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沈从文是如真武之狂何追到女神的?_财经

网络整理 2017-06-14 本地信息
(原标题:沈从文是如何追到女神的?)

由一开始狂热,变为了放手时的淡泊

从胡适家里出来,回到王华莲那里,自然是讨论了一番该如何写信措辞,来拒绝沈从文。这是七月八日晚上的事情。而七月九日,张兆和回到苏州,并将写好的绝情书信寄给了沈从文。同一日,沈从文从王华莲那里得到了张兆和的态度。大约是悲伤到了极点,竟然由一开始追求张兆和的狂热,变为了放手时的淡泊。

他给张兆和写了一封短信,字比平时的书信用的字要大九倍,仿佛只有将这些字写得大一些,才能将他对张兆和的感情排遣出去。甚至在信的开头,破例称张兆和为“兆和小姐”。

这称呼显然是要故意生疏的姿势。

信里,沈从文说他尊重张兆和顽固的决定,并承诺以后不再做让张兆和感觉难堪的事情了。他甚至还劝慰张兆和,如果去见胡适的时候,听到让她不开心的话,也不要过于在意,胡适也只是好心。

但是现在他已经明白了张兆和的心思,所以,在信里,沈从文格外冷静,他这样写:“我是并不想胡先生或其他方面来挽救我的失败的,我也并不因为胡先生的鼓励就走所谓的极端。我分上是惨败,我将拿着这东西去刻苦做人。我将用着这教训去好好地活,也更应当好好地去爱你……我希望一些未来的日子带我到另一个方向上去,太阳下发生的事,风或可以吹散。因爱你,我并不去打算我的生活,在这些上面学点经验,我或者能在将来做一个比较强硬一点的人也未可知。”

七月十一日,看到沈从文这可怜的认输信,张兆和心里稍有一些轻松,却也多少有一丝内疚。晚上的时候,她将信给二姐张允和看了。当天晚上,她和姐姐辩论了很长时间。张兆和对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两性关系的纯洁是悲观的,多不过是相互利用的关系。她很想举例子说沈从文对她的喜欢,可能是单纯的,没有利用的,但是,张兆和并不喜欢沈从文。虽然不喜欢他,可是,看到他一天一天地为着自己的小悲喜而起伏不定,甚至痛哭流涕,便也觉得悲伤。甚至也觉得他是动人的,是让人觉得可以放心的男人。可是,一有这样的感觉,不就是被沈从文的可怜利用了吗?如果是不喜欢他,为何还要被他的这种施爱所感动呢。

她大概也举例了关于孩子对父母亲的孝顺,是啊,张兆和的母亲去世得早,此时,她的母亲是继母。

张允和虽然只长了张兆和一岁,却比她情商更健全一些,她又是旁观者,所以,她劝张兆和对爱或者被爱要宽容一些。她的观点是,人和人之间不全是利用关系。如果是利用的关系,那么,沈从文应该要去利用她或者她们的父亲,而不是和她们完全没有关系的胡适,更不是暗地里搞爱情破坏的王华莲。

两个人关于人性中悲观与积极的内容穷尽了自己的认知,相互说服,却又不能自圆其说。具体的内容,张兆和并没有记清楚。在那天的日记里,张兆和末了写一句:“月光泻了一地。”

这抒情的句子,仿佛是已经释放完毕后的愉悦,甚至还有一种说不清的欢喜。

月光,这是和爱情离得最近的词语了吧,这两个字在唐诗宋词里,差不多和约会同义。

张兆和觉得不服气,总觉得胡适是以偏概全了

七月十四日,收到了王华莲的信,信里主要是转来了沈从文给张兆和的信,以及一封胡适写给沈从文的信。

沈从文的信也同样写于七月九日,大概是交给胡适的,想让胡适先生转给张兆和的。然而,胡适没有张兆和的苏州地址,便将沈从文的信又交给了王华莲,让王华莲代转。大概胡适交给王华莲沈从文信件的时候,也将自己写给沈从文的一封信,一并交由王华莲代转了。

所以王华莲特地抄了一份给张兆和。

沈从文一定是收到了王华莲转给他的胡适的信,才知道了胡适并未找到张兆和的地址。当时沈从文该有多焦急呢,急急地问到了张兆和的地址,便将同样意思的信又写了一遍。

要胡适代转给张兆和的信意思接近,只是更直白了一些:“兆和小姐:感谢你的知会,由王处见到了。我所说分内的东西,就是爱你的完全失败,明白了,毫没有什么奇怪的。目下虽不免在人情上难过,有所苦痛,我希望我能学做一个男子,爱你却不再来麻烦你,你不必把我当成他们一群,来浪费你的同情了。互相在顽固中生存,我总是爱你你总是不爱我,能够这样也仍然是很好的事。我若快乐一点便可以使你不负疚,以后总是极力去学做个快乐的人。”

