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断剑之裔张建勇:石峰区的工作都放在全省全市发展格局中定位和思考

网络整理 2017-05-15 本地信息
(原标题:张建勇:石峰区的工作都放在全省全市发展格局中定位和思考)

编者按:今年年初,省委大大杜家毫在省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株洲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寄语株洲发挥“四个作用”,争当全省发展的排头兵。株洲贯彻落实杜家毫大大的讲话精神,重点以“一谷”“一塘”“一网”“一脱贫”为突破口,迅速提出了以“发挥'四个作用'为引领,加快建成'一谷三区'”的总目标。撸起袖子加油干!2017年,株洲市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思路是什么?各部门、各县市区新一年的着力点在哪?

为了及时跟踪株洲贯彻落实杜家毫大大的讲话精神情况,深入贯彻落实株洲市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2017年株洲市“两会”精神,加快推进全市各项工作的发展,红网株洲站从4月起推出系列访谈栏目《和一把手对话》,听听一把手如何在今年谋在人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怎样出实招、出真招、出狠招。

张建勇参加企业座谈会。

红网株洲站5月15日讯(记者王兴夏龙琦通讯员陈建峰朱晖)株洲今年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家毫大大发挥“四个作用”讲话精神情况的当下,石峰区有哪些创新举措,清水塘老工业区如何转型升级?5月11日,株洲市石峰区委大大张建勇,如数家珍般向红网记者介绍了石峰区今年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加快推进石峰转型升级的一些实招和硬招。他特别指出,围绕“更好发挥四个作用”,石峰区的所有工作,都放在全省、全市发展战略和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格局中来思考和定位。

工业大区实施精准招商精细服务

张建勇(左一)看重点项目。

“工业是石峰的命脉,企业是石峰的根基,企业家是石峰的主人。”这是张建勇到石峰区任职后,通过频繁调研后得出的一个结论。今年,株洲全市推进“项目攻坚年”“企业帮扶年”活动,石峰区作为工业大区,张建勇认为实施精准招商,给现有企业提供好配套服务才是最需要的。他通过到区内各类企业实地走访调研发现,企业的核心需求是配套服务,产业集聚,降低成本。“比如中车株机公司,齿轮箱是核心零部件,中车株机公司要把加工好的车轴托运到苏州去压装齿轮箱,然后又从苏州把压装好的齿轮箱运回株洲,来回折腾不说,还增加了大量的运输成本和生产管理成本。”张建勇了解到企业的真实需求后,区里在“企业帮扶”方面精心谋划、精准招商、精细服务,支持企业想尽办法从德国引进福伊特齿轮箱项目落户石峰区,与之相关联的齿轮箱上下游企业也跟着来了,这样不仅招商取得了实效,企业帮扶更是帮在了实处。

石峰区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精心研究谋划,制定了《石峰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纲要》,通过大力实施道路畅通、精准招商、企业培育、创新孵化、环境提升五个专项行动,力争到2020年努力打造配套齐全、山水相亲、宜居宜业的世界一流轨道交通城。围绕做大做强轨道交通产业,该区实施“9685”精准招商活动,争取湖南轨道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轨道交通通讯产品生产装配基地等更多项目落户石峰区。招商回来了,接着就是主动跟踪服务,抓紧做好福伊特齿轮箱、敏锐科技、时代金属、火炬工业炉等9宗工业地块挂牌前期工作,促进签约项目尽快履约落地,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本地配套率。

张建勇说,我们始终秉承“工业立区、服务至上”发展理念,成立了高规格的企业服务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了企地沟通联系机制,实施县级领导干部“五个一”活动,“一对一”办点联系重点企业。制定企业优秀人才家属安置计划,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与困难,让企业人才安心工作。积极参与协办全国企业家年会活动,利用这个活动平台,加强跟母公司对接,签约了5个项目已基本落地,用真情真心为企业家提供周到细致服务,用实际行动树立了石峰重视企业、尊重企业家的良好形象。他介绍,特别是围绕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坚持一企一策,针对每个企业不同情况,主动上门对接,了解企业需求,制定帮扶方案。对市外转移企业,注重加强与承接地协调,帮助其尽快落地开工、加快搬迁步伐。对区内转移企业,开辟绿色通道,落实承接场地,加强协调服务。同时,借此机会帮助其改进工艺流程,提高环保标准,促进搬迁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石峰区围绕开工抓征拆、围绕竣工抓进度,一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4亿元,同比增长14.4%。九方装备技扩创新中心、8英寸IGBT智能制造与数字化工厂、株机智能制造、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关键部件和系统机车车辆轮轴系统产业化、联诚轨道交通装备部件制造扩能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华联高科等一批项目陆续竣工。

“五问工作法”问出了责任考出了压力

张建勇实地调研。

今年以来,石峰区委、区政府全面推行“五问工作法”考核,以“五问五考”为主要内容,通过“五问”强化责任、提升效能,通过“五考”兑现奖罚、传导压力,推动了石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五问工作法关键在考核,不能一问了之,要通过考核问结果,问原因,重兑现。”这是张建勇多年来从具体工作中总结出的经验。他到石峰区担任区委大大后,就迅速在全区推行“五问工作法”考核,将全区32名在职县级领导、12个市直驻区单位、45个区直部门、5个街道和45个社区(村)全部纳入考核范围,并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制定考核办法。同时,社区(村)考核结果与办点县级领导和办点部门绩效挂钩,实现了考核范围层层覆盖,考核内容环环相扣,真正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责任。

