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宁夏中卫 悲催大学生唱神曲“有土无土” 脱贫天地宽

网络整理 2017-06-06 本地信息
(原标题:宁夏中卫“有土无土”脱贫天地宽)

鸣沙村特色旅游

中国经济网6月5日银川讯(记者许凌拓兆兵)西北经济欠发达,宁夏南部山区(即西海固地区)更穷出了名。其实,宁夏中部干旱带上脱贫攻坚工程同样严峻。“大范围地实施整村搬迁不现实,就地脱贫致富有难度。尽管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市贫困发生率降至14%,但仍有11.8万贫困群众没有脱贫”,中卫市市委大大张柱一脸感慨。

新时期,新阶段,如何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别人的经验不能照搬,拥有因地制宜的理念很关键。因此,前年始中卫市政府一班人决意做好“有土无土”脱贫两篇文章。

所谓“有土”,即是农村贫困群众不离开土地,实施产业脱贫。这个产业不能大众化,必须有规模,有特色。

知道吗,海原县有个华润集团投资的现代化养牛基地?“2013年国资委推行国有企业定点扶贫工程,我们抢抓了这一机遇,协调华润慈善基金会投资3.85亿元,2016年6月在我县投资建厂”,海原县委大大徐海宁介绍说。屠宰、切割、分割、制品、入库……记者走进海原华润农业有限公司,被眼前一整套现代化的牛生产加工流程吸引住了。

 中卫市委大大张柱

如此规模牛制品加工企业,能使多少贫困群众受益呢?“2800建档立卡户。”该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文彪告诉记者:“2015年我公司将3500头‘西门塔尔’母牛赊销给2800贫困户,并给予每户无息贷款3万元,今年六、七月份牛犊全部返回来,今年底公司牛存栏将过万头,不到五年公司存栏将达到5万头。”

年些玉米、冬小麦什么的,一年下来仅能剩下三五千元钱。现如今养3头大母牛,到第二年牛犊一出手就能赚得3.6万,更何况许多家养了5至10头呢……”

中卫市扶贫办主任张冠华做了全景式介绍:为了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两年来按照全市“1+5”特色优势产业和“四区七带”产业规划布局,目前中卫枸杞、草畜、马铃薯、硒沙瓜、苹果等特色产业已达到相当规模,已覆盖80%的贫困人口。

所谓“离土”,就是里离开土地创业发展。以往总是强调单一发展劳务输出,这两年中卫开拓思路,让贫困群众走出土地后成为产业工人、小老板和三产从业人员,即变领取收入到创造税收。

  

海原华润养牛基地

“你们看,这是我们为上海、苏州订单赶制的一批刺绣和剪纸成品”,海原县扶贫办主任杨建军递过来几件成品:我们这里民间有刺做绣和剪纸的传统,但由于没有外向型合作机会,因此只能家家户户作为礼尚往来的生活调剂品。现在不同了,男人外出做生意,心灵手巧的妇女为什么不能把手中的活计儿做大?由于近几年政府强力推进,打造“前店后厂、订单制作”模式,先后分层次培训建档立卡户2600人次,年产值1500多万元,这些妇女孩子足不出户便可增收1000至3000元钱。目前全县初步形成8家合作社、12个专业示范村、2900名专业制作能手的产业规模,产品热销上海、苏州、东南业、中东地区国家。

傍晚时分,记者见大小旅游车辆驶向沙坡头景区东面的一个村落。“说来也怪,我们村离沙坡头景区只有1.5公里,以前怎么没想到搞农家乐呢?”沙坡头区饮水桥镇鸣沙村党支部大大杨生宝说话快言快语:全村151户,704人,85%是回族。随着村西面沙坡头5级景区名气越来越大,国内外游人越来越多,村里老少爷们儿合计着,与其外出打工干苦活,不如在家门口办农家乐?!说干就干,征得村民同意将563亩土地都流转给宁夏红酒业,镇政府帮着铺路、栽树种草,大家齐心合力办起了3家农家乐。黄河鲤鱼、特色小炒、烩小吃……这一干就不可收拾,3家农家乐发展到16家。“我家小餐馆,2014年当年就挣得1万元,2015年收益近5万元,今年我想把全村16家整合为一家,到今年底能让全村人均增收9600元左右”,鸣沙村的宁夏穆乡韵味餐饮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德信心十足。

“有土响天下,无土天地宽!”中卫市市长万新恒侃侃而谈:脱贫攻坚冲刺阶段,办法总比困难多。中卫的交通脱贫,成立4家汽车货运公司,培养驾驶员3965名,其中建档立卡户驾驶员1828名;清真餐饮脱贫,建档立卡户新开餐馆142家,吸纳就业3800人;电商脱贫,建立1个电子商务运营中心,50个村级服务站,经过培训已有建档立卡户400多人走进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

村民电商

(原标题:宁夏中卫“有土无土”脱贫天地宽)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