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大闸蟹第七女巫今年或减产320万斤

网络整理 2017-03-07 本地信息
(原标题:大闸蟹今年或减产320万斤)

  阳澄湖围网养殖面积仅剩1.6万亩,而面积最大时曾有14.2万亩  家住相城区的陈东家里几代都是蟹农,大学毕业后,陈东继承家业,开始“在蟹壳里做道场”。蟹苗刚投放完,陈东却开始为今年的产量犯愁。因为从今年起,他家原本的20亩围网养殖水域被减到了10亩。“湖边养蟹的,大家养殖面积全部减半,产量肯定下降,所以大家都在愁。”  养殖水域的“缩水”,蟹农们并不陌生。历史上,阳澄湖的围网面积经历过两次瘦身,从14.2万亩压缩至了3.2万亩。2016年初,苏州市出台《苏州市阳澄湖生态优化行动实施方案》,计划三年投资近45亿元(人民币,下同),以进一步保障饮用水安全。阳澄湖被明确定位为饮用水源地,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当年底湖区的围网养殖面积将再砍一半变成1.6万亩。  对于政府的要求,陈东和其他蟹农都很配合,“毕竟是为了保障饮水安全,大家都理解。”但令他不能释怀的是,目前政府没有公开过一份关于阳澄湖水域养殖承载力的数据资料。“我们养蟹的饲料都是用天然食料,对湖水到底有多少污染?至今没有一个详细的说法。围网面积减少,产量下降养殖成本也跟着上升,长期的损失补偿款弥补不了。”  陈东介绍,湖养蟹通常亩产在200斤左右,每斤差不多150元。围网养殖面积减少1.6万亩,相当于阳澄湖大闸蟹减产320万斤,蟹农们的收益将减少4.8亿元。  对此,渔政部门也坦承,“因为水域面积大,包括水体自净、上游水质等问题在内,目前确实没有对阳澄湖的养殖承载能力进行完整调研。”下一步渔政部门将与相关部门、专家共同起草一个阳澄湖网围养殖的标准,“还是要通过制定标准来进一步规范围网养殖。”  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一位负责宣传的工作人员透露,目前协会正在与渔政部门和渔业专家协商,希望通过改进品种和养殖技术等手段,把产量降低的影响减到最低。上月底,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中心刚与阳澄湖镇政府等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制定阳澄湖大闸蟹生态养殖技术地方标准,并开展大闸蟹新品种选育等工作。    □钟升

(原标题:大闸蟹今年或减产320万斤)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