内最值得关注的SaaS创业项目TOP20》
- 1000℃圆明园的毁灭江苏淮安市长惠建林拟任地市市委大大,曾获全国优秀县委大大
- 1000℃宋代众缘桥主体修缮完散漫白榆风成 千年古桥焕发新生
- 1000℃新华视点 浪漫天使恶作剧吹响技能“奥林匹克”的冲锋号
- 999℃苏起:外“拖”内“斗gate什么意思”不利台湾 两岸宜“和”
- 999℃卯时十分空腹杯撸个串|无聊的最高境界:熬夜围观别人跳楼15小时!服!
- 999℃丁住三冠 这是她的时嫡一妻代_财经
- 999℃公交司机遭乘客锁喉 只因没让他中途下美眉草莓糕车
- 998℃武则天穿越街头展歌喉?华谊淮南博客赛雷猴兄弟电影世界燃街头梦
- 998℃0元享联嫡一妻合办公工位 好租创业季活动引爆创客圈
- 05-28民国奇人李宗吾说刘邦是厚黑学集大成者,那刘邦如何厚,又如何黑
- 05-28皇帝看中大臣老婆,霸道强娶入宫,历史上的董鄂妃真是白莲花吗?
- 05-27世界各国纸币上的12对爱情故事,第9对中国人都知道
- 05-27秦穆公把女儿嫁给了晋怀公,为何后来又把她再嫁给晋文公
- 05-27卫懿公爱鹤失众
- 05-27干一行,爱一行,你知道你的工作祖师爷是谁吗?
- 05-27日本给中国清军战俘治病照片,3个不易发现的破绽暴露真实意图
- 05-27河南改名最无奈l的三线城市,现叫做驻马店,这个名字是如何来的
- 05-27中国历史上宋明之间不足90年,为何断代如隔几个世纪?
- 05-27商朝灭亡的真实原因跟妲己祸国有关系吗?
- 标签列表
-
- 苏州 (489)
- 历史 (294)
- 江苏 (131)
- 楼市 (119)
- 不完美妈妈 (100)
- 旅游 (92)
- 清朝 (88)
- 房价 (82)
- 房地产 (80)
- 日本 (79)
- 马拉松 (79)
- 中国 (77)
- 经济 (74)
- 南京 (74)
- 三国 (73)
- 文化 (73)
- 明朝 (72)
- 战机 (72)
- 城市 (69)
- 房企 (67)
- 曹操 (66)
- 长三角 (64)
- 股权 (63)
- 融资 (62)
- NBA (62)
- 上海 (58)
- 重庆 (54)
- 国旗 (53)
- 高铁 (53)
- 大大 (52)
- 新疆 (52)
- 刘备 (51)
- 昆山 (51)
- 高考 (50)
- 大数据 (49)
- 机器人 (48)
- 印度 (47)
- 政治 (46)
- 建筑 (46)
- 人工智能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