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天津非遗百女性人际心理健德堂年事250项市级项(图)

网络整理 2017-06-17 本地信息
(原标题:天津非遗百年事250项市级项(图))

截至目前天津拥有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3项

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50项

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00多项

这些你知道吗

家谱县志都可做“证明”

苏州除名“传承不力者”

张娘娘传说用方言传承

日前,天津市政府正式公布了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和传统医药九大类,共计93项。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第四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呈现涵盖范围广、项目价值高、保护任务艰巨三大特点。古籍修复技艺、姜子牙的传说、天津木偶戏、联升斋刺绣、津派花丝镶嵌、达仁堂牛黄清心丸制作技艺、穆氏花毽、静海迷踪拳等以及天津快板、泥塑、面塑、工艺毛猴、桂顺斋京八件制作技艺以及煎饼馃子制作技艺等大众耳熟能详的传统技艺也在公布的项目名录中。随着名录的公布,“非遗”再次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什么有三家煎饼馃子技艺能够同时入选?怎样才能成为非遗?如何发现类似张娘娘传说及乌鸡门武术这些相对“冷门”项目?同一项目究竟可以有多少传承人?如果传承人去世,是否意味着某非遗项目的消失?非遗项目都享有知识产权吗……

大家一方面对非遗及非遗保护越来越有兴趣,一方面也在认识上存在不少误区。非遗和入选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和代表性传承人是有区别的,而且项目申报程序、代表性传承人权利义务等都有法可依。从广义上讲,人人都是传承人,都有申报非遗名录的资格。相关部门的工作者以及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希望能够有更多人参与到非遗项目中,让非遗项目更多地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做到活态传承,流传时间更长,范围更广。

“人人都可以是传承人”

天津人对于煎饼馃子有着特殊的情感,去年,和平区二嫂子煎饼馃子在入选区级非遗项目时就曾引发市民热议。在新公布的天津第四批市级非遗名录中,二嫂子、德禄斋、津老味共三家制作技艺入选。大家纷纷为煎饼馃子作为天津“第四绝”入选市级非遗名录欢呼雀跃,同时也有点纳闷:为什么有三家煎饼馃子技艺一同入选市级非遗呢?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三家都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申报程序规定的流程及条件,比如至少有百年历史、传承达三代以上等。按照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遗可以是表演艺术、手工艺,也包括了场所和实物。”三家煎饼馃子制作技艺的核心技术是有区别的,而且同一项目有多个申报地或多个代表性传承人也符合相关规定。京剧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当时同时通过申报的是天津、北京及上海等多省市。该工作人员说,2005年韩国申请“江陵端午祭”入选世界级非遗名录,“其实是符合公约规定的,但是,从情感上很难被中国人民接受。这也提醒我们,要注重非遗项目的实际操作。”

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申报非遗的项目要具备四大显著特征:1.世代相传,活态传承。“一些过去失传的技艺,通过后人恢复,当然也算非遗传承项目。”2.具备一定文化表现形式。3.具备活态流变性、稳定性。4.是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在本次的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毛猴制作工艺起源于北京,雪花龙须面传说是慈禧太后行至河南开封时当地名厨所献,乌鸡门也是由河南传入天津。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其实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追根溯源并非起源于天津,但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它们在天津落地生根并且和天津的本地文化相结合,已经具备了显著的地域性,还在天津进行了有效的“活态传承”。这样的项目在申报时,也会把落地天津之前的历史全部纳入项目的历史资料当中。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实施,其中规定:相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形式和内涵在两个以上地区均保持完整的,可以同时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天津市曲艺团拥有5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其中只有天津时调这一曲种为本地“诞生”的。演出科科长张晓琥告诉记者,京韵大鼓、相声、梅花大鼓和西河大鼓,它们的发源地在河北、北京甚至南方地区,但是天津是它们的“发祥地”,而且这些曲种已经极具天津特色,代表着天津地域文化,所以“归属”天津也是实至名归的:“尤其是京韵大鼓,我们申报的是骆派京韵的两位代表性传承人,因为骆派京韵大鼓完全是在天津诞生、发展起来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规定,国务院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他说,并不是所有“传统文化”都可以被视为非遗,《公约》和《非遗法》指出,某种文化现象或表现形式是不是某个民族或社区、群体及个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取决于他们自己是否认同。“缠足不能被认为是非遗,不仅因为它是已被抛弃、没有任何当代价值意义的历史旧习,也因为它是强加给持有者的,从来就没有得到持有者的真正认同。”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

