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华丽碰散漫白榆风撞 当古琴遇上非洲鼓

网络整理 2017-06-18 本地信息
(原标题:华丽碰撞当古琴遇上非洲鼓)

郑晓韵做很多实验性的演出:和非洲鼓手做即兴演出,在酒吧和各种乐队合作,并一直渴望和更多摇滚乐队合作,还把动漫游戏音乐《仙剑奇侠传》《犬夜叉》改编成古琴曲。她策划了音乐会“大隐”,这场音乐会跟传统古琴表演形式很不一样,包括布景、舞台设计都非常现代,宣告了她和传统古琴的分野。

1

去年圣诞之夜,郑晓韵和藏族吟游歌手德拉才让有场秘境清音演出,然后她随台湾著名音乐制作人与唱诵家徐清原在苏州本色美术馆完成大音声希巡演,加上在川大古琴社内的两个跨年聚会,构成了郑晓韵2016年的最后几天。这一年,她丰满自足,从善如流。

实际上整个2016年,郑晓韵还有20多场不同形式的演出,10多场讲座,与此同时,她还是川台新闻频道一档节目的电视评论员,如果你没看过她的演出,说不定在电视上看到过她本人,这个大脸的姑娘,学琴之前,一直觉得自己不美,渴望往相反的方向伪装,但现在,在弹琴的第16年,她越来越坦然面对自己,以减轻伪装带来的某种负担。

郑晓韵说:“我并非古琴家,只是音乐人”。但是,为什么要在音乐人前面加上独立二字?

一场跨年音乐会在苏州本色美术馆举行。本色美术馆的格局和轻安相似,水池的中间也是演出的中心,只不过本色美术馆的水池更大,后面LED的投影定格为徐清原大音声希巡演的画面。徐清原,台湾著名音乐人,能和他一起演出,郑晓韵觉得非常幸运。“演出时我负责古琴演奏以及人声和打击乐。”这场跨年演出前,郑晓韵和德拉才让刚完成一场秘境清音的演出,和本色美术馆的跨年演出相比,秘境清音的现场还有更多jam(即兴表演),非常精彩。这样的跨界合作和现场即兴一直是郑晓韵追求的。

古琴,其实旧时就称为“琴”,本世纪初才加上前缀,称为“古琴”。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古琴身负的盛名计有:君子之器、四艺之先、八音之首、国乐之父。众器之中,以琴最优,众器不能丽其德。魏晋以后,古琴成了文人专属乐器,与之对应的著名人物好多好多,都是文辞显于世的呀。

至此,古琴成了修身的利器,隐逸山林的良友,独善其身的寄托之物。从文化上看,古琴小众,从技法上看,古琴与其他乐器相比弦度长,余音长,宜缓奏,适合独奏,加之音域多,指法繁,琴曲节奏难定,不易流传。

总之的总之,长久以来,古琴高高在上,曲高和寡,代表着文化、品位和情趣,在过去,连青楼女子都是会吟诗作对、品酒抚琴的。不像现在的人,琴是肯定弹不来的,最多吹吹箫。即便现在弹古琴的人有越来越多的趋势,但总体而言,还局限在弹奏传统曲目,新的作品不如古人创作的曲子多。

郑晓韵说:“对我来说,如果弹一辈子《潇湘水云》《高山流水》《平沙落雁》,那有什么意思呀,那都不好玩儿呀。”从学琴到现在,郑晓韵一直不觉得自己是古琴家,只是音乐人。如果在音乐人之前加上独立二字,则是她对古琴、对艺术、对生活的理解。

独立的生活方式可以有很多,但独立并不是一个姿态就能完成的,对郑晓韵来说,所谓独立音乐人,像聪明的孩子提着易碎的灯笼。如果古琴也存在圈子、派系及其传承,那郑晓韵是其中的另类,她追求的东西和别人不太一样。

另类是从郑晓韵小时候开始的。首先是身体上,脸大已经很不幸了,居然还有点胖。郑晓韵有先天性心脏病,初三时做手术,创面是从肩胛骨下来身体的大半扇,“横膈膜和肌肉都要划断”。手术后的康复更加漫长。直到现在,即便苦练瑜伽,郑晓韵的一只手都比另一只短。

