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我们电科大的毕业生以前被人戏称一简没——一个班毕业的毕业生带着简历到北上广,没有一个回来的。” 电子科技大学校党委副大大申小蓉说,近年来,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该校本科、研究生留在成都和重庆工作的比例达40%左右,且仍有提高趋势。 坚守“北上广”还是逃离“北上广”,多年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也令很多大学生纠结。不过,近两年,大学毕业生的“一线城市情结”明显松动,越来越多的人将“新一线”城市作为就业首选。由于中国均衡化发展的红利正向这些新崛起的城市倾斜,就业地点多元化的选择已形成明显趋势。
“新一线”城市彰显巨大吸引力
智联招聘日前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2017届应届毕业生签约新一线城市的比例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城持平。此外,这些毕业生中希望到“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达到37.5%,高于希望到一线城市就业的29.9%。 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制作的2017年一季度人才净流入排名TOP10城市榜上,杭州排名最高,人才净流入率达11.78%,武汉以6.79%排名第三。成都则排名第七位,高出北京0.5%,仅比上海低0.02%。 “前两年公司招人,外地大学生也就零星几个,高端的更少。”总部设在重庆高新区的聚土网分管总监黄祖舸说,“但去年10月招人的时候,来应聘面试的有北上广深各地高校的硕士、博士,挤了满满一走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所谓“新一线”城市就是一些媒体眼中城市经济体里的“发展新秀”,是相对于北上广深四座“老牌”一线城市而言的。“新一线”具体包括哪些城市并没有统一说法,但普遍认为杭州、武汉、成都、重庆、苏州等城市名列其中。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认为,“新一线”城市对毕业生的强大“吸引力”,与这些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态势直接相关。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目前GDP达万亿元规模的城市有10个,除北上广深之外,重庆、成都、武汉、苏州、杭州等城市都在其列。 成都近年来的发展势头有目共睹。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陈涛称,从2016年全国省会城市GDP增速统计来看,成都仅次广州位居第二。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278家入驻成都。据四川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16年,成都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098家,高新技术总产值8387亿元。 在国内大城市中,杭州是屈指可数的连续六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城市,第三产业占比已达到61.1%。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今年4月发布的报告指出,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杭州居全国首位。根据智联招聘最新调研报告显示,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目的地中,杭州排名前五位。
“抢人”竞争白热化,户籍管理、创业环境和人情是核心
值得注意的是,人才流动所形成的新趋势,并非仅仅缘于一线城市的人口政策收缩与资源承载力不足,“新一线”城市对大学毕业生的争夺竞争日趋白热化,核心“套路”包括: ——松绑户籍限制。 “对我而言,毕业后能在大城市落户、买房就是最实在的。”家在贵州的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本科应届生吴潼说。他毕业选择留重庆发展,已与电子科技领域一家顶尖公司签约。 城市户籍仍意味着资源与福利。目前,一线城市的户籍政策普遍收紧,北京2017年将继续削减近半大学生留京户籍指标。相形之下,成都、武汉、重庆等城市则纷纷出台针对大学生的宽松户籍政策。 成都允许外地高校毕业生在创业地办理落户手续。武汉的“百万大学生留汉计划”规定:毕业三年内的普通高校大学生,凭毕业证即可申请登记为武汉常住户口;超过三年的,符合简单条件也可申请。 ——通过优惠和扶持政策营造优越创业环境。 四川美术学院的布志国是河北邯郸人,他毕业后选择留在重庆任教,并成立了漫达文化公司。在川美大学生文化创意微型企业园中,他以每月不到千元的成本取得了经营空间,校方对大学生创业的多项补贴,让他找到了优秀的合作伙伴。再加上当地税收的优惠政策,短短两三年间公司就站稳了脚跟。 通过优惠政策营造优越创业环境,吸引优秀人才,是很多“新一线”城市地方政府和高校的普遍做法。 据重庆市就业服务管理局的数据,2015年以来,重庆市累计资助创业项目595个,发放资助金1665万元。减免担保费3000余万元;成都市将创业培训补贴、创业实体补贴、孵化创业项目补贴和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对象,都扩大到所有在校大学生;武汉的“创谷”,则是由政府拿出最优质的城市土地等资源,交给创新创业者经营使用。 ——发掘校友资源吸引人才。 “一个同学眼尖,说那不是雷军吗?然后大家就呼啦啦都围上去了,特别兴奋。”武汉市招才局招才引智工作部部长王凤,描绘了小米公司董事长兼CEO雷军回到母校武汉大学时的情景。 雷军是武汉市“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的首批“招才顾问”。“目的就是让大咖校友成为武汉的名片,引来更多人才。”王凤说。据悉,为了在城市之间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武汉大力发掘“高校之城”的校友资源,用青春回忆与“大咖校友”的魅力,大打感情牌。 留在成都创业的电子科大毕业生罗敏表示:“大多数电子科大的创业者,初期都受惠于学校的各项支持。而且同学们经历了校园文化的熏陶,往往有共同的价值观,更容易沟通,所以公司用人更青睐校友”。 “大学生用脚为宜居宜业的城市投票,哪里有发展的希望就去哪里。”中国人民大学法治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旭教授说。