石峰区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将党的建设、政法综治(网格化管理)、环境卫生、征拆棚改4个专项工作,以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信访维稳、计划生育、安全生产4个“一票否决”作为考核内容,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促使全区上下聚焦工作重点,明晰工作方向,狠抓工作落实。同时按照考核实施办法,实行每季度一考核、一排名、一通报、一讲评、一兑现。在季度考核讲评会上,对考核结果进行通报,县级领导、各街道和部分社区(村)主要负责人逐一进行述职,考核排名靠后的街道和社区(村)负责人必须作检讨发言,分析具体原因,明确改进措施。同时,将个人部分绩效奖金与“五问工作法”考核挂钩,根据考核结果实行差别发放,讲评会现场兑现奖惩,实现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

“第一季度考评会开完的当天晚上,就有一个市直驻区部门负责人打电话给我,说工作没做好,并表示马上启动上月预安未销号的工作。”张建勇对红网记者说,“考核不仅是奖罚兑现的问题,还有一个面子问题。”当着全区领导干部的面,上台作检讨发言,回去了这个部门的人眼睁睁比其他部门的奖金有差距,怎么不会有压力?

 攻坚年强势推进清水塘搬迁改造

张建勇到棚改A地块调研。

清水塘老工业区是国家“一五”“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工业基地,是湖南省工业化的标志性区域,也是株洲工业的发祥地。几十年来,清水塘老工业区为国家、为全省、为株洲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但基于发展方式转变、两型社会建设、绿色转型发展和人居环境改善的需要,加快搬迁改造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2017年是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现“三年大见成效”的攻坚之年,石峰区委、区政府将以壮士断腕的魄力和背水一战的决心强势推进清水塘搬迁改造。

按照“分类分批、促引结合”的原则,年内全面完成中小企业关停工作,协助市搬迁指挥部及相关工作组做好4家中央省属企业的关停工作,确保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工作取得标志性和突破性进展。同时,着力做好“留”字文章,支持株冶、昊华等重点企业就地转型和发展总部经济,对有意向且符合条件的一批中小企业,积极引导在区内选址或进入标准厂房,把优秀人才和优势资源留在石峰。同时,积极抢抓国家棚户区改造政策机遇,加大征拆和土地收储力度,在铜霞路至湘江沿岸区域完成6000亩左右土地征拆任务,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腾出发展空间。

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完成国家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任务,以及世行贷款铜霞片区、清水片区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工程。加快推进疏港大道、物流大道、环保大道、石峰大桥辅道、环湖路建设,启动清水大桥项目前期工作。完成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铜塘湾港口二期项目建设,启动清水塘科创园、广铁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加快产业迭代更替。

以“微建设、微服务”推动民生大升级

张建勇视察大王山棚改项目现场。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张建勇在就任石峰区委大大的时候,曾表态“将政策、财力、服务向民生倾斜”。今年以来,石峰区以“微建设、微服务”为切入点,着力办好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推动城区的大变样、民生的大升级。2017年石峰区财政在“微建设、微服务”方面共计预算7504万元,比2016年增加4475万元,翻了一倍多。重点加快旧城改造步伐,计划新建和改造先锋等一批农贸市场,方便群众居民生活。采取“区投市补”方式,修通及改造先锋路、花果山路等一批小街小巷和城区支路,不断优化城区路网,提升通行能力。整合棚改和“三供一业”政策资源,妥善解决一批无人管理小区等历史遗留问题,推动老城区有机更新。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突出秋瑾故居这一文化名片,重点抓好九郎山生态修复和大冲村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集生态休闲、观光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文化旅游,努力将九郎山片区打造成为“美丽乡村示范村、两型建设示范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已经顺利完成了九郎山生态修复一期工程,大冲村四季花海、环形村道、生态水利等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加快推进。

就业是民生之本。针对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石峰区积极出台就业帮扶政策,下大力气解决一批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今年以来,积极开展就业帮扶活动,主动对接区内企业用工需求,针对清水塘企业下岗职工举办招聘会2场,签订意向协议400多人,区政府面向清水塘关停搬迁企业招聘政府雇员29名。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研究出台六条政策,着力提升石峰教育软实力。按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结合“五老一少”活动场地需求,利用“三供一业”国有企业移交资产,启动图书馆建设,新建一批街道、社区图书室,丰富居民群众生活。加快公共卫生服务综合大楼建设,目前已成功封顶,预计年底投入使用。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吸引更多群众积极参与,努力将其打造成为社区居民交流交际的重要平台。

网友关心的小街小巷改造:三年任务,两年完成

石峰区是株洲的工业基地,旧街旧巷非常多,严重跟不上现在汽车和人口的增长,网友对旧街旧巷的改造关注度高。

张建勇告诉记者,针对旧街旧巷的改造问题,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小街小巷改造项目“三年任务,今年(提前一年)完成”的口号,并自加压力,积极加速推进,主动提前实施。经前期筹备,响石东支路、言家塘路、万泥塘小巷、响石东路农贸市场旁小路、先锋路延伸段等5条小巷已于2017年一季度同步开工,预计5月中旬全部完成,其中前四条已于4月底全部竣工。同时,新民路、花果山路、湘天桥路、铜藕北路、棉湖洲路、湘天桥支路等6条道路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决心年内全部竣工。届时,将破除杉木塘区域株桥生活区出入建设路的通行瓶颈,打通起重西部生活区通往时代大道的咽喉,缓解响石广场、湘天桥片区背街小巷居民出行梗阻的压力,有效解决一些小街小巷路不平、灯不亮、水不通、环境卫生差等问题,疏通城市道路的“毛细血管”,真正解决群众关心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原标题:张建勇:石峰区的工作都放在全省全市发展格局中定位和思考)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