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图文tali regal:水乡寻梦

网络整理 2017-08-01 本地信息
(原标题:图文:水乡寻梦)

楚天都市报讯□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二(9)班李成蹊“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儿时读杜荀鹤的这首诗,就对苏州有着无穷的向往。暑假得闲游苏州,我直奔寒山寺。然而,在烟雾缭绕的大雄宝殿中,我心中升起一种失落感。游人如织,喧闹异常,哪里有江枫渔火?哪里有月落乌啼?在工作人员“10元敲钟三次”的吆喝声中,我逃离了。既然无法领略“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境,何不去寻觅城中小桥流水呢?和酒店一河之隔,就是苏州有名的平江路。这条傍河小路全长不过1606米,却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条街巷。河道两旁多是上了年纪的老房子,白墙青瓦,木栅花窗。外墙斑驳,剥落处又攀生出许多的藤萝蔓草,随风摇曳,妙曼灵动。房屋与楼阁、小桥、花木之间彼此借景掩映,始终如画。河道窄处两岸伸手可及,宽处可容一船周转裕如。河道内,不时有小船吱呀划过,应客人之邀,船妇唱起小曲,吴侬软语,别有韵味。与平江路垂直相接的,是诸多狭小的街巷,看不清容貌,只有悬挂的灯笼逶迤着,把人的思绪带进流逝的岁月。突然,叮叮咚咚的琵琶声从嘈杂的叫卖声中传入耳中,循声寻觅,一家名为荷言旗袍的店里,一女子怀抱琵琶,旁若无人地弹奏,在她身后,不少顾客在挑选各式旗袍。心中似有顿悟,这难道不是苏州生活的另一面么?史料记载,晚清近代有不少名士寓居在这些窄巷深宅之中,只是旧时王谢堂,已作百姓家。如今,只有这些窗棂木梁、潺潺流水、形容难辨的石墩,讲述着苏州当年的风华。这些陈迹,如今都成为旅游者追逐的目标。人们一边追逐现代生活的繁华,一边追寻岁月沉淀下来的陈迹,这些陈迹,慢慢变成一个梦境,如同被信男善女喧哗声淹没的夜半钟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这些历史随意的洒落,都是生命中曾经的残留。我不知道,真的到了陈迹也寻不到的那一天,我们还有什么梦可以去追寻。点评:文字简洁、清新,前后照应,给人一种曲径通幽,柳暗花明之感。指导教师张灿军

(原标题:图文:水乡寻梦)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