对这两封前后相似的“不再打扰祝你幸福”信,张兆和的评价只有两个字——“强硬”。自然是说沈从文的态度。其实,旁观者如我们,现在来重读,哪来的强硬啊?没有,是沈从文完全放下了自己,既然爱你让你难堪,那么,我便不再爱你,或者我只在内心里偷偷地爱你,不再让你知道我爱。又或者,在信里还承诺,如果我过得快乐,你会不再内疚,我就去坚强一些,争取快乐一些。

感情的事情有时候也无法进行尺度测量,张兆和读出来的不是柔软和体贴,而是强硬。这自然缘自她天生的骄傲。是啊,她的家世,她在姐妹中的表现,以及进入大学后,时常被甜蜜词语形容的环境。她不仅不自知,还习惯性地为自己的某些表态,找到更为心安理得的依据。

和姐姐的辩论已经是一次自我说服的实习了。那么,她看到王华莲抄的胡适写给沈从文的信,也是在日记里和胡适辩论了一番的。

读完胡适致沈从文的信,张兆和觉得胡适是不懂得她的,她的观点是,如果是两情相悦,自然是没有问题的。而胡适之前和她见面聊天时所谈及的意思是,只因为沈是一个天才,便要她能接受他,这是万万不可的。而这个时候,张兆和根据自己的意志来决定不和沈从文恋爱,胡适便断定张兆和年纪太轻了,生活太无经验了。张兆和便觉得不服气,总觉得胡适是以偏概全了。

这一次,她被沈从文信里的温度给融化了一些

其实,胡适在致沈从文的信里所说的张兆和的没有经验,并不是完全指责,而是说她过于不懂珍惜别人的感情。这就像一个珍珠到了泥土里,被裹上了泥泞一样,捡到它的人不识得这珍珠的可贵。胡适是可怜沈从文的这颗珍珠的光泽在张兆和这里被蒙了尘。不过呢,张兆和却从胡适的信里看到了胡适对自己的判断:此人太年轻,生活经验太少,故把一切对她表示爱情的人都看作他们一类,故能拒人自喜。其实胡适所描述的重点是在于他对人际关系的理解是宽容的模糊的,他觉得即使张兆和并不喜欢沈从文,但是作为一个有着共同爱好(她选了沈从文的课,自然也是喜欢文学的)的人,也可以在拒绝亲密交往的前提下,以普通的友人待他。而不是横竖不分地一脚踹走。这样的话,如果错过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人又该如何是好。显然,胡适是觉得她的没有生活经验,是清高过度了,不懂得人世间的事情都是模糊的,不那么容易区分的。

虽觉得胡适误解了自己,但如果沈从文能因这样的判断而清醒过来,不再纠缠自己,从间接的角度,胡适还是替自己解了围。所以,从这个角度考虑,张兆和倒是感谢胡适的。

然而,七月十四这一天,张兆和又收到了沈从文寄来的六页纸长的一封信,这一次,她被沈从文信里的温度给融化了一些。她动心了。

爱一个人,若是得不到回应。是一种什么样的病症呢?需要什么样的解药才能医治呢?经历过的人事和情感训练会不会对自己有所帮助呢?学识和见识在爱情中到底有没有正面的作用及意义呢?爱情中的理智的高度和深度究竟是多少呢?

沈从文几乎用化学试验的方式一一体味了恋爱的病症。有一天上午,他近乎绝望,无力,觉得身上冷。给王际真写一封回信,想说说自己失恋的痛,可是如何说起呢?

口舌里全是苦涩,没有味觉,连感觉也迟钝得很。想写一段感受,写了个开头,觉得是没有能描述出自己心里的苦,又扯掉了。

如此这般了两回,才将信写完。在信里,他简略地概述了他的失败:“近来为女人感到纠纷,十分可怜,在此候结果,可是每一天皆在昏瞀中度过,要振作也振作不来。想想在世界上各处一些对我特别好的朋友,便像猫的样子哭了。理智救不了感情的下降,看到自己陷落却无可攀援脱离烦恼,女人却脸儿为太阳晒得黑黑的,不作一声走了。我是自己也想象不出会在一个这样女人面前受苦的。或者这仍然是一种病,这病稍过一阵,就会告痊。我愿意为这些事死了好一点,因为有时抵抗不来非常苦恼。”

这显然是煎熬的症状,夜深时想起张兆和对自己的不欢喜,不免会长长地坐在月光里发呆,觉得活着的意义是轻飘的,是没有意义的。于是,就想自我治疗这病症。从哪里入手呢,想着,给张兆和的情书,终是自己付出感情的一些个证据,如果从她那里要回来,烧掉,看着自己的感情,一点点成为灰烬,可能心里会好受一些。就仿佛一种对过去的告别仪式一般。

然而,他给王华莲写信,又托她给张兆和问话的结果,仍然是,没有退回信,亦不同意和自己交往。

《小念头:恋爱中的沈从文》

作者:赵瑜定价:35.00元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3月

SourcePh"style="display:none">

(原标题:沈从文是如何追到女神的?)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