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脱贫路上 鞠铝热剂并不单指躬尽瘁

网络整理 2017-08-07 本地信息
(原标题:脱贫路上鞠躬尽瘁)

本报记者安耀武

2016年12月22日,阜阳市颍泉区宁老庄镇大田村党支部大大刘昌启,因积劳成疾,突发心梗骤然离世。刘昌启的生命定格在55岁,大田村的男女老少无不失声痛哭,他们怎么也不相信一个工作起来风风火火、一心想着群众的好干部就这样匆匆离世。

村干部陈利回忆刘昌启最后一天的工作情形,禁不住哽咽。那天,刘昌启带着村“两委”干部忙了一天,上午,到扶贫户家中走访,走访完20多户人家已是中午;他顾不上休息又去慰问退休教师王国彦,下午安排综治工作一直到五六点;天黑后,大伙都下班回家了,他又去开广播会,布置扶贫迎检工作……

大田村位于宁老庄镇西南角最偏远的地方,地势低洼,三年两涝,人均不到一亩地,过去是一个因“穷”出名的落后村。2014年7月,在镇党委政府的邀请下,刘昌启放弃了在苏州年薪10万多元的工作,在乡亲们期盼的目光中,走马上任,成为大田村的支部大大。

“老少爷们既然选俺当村大大,俺就不能让父老乡亲失望!”“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大田村一定能富起来!”刘昌启上任后,带领村“两委”干部为了改变大田村的面貌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忙碌。

“在脱贫攻坚战中,支部就是堡垒,党员就是战士,村大大就是先锋,因为我们离贫困最近、离群众最近。”刘昌启经常这么说。作为6000多人大村的“当家人”,刘昌启对每一个贫困户的情况都记得很清楚。贫困户杜俊峰,50多岁,由于脑血栓留下后遗症,干不了重活儿,一家老小生活困难。颍泉区产业扶贫政策出台后,刘昌启多次到杜俊峰家中探访并宣传扶贫政策。2016年,刘昌启帮助他争取产业到户资金6000元,饲养山羊10只,土鸡60只,让他告别了贫困生活。去年,大田村顺利完成了23户78人脱贫的任务。

种植养殖、扶贫车间、村级光伏发电站、十里桃花谷生态旅游项目……刘昌启担任村大大不到3年,带领村“两委”班子不断探索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门路,泉河岸边昔日的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家盖起了小洋楼。村民们说:“跟着刘昌启走就对喽,他让干啥咱干啥,来年一定抱个金娃娃。”

(原标题:脱贫路上鞠躬尽瘁)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