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史鉴散照
刘绪义学者
“微服私访”恐怕是中国民间百姓口中最津津乐道的故事。皇帝或官员偶尔走出深宫、衙门,身着便服到民间私访,总是有说不完的故事,也是千百年来中国百姓内心里非常渴望的一件事,如果有冤屈,那简直是一根救命稻草。但是,皇帝或上司私访却又是下属官员内心里十分担忧恐惧的事。
正是这一喜一忧,导致微服私访乐为百姓所见。
历史上不管有作为无作为的皇帝都有意无意喜欢微服私访,至少都有这样一个愿望,有的实现了,有的没能实现而已。毕竟世界很大,都想去走走,一个皇宫,好比围城,没有进去之前,做梦都想进去,一旦进去了,就受不了那种束缚、呆板、无趣、紧张甚至恐慌。而且,走进民间,以一种权力之外的面貌出现,名义上还是亲民、爱民的表现,骨子里还有一种神秘感甚至恶作剧感:看看你们真实的表演。
早在春秋时期的齐桓公便开了微服私访的先河。
一天,齐桓公穿着便服去坊间访察民意,见到一位老者在家中独居,自己料理生活。齐桓公问他其中缘故。老人回答说:“我因贫穷而未能娶妻,现在虽然已经年过七十,但只能独自生活。”
齐桓公回到宫中,立即把这件事告诉了国相管仲,并问道:“怎么才能让百姓都婚配成家、安居乐业呢?”管仲回答:“我听说,如果君主喜爱积聚财物,使内库堆积如山,那么下面的臣民必然会贫穷困乏;如果君主在宫中豢养大量独守空房的女子,那么民间必然会有众多娶不上妻子的男丁。”齐桓公沉思良久后道:“说得好!”于是下令,凡是还没同他共寝过的宫中女子都可以出宫嫁人,又告谕民众说:“成年男子要在二十岁建立家庭,女子则要在十五岁出嫁。”从此,宫中无怨女,野外无鳏夫了。
齐桓公的这次微服私访,被称为一则体察民情的成功范例。
“畜积有腐弃之财,则人饥饿;宫中有怨女,则民无妻。”(《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管仲的这句话也成了名言。其实这只是道出了一个并不怎么高明的常识而已。
问题是,身为相国的管仲又是干什么的呢?他难道不知道齐桓公所看到的问题吗?或者说,他为什么发现不了问题?
当然,我们可以说,相国是管大事的,但百姓民生难道不是大事吗?管仲不知道齐桓公通过微服私访获得的问题,责任不在管仲吗?或者说,管仲平时获得的信息中根本没有此类信息,是治下的各级官员将信息屏蔽了。
有的看似无意,实则也是刻意,许多官老爷生活在自己狭隘的圈子里,眼睛里只有皇上,自动对民间保持着隔膜。甚至因为无能,生怕自己治下的问题被上面知道,因而,总是有意识在屏蔽各种不好的信息。这种自上而下的权力制度必然造成欺下瞒上、信息阻塞。
没有欺下瞒上,信息畅通就无须微服私访。
“觇国之强弱,则于其通塞而已”。梁启超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中就明确提出这一重大问题,他认为“中国受侮数十年”,就在于清政府的“壅塞”,壅塞的表现一是“上下不通”,二是“内外不通”。上下不通使君民隔膜,“故无宣德达情之效”,内外不通使中外阻塞,“故无知己知彼之能”。因此,“壅塞”二字就是阻碍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强盛的症结所在。他在《时务报》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就是《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文中,他提出“耳目喉舌”论,用耳目喉舌之喻说明了报刊“去塞求通”的作用。
但在古代缺乏现代媒介的情况下,稍有振作图强的皇帝或上司,就只能靠自己亲力亲为来打通这种壅塞。方法之一便是微服私访,他们深知自己所获得的信息经过了层层过滤,喜报总是忧报多,即便是报忧的,其忧之原因也经过了各级官员的刻意解释,离真相相距太远。但毕竟皇帝或上司不可能经常微服私访,所以,只是一种便宜之计,不可能形成一种制度安排。尽管从秦始皇到汉武帝、汉成帝、晋明帝、唐高祖、唐中宗、唐宣宗、辽穆宗、明武宗、清同治帝等等,都有过微服私访的记载,但总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方法之二便是重新建立自己的耳目喉舌。明朝的东厂西厂便是这样一种产物,清朝的密折制度也是这样一种制度安排。
