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树标杆!中新吉林食品区多管齐下打造食品安全典范坐中泣下谁最多园区

网络整理 2017-06-30 本地信息
(原标题:树标杆!中新吉林食品区多管齐下打造食品安全典范园区)

6月29日,作为中国和新加坡在农业和农产品(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战略合作项目,中新吉林食品区(简称食品区)以“给你一个舞台秀出你的食彩”为主题,隆重亮相2017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创新技术展览会。食品区企业协会携金牛牧业、明兴农产品等12家食品区入区企业随同参展。

中新吉林食品区国际水准的软硬件投资设施和环境,特别是食品区特有的对接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的”中新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和基于snsos国产操作系统搭建的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吸引了与会嘉宾及媒体的多方关注,食品区的食安体系、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投资环境,品牌产品等成为询问最多的问题。

29日下午,中新吉林食品区食药监局局长刘伟华,中新吉林食品区开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叶雄文在展区接受媒体专访,表达了中新吉林食品区将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利用对接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的软硬件条件,协同各方优势资源,为全球的消费者提供更安全食品的愿望。

刘伟华局长说:中新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是中新吉林食品区为实现食品区的发展目标和愿景,在借鉴新加坡食品行业监管的先进经验和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并根据食品区独特的发展要求,针对区内食品生产、加工、经营等活动和食品企业而推行的重要的综合监管制度。应用中新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中新吉林食品区食药监局会为企业提供可溯源综合监管平台企业端、必要的检验检测服务,提供宣传推介平台,帮助企业疏通拓宽内外销渠道,通过验收即可使用吉林中新食品区相关标识(文字),还可以享受食品质量安全保险(PICC)等多种服务。

“中新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既是理论创新,也是制度改进和科技应用。它的成功必将在食品安全的实践中得以体现,它本身蕴含的先进性和可操作性以及系统性必将对食物链前端农业发展起到巨大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使食品安全健康的目标在全产业链中得以完美实现。

食品区食药监局局长刘伟华先生表示,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是中新两国在食品安全领域开展合作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是食品区的精髓和灵魂,也是食品区在同类园区中脱颖而出的亮点。这是一项史无前例的探索,在两国政府的关注和推动以及多方的努力下,目前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内容已经得到新方的高度认可,进入实施推广阶段,这一体系的应用将强力推动食品区建设国际级的安全食品生产基地,助力食品区开展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

中新吉林食品区开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叶雄文先生谈到,中新吉林食品区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中新两国,尤其是新加坡与吉林省市政府近几年的密切合作。作为全球食品安全信誉最高的国家之一,新加坡不仅是食品区的重要市场,也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园区生产的“光合北纬43香”大米已于2015年年底成功进入新加坡市场,受到新加坡消费者的青睐。这款大米严格按照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规范的验证,显示了食品区在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方面的实力和决心。未来园区所生产的高品质产品将按计划陆续推向新加坡和中国市场。继光合北纬43香大米之后,食品区生产的黄小米、白小米、木耳、芦笋等特色产品有望在今年进入新加坡市场,形成吉林市产品的集群化规模出口效应。食品区同时响应大大大大号召,未来计划向本土市场提供按照国际标准生产的高品质农产品与食品。

未来,中新吉林食品区将重点发展肉制品、乳制品、粮食精深加工食品、保健食品、婴幼儿食品、食品添加剂等食品产业,发展长白山药材提取、中成药制剂等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此外还将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开发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房地产等配套设施。在完善自身建设的同时,中新吉林食品区正积极通过食安展等专业渠道向食品加工商、进出口商、经销商及消费者等推介园区,吸引投资和更多的合作伙伴入驻。根据入区企业的不同情况,可以相应的享受到激励、奖励政策;同时也有机会享受到投资补助、贷款贴息、事后奖补、股权投资等专项资金扶持。符合标准顺利入区的企业,未来在产品出口方面更可以获得绿色通道、海关定制化服务等诸多便利。

据了解,在中国目前有四个中国和新加坡政府间的合作项目,中新苏州工业园、中新天津生态城、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还有一个就是“中国—新加坡吉林食品区”。

中新吉林食品区位于吉林省吉林市,不仅是中国和新加坡在农业和农产品(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战略合作项目,也是“长吉图开发开放战略”的重要节点,吉林省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与“一带一路”战略特色镇。食品区由星桥集团(星桥腾飞集团旗下企业)与吉林市政府共同合资成立的中新吉林食品区开发管理有限公司(即“合资公司”)管理开发。早在2008年,中新两国大大已就合作建设中新食品区达成共识,2015年国家大大大大访问新加坡期间,两国联合声明中也明确提出继续办好食品区,推进农业及食品安全交流与合作。食品区旨在打造一个食品质量和安全领域国际合作的示范区。充分借鉴新加坡及国际上在食品质量安全和园区建设方面先进的发展理念、技术手段和管理经验,以建成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为基础,以食品质量和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为核心,通过中新合作,最终在长春市和吉林市之间建设一座现代化生态宜居的健康食品产业新城。

截止到目前,园区已累计投入资金50亿元,总面积12平方公里的新城起步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已完成。5万平米标准化厂房和2万平米总部大厦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19亿元的长吉南线吉林市至食品区段将于今年10月份正式通车。园区的招商引资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新加坡吉宝集团、新加坡新翔集团、泰国正大集团、海王集团、广泽乳业等近40个国内外知名企业已进驻食品区,总投资150亿元左右。

中新吉林食品区还是全国第一个内陆地区县级无疫区,也是新加坡农粮兽医局认可的中国唯一一个无疫区。园区充分借鉴新加坡在食品安全方面先进的管理经验与技术,建设了全产业链监管体系——“中新吉林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探索在食品区进行从“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各环节综合监管的体制。这一体系包括食品安全标准系统,食品安全监管系统,食品安全法规、技术系统以及食品安全人才服务系统,旨在通过法律、行政、经济和科技等一系列手段,实行准入监管,融入GAP与HACCP等国际规范,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配合强化执法,对园区内的产品和企业实行全程监管,对产品实现全程可追溯管理,提高园区内食品安全水平,建立高起点、严要求的安全食品区典范。

以无疫区建设为基础,以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为核心,中新吉林食品区发展建设目前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年以来,中新吉林食品区迎来诸多大项目。由正大集团投资的百万头生猪深加工产业化项目一期工程今年4月也在中新吉林食品区正式启动。该项目计划分两期建设完成,其中一期工程占地150公顷,包括33座农场及配套设施,将采取生物隔离措施和全方位安全养殖及加工办法,以确保猪肉产品的品质安全。一期项目总投资额是12亿人民币,预计于2021年建成,完成后年出产30万头生猪,其中10万头可出口到新加坡。吉林食品区的“黄金奶源带”地理优势,以及高标准硬件条件,吸引了广泽集团入驻。食品区将整合多方资源,尤其是新加坡资源,协助广泽集团建设世界一流的厂房,双方将投资6.4亿元打造中国,乃至国际级的“奶酪小镇”以及奶酪第一品牌。项目2017年4月份已经开工建设。除此之外,年产3万吨金针菇项目、年产5万吨调味品项目、年产2万吨秸秆纤维环保餐饮具项目等也陆续开工。这些项目的启动将助推食品区进入高速发展期。

(原标题:树标杆!中新吉林食品区多管齐下打造食品安全典范园区)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