身体上的不同带来生活上的不同,也会改变一个人的性情。过去,郑晓韵与周围格格不入,因为身体的原因,她上不了体育课,大学军训时,她只能去厨房帮忙,为同学们做饭。从小学到大学,郑晓韵都很自卑,她把自己深深藏在大号男装里面,很多时候,她独自待着,学画画,学钢琴,看书听音乐,她从小听那些打口磁带,从PinkFloyd到PattiSmith,从金属到民谣,从实验到电子,从古典到民乐。很难说这些爱好给她带来多大影响。

2

在采访时,讲这些乐队的名字,像是在回忆某种过去。郑晓韵说:“由于身体原因,我弹不了钢琴,于是想再学个乐器,要小众,要够酷,当然就是古琴。当年学古琴的人少之又少。”

2000年考进川大,郑晓韵开始学琴,师从蜀派古琴传人曾成伟,她的大学生活非典型,因为多数精力都用在学琴上。2002年郑晓韵创办四川大学古琴社。随后她还师从古琴大师成公亮。

本科毕业,几经选择,郑晓韵在川大继续硕博连读,与此同时,她开始各种演出。与其说是商业演出,不如说是草台班子在讨口。“比如为各种餐厅作伴餐的演出,为各种活动做路演。有一次为三圣乡的农家乐做演出,搭个台子,上去弹两曲,下台领钱回家……有些演出甚至是自费的,所以读研读博都为留校,毕竟,好像没人可以靠弹琴为生。”

博二时,她跟阎嘉教授做西方文艺学批评,又被选作外语学院石坚教授的助教,博士毕业她在出版社工作又辞职……她偶然被请去做讲座和分享,同场的还有肖全,她由此被更多人知道,又稀里糊涂成为电视台的节目评论员,但只有弹琴和演出,从未间断,像串起生活的某种线索,从三圣乡的农家乐到后来参与各种奢侈品品牌活动,面对生活的种种变化,郑晓韵来者不拒,生活像是突然给她开了扇门,她探头一看,“嚯,还有点好耍呢。”

也不晓得是从哪天起,郑晓韵不再自卑,她开始把自己招呼得满世界都是,一如采访时她聊起天来手舞足蹈,主张鲜明。所有的经历,加上过去的所知所学所感,都在潜移默化,影响着郑晓韵的生活和她的音乐。

2012年,郑晓韵策划了一场音乐会“大隐”。这场音乐会跟传统古琴表演形式很不一样,包括布景、舞台设计都非常现代,她把自己的想法赋之于演出和创作,宣告她和传统古琴的分野,虽然她一度沉寂过,却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继续做很多实验性的演出,比如和非洲鼓手做即兴演出,在酒吧和各种乐队合作,并一直渴望和更多摇滚乐队合作。

她创作新的作品,各种搞整,甚至把高中时听的动漫游戏音乐《仙剑奇侠传》《犬夜叉》改编成古琴曲……从2013年到今天,郑晓韵一直致力于各类探索,精力旺盛,元气饱满。她的音乐,她的演出,被很多人认可,当然也被很多人严重不认可。但是,现在评判郑晓韵还为时太早。

或者,并没有什么标准和评判。一如她从小就听的那些音乐那些乐队早已无需评判,实际上,郑晓韵的老师成公亮先生也一直在做各种音乐上的尝试,成公亮的这些尝试也是在很久以后才逐渐被大家get到的。所以,对郑晓韵来说,她独立音乐人的生涯才仅仅是刚开始。

近两年,她继续打理川大古琴社,在电视台做节目,周末教课,每天练瑜伽,她的身体状态日甚一日,指力和气息也调整得很好,功力完备,她推出了整张全新的古琴音乐剧专辑,和徐清原老师合作全国巡演,和德拉才让也即将会有全新合作的作品推出……总而言之,像郑晓韵这样的人,一定会做出点什么事,而无论她最终做什么,都不会让人感到吃惊。是的,长得好看的人不一定活得也好看,而活得有趣的人,你一定会觉得她长得越来越好看呀。

(原标题:华丽碰撞当古琴遇上非洲鼓)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