看到微服私访背后真正弊端的只有康熙皇帝,康熙在位整整一甲子,可能是能与汉武帝比肩的出巡最多的皇帝。有专家统计,他曾3次东巡,3次西巡,6次南巡,48次北巡,27次巡幸京畿。康熙如此频繁之出巡,没有一次是微服私访。究其原因,在于他明确反对微服私访。
在《清圣祖实录》卷271上,记载了康熙晚年的一道圣谕:“朕尝观书,见唐明皇游月宫,宋真宗得天书,此皆好事狂妄书生伪造,岂可以为实而信之乎!又宋太祖、明太祖皆有易服微行之事,此开创帝王,恐人作弊,昌言于外耳。此等事朕断不行,举国臣民以及仆隶未有不识朕者,非徒无益,亦且有妨大体。况欲知天下事,亦不系于此也。”
他刚开始寄希望于密折制度,康熙对于江南社会的了解,主要通过身为江宁织造的亲信曹寅的奏折报告。织造在江南负有监视官场地方、笼络知识分子、搜集情报的使命,即皇帝的密探。密折制度使康熙了解到江南诸如米价、雨水、灾荒的常情,得到有关地方上官员、谣言与盗贼的报告。
可是,密折制度对于通达下情来说不久也失灵了。
在康熙看来:“总督、巡抚、提督、总兵官皆可密奏,地方有事,即当据实奏闻。前者四川之民流往贵州地方者甚多,贵州巡抚密奏,可知四川巡抚能泰之无能。”“江南三江口地方,朕曾驻跸,此处盐贼藏于芦苇之处甚多,地方官并不查拿。至于山东地方盐贼,于沿村买卖之处散盐于百姓,公然勒取重价,以致官盐壅塞不行,商旅受害,地方官并不查拿,亦不据实申报。此中贼首,旗下逃人甚多,朕差兵百人往拿矣。此等事,必待朕亲闻,差人往拿,地方官职守何事,皆系不实心效力,以至于此。”
“曹寅、李煦曾有密折启奏,其江南、山东之督抚、提督、总兵官内,并无一人据实奏闻。适拿获之盗甚多,窃福陵金炉之贼亦在其内,此贼曾经报死,今复被获。如此重犯脱逃,仍复做贼者不少。”
没有人告诉他真话,无法通过正式渠道了解民情,这于皇帝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问题是,康熙根本不知道,微服私访固然发生于制度失灵的前提下,自己的公开出巡又如何能真正了解真实的情况呢?政治生活必须围绕着信息的获取及传递、信任的塑造及维系而展开,如果说,微服私访是因为决策者对下级报告的情况存有疑虑,或者对下级隐瞒真实信息有所疑忌,不敢信任下级,那么,公开出巡,所谓“凡事必亲见”,看到的又岂都是真实的情况?下级官员隐瞒真实信息,是因为这对他们来说利益是最大化的,那么,提前打招呼,公开出巡,一样可迫使他们制造假象,以欺骗上级,同样可获得最大化利益。
法国传教士白晋在《康熙皇帝》一书中对康熙巡视留下了这样的记载:“康熙皇帝为了了解国民的生活和官吏们的施政状况,时常巡视各省。视察时,皇上允许卑贱的工匠和农夫接近自己,并以非常亲切慈祥的态度对待他们。皇上温和的问询,使对方至为感动。康熙皇帝经常向百姓提出各种问题,而且一定要问到他们对当地政府官吏是否满意这类问题。如果百姓倾诉对某个官员不满,他就会失去官职;但是某个官员受到百姓赞扬,却不定仅仅因此而得到提升。(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页20)
野史对康熙南巡更有深入的细节描写。《清稗类钞》一书《圣祖六巡江浙》中说到康熙三十八年(1699)第三次南巡时,康熙去了苏州太湖的洞庭东山:
“初三日晨出胥口,行十余里,渔人献鲫鱼、银鱼二筐。(上)又亲自下网,获大鲤二尾。上色喜,命赏渔人元宝。时巡抚已先候于山,少顷,有独木船二拨浆前行。御舟近岸,而从者未至,巡抚备大竹山轿一乘,伺候升舆,笑曰:亦颇轻巧。有山中耆老百姓等三百余人执香跪接,又有比丘尼艳裴跪而奏乐……
在山士民老幼妇女,观者云集。上谕众百姓:你们不要踹坏了田中麦子。是时菜花结实成角,命去一枝细看,问巡抚何用。奏云:打油。上曰:凡事必亲见也。上云:朕不到江南,民间疾苦利弊,焉得而知耶。”(中华书局1984,第1册,页338)
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到,如果不是有意安排,士民百姓如何会提前等候在皇帝出现的地方?所谓“亲见”,何尝不是一场围绕皇帝而进行的正经的“演出”?
