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大学本科毕业,原本铁了心留在北京的小鲁,现在不打算当“北漂”了。
“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有很多落户优惠政策。”小鲁说,“我投了几份成都和杭州的工作。毕竟和首都相比,那里的工作和生活压力都要小一些。”
“逃离北上广”再引热议,源于多地落户政策的密集出台。其中,武汉、长沙、成都、济南等多个省会城市或重点城市,向高校毕业生等人才伸出橄榄枝。“租房就可落户”“先就业再落户”“发放购房补贴”等政策频出,被形容为“抢人大战”。与此同时,积分落户等落户限制条件,亦出现在各地的户籍新政当中,渐成“标配”。
陕西大学生科技创业公司“第六镜”运营团队的成员在工作室合影。新华社发
二线城市放宽完善落户制度
记者梳理发现,在已经出台户籍新政的省会城市和重点城市中,均对落户设定了积分或限制条件。
例如,河南郑州在落户条件中明确,对参加城镇社会保险的年限要求不得超过2年;江西南昌则要求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满2年,并按规定参加城镇社保;福建厦门提出,进一步完善落户政策,按照国务院有关政策要求,建立积分落户制度;湖北武汉提出,在中心城区实行积分落户制度,但放宽开发区、新城区区域落户条件。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孙文凯说,各大城市密集出台户籍新政,是在中央户籍改革的大框架内进行的,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举措。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其中,城区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城市,要适度控制落户规模和节奏,可以对合法稳定就业的范围等作出较严格的规定,也可结合本地实际,建立积分落户制度;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则要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
2016年,《关于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则提出,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以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连续居住年限等为主要依据,区分城市的主城区、郊区、新区等区域,分类制定落户政策,重点解决符合条件的普通劳动者落户问题。
专家指出,特大城市设置落户门槛,是为了解决公共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通过积分等条件加以控制,以使城市有序发展,实现转型。
北京师范大学的两名毕业生在毕业背板前合影。新华社发
吸引专业人才优惠政策频出
相对于针对一般人群的落户门槛,各大城市对于高校毕业生可谓是“大门常打开”。为了吸引专业人才落户,各地争相“放大招”。
江苏南京提出,高校毕业生可直接申请落户;湖北武汉规定,毕业3年内无需买房即可申请落户;山东济南则全面放开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落户限制;四川成都可以凭毕业证落户;湖南长沙推行“先落户后就业”。
对于住房等“痛点”,这些城市也纷纷推出“大礼包”。有的只要租房即可落户,有的还为毕业生提供租房、购房补贴。
武汉将建设3605套大学生人才公寓,面向毕业3年内留在武汉创业就业的无房大学生,最长租期可达3年;南京规定,符合相关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申请30平方米左右的公租房或600至1000元的租赁补贴;长沙对到当地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两年内发放租房和生活补贴,最高每年可达1.5万元,博士、硕士毕业生首次购房,可获得3万元至6万元的购房补贴。
对于高端人才,各地同样不吝资金支持。厦门对一流顶尖团队给予1000万元至1亿元资助;长沙未来5年将投入百亿以上资金,吸引储备100万人才;到杭州工作的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和归国留学人员,有机会获得一次性生活补贴2万至3万元。
专家认为,一些地方限制一般人口增长,但是仍会大力引进专业人才,以谋求产业发展,增强经济活力。
孙文凯说,省会城市及重要中心城市“抢人才”,其实是在控制人口规模的前提下,增加了某方面的权重,使得专业人才更容易落户。
户口并非万能尚需综合施策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35%,比上年末提高1.25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1.2%,比上年末提高1.3个百分点。全国农民工总量28171万人,比上年增长1.5%。其中,外出农民工16934万人,增长0.3%。
按照有关规划,2020年要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各地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比2013年缩小2个百分点以上。
孙文凯说,从一系列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目前的城镇化率与中等发达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国际经验显示,这一阶段人口仍将持续向大城市流入。因此,小城市放开、大城市控制的户口迁移政策,仍要维持相当长的时间。
尽管敞开怀抱招纳英才,但各大城市的人才流入却有些冷热不均。新政实施后,有的城市“门庭若市”,有的城市却“门可罗雀”。
对此,孙文凯表示,户口不能“包治百病”,只是“锦上添花”。如果没有优良的经济条件,户口的吸引力就大大降低了。尤其是对于中西部城市而言,同样的政策,与沿海城市相比,集聚效应就消了不少。