“新一线”浪潮将影响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分布格局
多名专家认为,毕业生进军“新一线”的浪潮,将直接对我国人才分布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大学毕业生到“新一线”城市就业,将有力加速这些城市转型升级。按《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重庆定位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航运中心,跨境电商、云计算等高端服务业正在两江新区蒸蒸日上。武汉则启动建设长江新城,规划建设国家科学中心、武汉超算中心,以及创建国家级医学中心、国家健康示范城市。 “毫无疑问,优质人力资源将为这些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至关重要的动能。”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经济学家刘元春教授说。 其次,大学毕业生将是未来“新一线”城市保持活力和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武汉、成都等多地人社部门负责人均不乏忧虑地说,目前,当地人口老龄化趋势已明显加速,放眼城市未来的发展,健康、优质、平衡的人口结构至关重要。 此外,更多大学毕业生选择“新一线”城市,将有助于改善长期以来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据猎聘大数据研究院报告显示,2017年一季度,北京人才需求以26.11%的占比排名第一。专家指出,北京在人才需求上的“大比分”胜出,意味着大城市的虹吸效应仍然突出。 刘元春认为,大学毕业生进军“新一线”,使各个城市之间的发展更趋平衡和互补,“在家门口就业”成为新趋势。 重庆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局长李为民说,2016年全市高校毕业生20.75万人,其中有60%以上选择在重庆就业。市外高校就读的重庆籍大学生,则有30%选择回渝就业。数量与比例都呈现上升态势。 刘元春说,一线城市垄断全国大部分优质工作岗位与发展机会的格局,正发生深刻改变。苏海南认为,“新一线”城市的崛起产生大量就业机会和创业空间,“今后,年轻人在个人发展与背井离乡之间艰难选择的纠结,将越来越少。”
据新华社
(原标题:“新一线”城市抢人竞争白热化)
猜你喜欢
- 搜索
-
- 04-20成交开始活英美大炮战跃 3月苏州二手房暖意十足
- 04-16“新国标”实施在即海绵宝宝找不同 姑苏区整治电动自行车违法
- 04-15今年前两个月苏州市商品房第一滴血5 野蛮追击销售面积大幅增长
- 04-15二手abc房源网房市场火热 四月苏州楼市冰火两重天
- 04-14苏州相城回应医生被列最早提出地理名称的书入扫黑宣传册:4责任人被免职
- 04-14苏州动物园一只斑鳖人工人造人间奇凯达受精时死亡 世界上仅剩3只
- 04-12万圣夜人偶事件簿1苏州阳澄西湖水面租赁合同到期将不再续租
- 04-11苏州高新区马涧路旁发生山整蛊白领先生火 部分树木被引燃
- 04-10昨日苏州部分地区突破30℃ 本周有雷雨t骨大佐大风或暴雨
- 04-10苏州相城回泡泡战士散弹技巧应医生被列入扫黑宣传册:4责任人被免职
- 1000℃佳格大数据上榜《20免费算命很准的网站17国内最值得关注的SaaS创业项目TOP20》
- 1000℃圆明园的毁灭江苏淮安市长惠建林拟任地市市委大大,曾获全国优秀县委大大
- 1000℃宋代众缘桥主体修缮完散漫白榆风成 千年古桥焕发新生
- 1000℃新华视点 浪漫天使恶作剧吹响技能“奥林匹克”的冲锋号
- 999℃苏起:外“拖”内“斗gate什么意思”不利台湾 两岸宜“和”
- 999℃卯时十分空腹杯撸个串|无聊的最高境界:熬夜围观别人跳楼15小时!服!
- 999℃丁住三冠 这是她的时嫡一妻代_财经
- 999℃公交司机遭乘客锁喉 只因没让他中途下美眉草莓糕车
- 998℃武则天穿越街头展歌喉?华谊淮南博客赛雷猴兄弟电影世界燃街头梦
- 998℃0元享联嫡一妻合办公工位 好租创业季活动引爆创客圈
- 05-28民国奇人李宗吾说刘邦是厚黑学集大成者,那刘邦如何厚,又如何黑
- 05-28皇帝看中大臣老婆,霸道强娶入宫,历史上的董鄂妃真是白莲花吗?
- 05-27世界各国纸币上的12对爱情故事,第9对中国人都知道
- 05-27秦穆公把女儿嫁给了晋怀公,为何后来又把她再嫁给晋文公
- 05-27卫懿公爱鹤失众
- 05-27干一行,爱一行,你知道你的工作祖师爷是谁吗?
- 05-27日本给中国清军战俘治病照片,3个不易发现的破绽暴露真实意图
- 05-27河南改名最无奈l的三线城市,现叫做驻马店,这个名字是如何来的
- 05-27中国历史上宋明之间不足90年,为何断代如隔几个世纪?
- 05-27商朝灭亡的真实原因跟妲己祸国有关系吗?
- 标签列表
-
- 苏州 (489)
- 历史 (294)
- 江苏 (131)
- 楼市 (119)
- 不完美妈妈 (100)
- 旅游 (92)
- 清朝 (88)
- 房价 (82)
- 房地产 (80)
- 日本 (79)
- 马拉松 (79)
- 中国 (77)
- 经济 (74)
- 南京 (74)
- 三国 (73)
- 文化 (73)
- 明朝 (72)
- 战机 (72)
- 城市 (69)
- 房企 (67)
- 曹操 (66)
- 长三角 (64)
- 股权 (63)
- 融资 (62)
- NBA (62)
- 上海 (58)
- 重庆 (54)
- 国旗 (53)
- 高铁 (53)
- 大大 (52)
- 新疆 (52)
- 刘备 (51)
- 昆山 (51)
- 高考 (50)
- 大数据 (49)
- 机器人 (48)
- 印度 (47)
- 政治 (46)
- 建筑 (46)
- 人工智能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