名录制度是一种管理手段

非遗项目和入选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传承人和代表性传承人也是有区别的。

“非遗”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则是一个专有名词。只有入选了各级政府发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才能被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非遗法中所规定的名录制度,实际上是一种管理制度,各级名录的存在是为了帮助各级政府更好地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乌鸡门第四代传承人李国兴告诉记者,2012年时他才接触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当初申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并不摸门。“首先是不清楚相关的政策,我们掌握的许多资料也非常琐碎,幸亏河北区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帮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时,秉承的是自愿的原则,申报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社会团体。“很多群众不太了解相关的政策,基层的文化工作人员会引导和帮助他们进行申报。”

按照申报流程,首先要汇总材料,资料中包括项目的价值、传承人的历史资料、项目的渊源等等。资料汇总完成之后,由各区召开专家评审会,组织各级专家进行评审,评审之后进行公示。在搜集各方意见之后,各区要进行复审,复审通过才会形成名单,最后提交区政府批准公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其实很多材料可以作为证明,比如家谱、县志甚至碑文上的记载都可以,“比如我家的老照片都作为申报材料。”德禄斋煎饼馃子第三代传人王亚民介绍说。

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标准,主要由以下几条组成:一是要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二是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三是要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四是传承百年以上。以上四项条件缺一不可。非遗的保护是由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以及人民群众“合力而为”,一方面,不少入选名录的非遗项目是由各级非遗工作人员“普查”得来的,在整理资料、申报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代表性传承人也有意识地去整理挖掘自己的材料,静海迷踪拳的传承人张景岩,本身就毕业于天津师专(现天津师大)历史学系,他通过十几年的挖掘整理,不但理清了天津迷踪拳的脉络,而且研究天津武术沿革取得了不菲的学术成就。

“晋级”也是一个重新申报的过程

在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之前,成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一条必由之路,“晋级”过程远没有那么简单。“首先项目要纳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才有资格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而在申报过程中,所有的申报材料都要重新提交、审核。“看似晋级,实际上是一个重新审核的过程。”“区级”与“市级”的判定标准不尽相同,但项目本身的影响力非常重要。“其实区级和市级是一个管理措施,而且由于申报周期不固定,且具有流动性,所以各级之间并没有孰高孰低之分,其核心都是一样的,是对天津人民生活方式的一种体现。”

重在传承。天津曲艺团同时拥有9项市级非遗项目,张晓琥告诉记者,团里每年有上百场演出,同时频繁地进社区进校园以及参加外地各项展演活动,同时团里有自己的研习场所,还通过多媒体手段抢救性记录艺术家们的影像资料……以实际行动做到了活态传承。在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毛猴工艺第四代传承人任金生依然忙碌着。

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实际上是分开的。一般在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确定之后,才会进行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而代表性传承人也有独有的认定标准。纳入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性项目可以认定其代表性传承人,需要经过申报、评审、公示、批准等环节。

2009年,蓟州区一品烧饼和子火烧入选天津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第十四代传人蔚俊芝已收了不少弟子,此前,一品烧饼和子火烧的制作工艺一直是以家族传承的形式代代流传。“现在还是希望能以更广的形式传承下去。”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在成为代表性传承人之后,各级传承人需要履行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妥善保管相关资料,配合相关部门进行非遗调查,配合公益性宣传等义务。任金生表示,在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之后,他参加了许多公益活动,也把毛猴工艺介绍给了更多人。

(下转07版)

新报记者单炜炜邵毅

(原标题:天津非遗百年事250项市级项(图))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