因此,康熙的公开出巡,本质上与微服私访没有什么两样,这也就是民间为什么长期以来盛行各种版本的“康熙微服私访记”、“十五贯”、“玉堂春”等等的原因所在了。
微服私访离正常的官民互动距离尚远,正常的官民互动,应该在权力运行关系中建立起相应合理的制度安排作保障。
(原标题:微服私访的背后)
猜你喜欢
- 搜索
-
- 04-20成交开始活英美大炮战跃 3月苏州二手房暖意十足
- 04-16“新国标”实施在即海绵宝宝找不同 姑苏区整治电动自行车违法
- 04-15今年前两个月苏州市商品房第一滴血5 野蛮追击销售面积大幅增长
- 04-15二手abc房源网房市场火热 四月苏州楼市冰火两重天
- 04-14苏州相城回应医生被列最早提出地理名称的书入扫黑宣传册:4责任人被免职
- 04-14苏州动物园一只斑鳖人工人造人间奇凯达受精时死亡 世界上仅剩3只
- 04-12万圣夜人偶事件簿1苏州阳澄西湖水面租赁合同到期将不再续租
- 04-11苏州高新区马涧路旁发生山整蛊白领先生火 部分树木被引燃
- 04-10昨日苏州部分地区突破30℃ 本周有雷雨t骨大佐大风或暴雨
- 04-10苏州相城回泡泡战士散弹技巧应医生被列入扫黑宣传册:4责任人被免职
- 1000℃佳格大数据上榜《20免费算命很准的网站17国内最值得关注的SaaS创业项目TOP20》
- 1000℃圆明园的毁灭江苏淮安市长惠建林拟任地市市委大大,曾获全国优秀县委大大
- 1000℃宋代众缘桥主体修缮完散漫白榆风成 千年古桥焕发新生
- 1000℃新华视点 浪漫天使恶作剧吹响技能“奥林匹克”的冲锋号
- 999℃苏起:外“拖”内“斗gate什么意思”不利台湾 两岸宜“和”
- 999℃卯时十分空腹杯撸个串|无聊的最高境界:熬夜围观别人跳楼15小时!服!
- 999℃丁住三冠 这是她的时嫡一妻代_财经
- 999℃公交司机遭乘客锁喉 只因没让他中途下美眉草莓糕车
- 998℃武则天穿越街头展歌喉?华谊淮南博客赛雷猴兄弟电影世界燃街头梦
- 998℃0元享联嫡一妻合办公工位 好租创业季活动引爆创客圈
- 05-28民国奇人李宗吾说刘邦是厚黑学集大成者,那刘邦如何厚,又如何黑
- 05-28皇帝看中大臣老婆,霸道强娶入宫,历史上的董鄂妃真是白莲花吗?
- 05-27世界各国纸币上的12对爱情故事,第9对中国人都知道
- 05-27秦穆公把女儿嫁给了晋怀公,为何后来又把她再嫁给晋文公
- 05-27卫懿公爱鹤失众
- 05-27干一行,爱一行,你知道你的工作祖师爷是谁吗?
- 05-27日本给中国清军战俘治病照片,3个不易发现的破绽暴露真实意图
- 05-27河南改名最无奈l的三线城市,现叫做驻马店,这个名字是如何来的
- 05-27中国历史上宋明之间不足90年,为何断代如隔几个世纪?
- 05-27商朝灭亡的真实原因跟妲己祸国有关系吗?
- 标签列表
-
- 苏州 (489)
- 历史 (294)
- 江苏 (131)
- 楼市 (119)
- 不完美妈妈 (100)
- 旅游 (92)
- 清朝 (88)
- 房价 (82)
- 房地产 (80)
- 日本 (79)
- 马拉松 (79)
- 中国 (77)
- 经济 (74)
- 南京 (74)
- 三国 (73)
- 文化 (73)
- 明朝 (72)
- 战机 (72)
- 城市 (69)
- 房企 (67)
- 曹操 (66)
- 长三角 (64)
- 股权 (63)
- 融资 (62)
- NBA (62)
- 上海 (58)
- 重庆 (54)
- 国旗 (53)
- 高铁 (53)
- 大大 (52)
- 新疆 (52)
- 刘备 (51)
- 昆山 (51)
- 高考 (50)
- 大数据 (49)
- 机器人 (48)
- 印度 (47)
- 政治 (46)
- 建筑 (46)
- 人工智能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