受访专家表示,下一步的户籍改革,不能避重就轻,要啃硬骨头。孙文凯认为,从户籍改革思路来说,一定要顺应经济规律,减少大城市的人口流入壁垒。为此,应增加人口流入地区的中央转移支付。
“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投靠型城镇化趋势会愈发明显。过去是农民工进城,未来老人、孩子也会一起进城,对应的城市公共财政支出压力也会增大。”孙文凯说,除此之外,统筹社会保障也同样重要。
此外,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与城市规划能力的不足关系密切。专家认为,要用合理的城市管理和规划,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负面问题。
一线城市收紧控制人口增量
来自猎聘网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人才净流入率最高的城市中,杭州、深圳、武汉、西安、苏州名列前五。北京、上海、广州虽名列前十,但人才流入率已低于很多二线城市。
有学者指出,人才从特大城市流向二线、三线城市,可以优化国家人才配置,促进中、小城市更好地发展。
房价高企、落户不易,种种因素导致北京等一线城市的人才流入率放缓。今年,对于高校非京籍生源毕业生,北京依然实施户口指标“总量封顶”,且将继续大幅缩减。此前,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就业报告已显示,2016年,两校毕业生的留京率就已跌破50%。
孙文凯认为,北京给户口指标设限,是希望通过控制“国有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国有部门的户口指标数量,来限制人口增量。但是从实施情况来看,虽然对于调整人口规模有一定影响,但对人口总量的影响不大。
“决定人口总量的关键因素还是经济规律。”孙文凯说,户口作为一项公共福利,更多地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至于能不能就业、能挣多少钱,户籍政策的影响不大。
孙文凯指出,虽然对限制人口增长作用不大,但是户籍政策对于人口结构调整还是有一定影响。专业人才会因户口留在北京;农民工等群体,即便没有户口,可能也不会离开;而中间层的人才,到二线城市能够拿到户口,生活压力也小,就会离开北京。
专家认为,长此以往,北京等中国一线城市可能会和欧美大城市一样,出现中间层人才不足的现象。
孙文凯说,这一现象是随着市场规律自发形成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现有的户口制度和户籍改革思路,也加剧了人才分层的过程。他建议,应根据情况适时、适当调整相关政策。(记者刘峣)
(原标题:积分落户“抢人”有招二线城市竞发户籍“邀请函”)
猜你喜欢
- 搜索
-
- 04-20成交开始活英美大炮战跃 3月苏州二手房暖意十足
- 04-16“新国标”实施在即海绵宝宝找不同 姑苏区整治电动自行车违法
- 04-15今年前两个月苏州市商品房第一滴血5 野蛮追击销售面积大幅增长
- 04-15二手abc房源网房市场火热 四月苏州楼市冰火两重天
- 04-14苏州相城回应医生被列最早提出地理名称的书入扫黑宣传册:4责任人被免职
- 04-14苏州动物园一只斑鳖人工人造人间奇凯达受精时死亡 世界上仅剩3只
- 04-12万圣夜人偶事件簿1苏州阳澄西湖水面租赁合同到期将不再续租
- 04-11苏州高新区马涧路旁发生山整蛊白领先生火 部分树木被引燃
- 04-10昨日苏州部分地区突破30℃ 本周有雷雨t骨大佐大风或暴雨
- 04-10苏州相城回泡泡战士散弹技巧应医生被列入扫黑宣传册:4责任人被免职
- 1000℃佳格大数据上榜《20免费算命很准的网站17国内最值得关注的SaaS创业项目TOP20》
- 1000℃圆明园的毁灭江苏淮安市长惠建林拟任地市市委大大,曾获全国优秀县委大大
- 1000℃宋代众缘桥主体修缮完散漫白榆风成 千年古桥焕发新生
- 1000℃新华视点 浪漫天使恶作剧吹响技能“奥林匹克”的冲锋号
- 999℃苏起:外“拖”内“斗gate什么意思”不利台湾 两岸宜“和”
- 999℃卯时十分空腹杯撸个串|无聊的最高境界:熬夜围观别人跳楼15小时!服!
- 999℃丁住三冠 这是她的时嫡一妻代_财经
- 999℃公交司机遭乘客锁喉 只因没让他中途下美眉草莓糕车
- 998℃武则天穿越街头展歌喉?华谊淮南博客赛雷猴兄弟电影世界燃街头梦
- 998℃0元享联嫡一妻合办公工位 好租创业季活动引爆创客圈
- 05-28民国奇人李宗吾说刘邦是厚黑学集大成者,那刘邦如何厚,又如何黑
- 05-28皇帝看中大臣老婆,霸道强娶入宫,历史上的董鄂妃真是白莲花吗?
- 05-27世界各国纸币上的12对爱情故事,第9对中国人都知道
- 05-27秦穆公把女儿嫁给了晋怀公,为何后来又把她再嫁给晋文公
- 05-27卫懿公爱鹤失众
- 05-27干一行,爱一行,你知道你的工作祖师爷是谁吗?
- 05-27日本给中国清军战俘治病照片,3个不易发现的破绽暴露真实意图
- 05-27河南改名最无奈l的三线城市,现叫做驻马店,这个名字是如何来的
- 05-27中国历史上宋明之间不足90年,为何断代如隔几个世纪?
- 05-27商朝灭亡的真实原因跟妲己祸国有关系吗?
- 标签列表
-
- 苏州 (489)
- 历史 (294)
- 江苏 (131)
- 楼市 (119)
- 不完美妈妈 (100)
- 旅游 (92)
- 清朝 (88)
- 房价 (82)
- 房地产 (80)
- 日本 (79)
- 马拉松 (79)
- 中国 (77)
- 经济 (74)
- 南京 (74)
- 三国 (73)
- 文化 (73)
- 明朝 (72)
- 战机 (72)
- 城市 (69)
- 房企 (67)
- 曹操 (66)
- 长三角 (64)
- 股权 (63)
- 融资 (62)
- NBA (62)
- 上海 (58)
- 重庆 (54)
- 国旗 (53)
- 高铁 (53)
- 大大 (52)
- 新疆 (52)
- 刘备 (51)
- 昆山 (51)
- 高考 (50)
- 大数据 (49)
- 机器人 (48)
- 印度 (47)
- 政治 (46)
- 建筑 (46)
- 人工智能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