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第四届江苏省“百斗罗大陆53回名美德少年” “十大美德少年标兵”建议人选事迹

网络整理 2017-05-08 本地信息
(原标题:第四届江苏省“百名美德少年”“十大美德少年标兵”建议人选事迹)

公示启事

根据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妇联、省关工委、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省广电总台《关于组织开展第四届江苏省“百名美德少年”“十大美德少年标兵”推选活动的通知》要求,今年1月,省活动组委会启动了第四届江苏省“百名美德少年”“十大美德少年标兵”推选活动。各设区市按照推选条件、标准和程序,采取自下而上、层层推荐的方式,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中小学校和中职学校参与推选活动,并按照综合考量、好中选优的原则,向省活动组委会报送了推荐人选。经省活动评委会集中评审、千名公众代表投票,并报省文明委领导同意,现对第四届江苏省“百名美德少年”“十大美德少年标兵”建议人选事迹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为:2017年5月8日至14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江苏文明网、江苏教育新闻网、交汇点新闻客户端、荔枝新闻客户端等媒体同步进行公示。公示结束后,在省电台、省电视台、扬子晚报开设专题专栏,集中讲述美德少年的感人故事。

欢迎社会各界对公示人选进行监督评议,如有意见建议,请于5月14日前向省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处反映。通讯地址:南京市北京西路70号,邮编:210013;电话(兼传真):025-88802692,电子邮箱:jsmdsn@163.com。

第四届江苏省“百名美德少年”

“十大美德少年标兵”推选活动组委会办公室

2017年5月8日

第四届江苏省“十大美德少年标兵”建议人选代码101—110第四届江苏省“百名美德少年”建议人选代码201—290

第四届江苏省“十大美德少年标兵”建议人选

共10名(组),以姓氏笔画为序

101、王扬扬、赵荣康,男,14岁,扬中市第一中学七(17)班

他们俩一个来自安徽、一个来自山东,从小学三年级起就自发合力帮助同班一位残疾同学,开始了“专职服务”,每天推他上课放学、代他取饭盒、抱他上厕所。即便是节假日,陪在他身边也已成为5年来最普通的“日常”。他们俩用瘦小的肩膀和勤劳的双手谱写了一曲助人为乐的动人乐章。

102、王恩谱,男,11岁,涟水县保滩镇中心小学五(1)班

他孝老爱亲,在家是个好孩子;他品学兼优、乐于助人,在学校是个好学生;他热爱环境、热心公益,在社会上是个好公民。少年有大爱。2016年6月,王恩谱突发疾病入院急救,在即将离世之前,他提出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献给需要的人,他的想法得到了家长的支持。王恩谱去世后,他的一对眼角膜使两位患者重见光明。

103、祁瑞祥,男,17岁,江苏省赣榆中等专业学校建筑工程15(1)班

2016年3月某天,连云港市赣榆区青口镇小荒村刘老汉家旁边的芦苇荡突然着火,火势迅速蔓延,危及周边民房和服装厂。路过的中职学生祁瑞祥,面对熊熊烈火,机智勇敢地投入救援,直到消防员赶到,火势被控制,他才悄然离开。刘老汉老两口得救,服装厂也避免了几百万元的经济损失。

104、张智行,男,10岁,南京市天正小学四(4)班

他阳光上进、热心公益,积极参与捐助、护绿等多种公益活动,是“根与芽”环保组织的小志愿者。作为“金川河学生河长”,他坚持定期带领团队护理金川河水质,2015年被评为南京市优秀学生河长。在各方的支持下,他开展保护明城墙课题研究,成果荣获省、市、区一等奖。曾荣获南京市“礼仪小使者”“爱心小天使”等称号。

105、陆佳宁,女,12岁,海门市能仁小学六(2)班

她父亲早逝,母亲又患重症肌无力,为了给母亲长期治疗,母女俩寄居于城区亲戚家中。她勇敢地撑起家庭的重担,每天乘公交往返一百多公里,奔波于农村学校与城区之间,一边照料母亲,一边努力学习,这样的生活坚持了两年。目前,当地政府部门已将她转入城区学校就读。

106、金星宇,男,17岁,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1510班

他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是家里的小“顶梁柱”;他热爱科学,立志成为锐意创新的现代工匠。他善于从生活的细节捕捉技术创新的灵感,为了在炎热的夏天给妈妈送去清凉,他发明了“冰镇绿豆汤机”;为了解决篮球比赛记分翻牌的单调和无趣,他发明了“基于光栅图案技术的激光投影机”,荣获无锡市中职生创造发明二等奖。他用执着和坚毅,在技能成长、技术创新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107、秦晓筱,女,13岁,徐州市黄山外国语学校七(1)班

她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义工,受长期从事志愿服务的妈妈影响,牵头成立“仁爱小义工服务队”,发动同学手工绘制“八礼四仪”儿童画,组织小伙伴们自制、发放文明行车安全单万余张,成为徐州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涌现出的知名小志愿者。她品学兼优,乐于助人,是徐州市“四好少年”“彭城好人”。

108、殷雨轩,男,10岁,阜宁县实验小学府前街校区三(5)班

他好学上进、富有爱心,贫困家庭、敬老院时常闪现他忙碌的身影。他是“6·23”阜宁特大风灾重建工作中的最小志愿者,是受灾群众的“小天使”,每天穿梭在灾区志愿服务团队里,发放食物、整理物资、接听求助电话,黑夜里打着电筒搜救病人,照顾受伤的群众,志愿服务团队的叔叔阿姨夸赞他是个很有爱心和责任心的“棒小伙”。

109、郭沅,女,9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四(9)班

她是中非文化交流小使者,连续4年参加中非儿童慈善和文化交流活动。她是“资深”小志愿者,从六周岁开始在苏州儿童医院为患儿陪护、参加金鸡湖马拉松的志愿服务;并参加与云南贫困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她的乐观、可爱、温暖跨越国界。

110、潘艺彤,女,12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五(7)班

她先天左手发育不健全,但自强不息,梦想成为“水中精灵”。从幼儿园起,她就练习游泳,虽因先天缺陷而难度倍增,却始终咬牙坚持。2015年获得全国残疾人游泳公开赛100米仰泳第二名,2016年获得省残疾人游泳锦标赛50米自由泳第一名,实现了自己精彩的人生梦想。

第四届江苏省“百名美德少年”建议人选

不包括“十大美德少年标兵”建议人选,共90名(组),以姓氏笔画为序

201、丁子涵,女,12岁,扬州市施桥镇第二小学六(1)班

她活泼开朗又文静细心,父母都是双目失明,但她从不感到自卑。在学校,勤奋学习、团结同学,是老师的好助手;在家里,她主动分担家务、照顾父母。她经常带着爸爸妈妈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逛超市、“看”电影、游公园,做爸爸妈妈的“眼睛”。

202、凡响,男,10岁,南京市金陵小学四(10)班

他小小年纪却曾获得“通州湾杯”国际帆船邀请赛男子OP乙组亚军;他乐于行善,充满爱心,多次参与大型义卖活动,不仅捐钱捐物还积极参与策划;他曾获得第七届“地球村青少年双语演讲大赛”中国赛区一等奖、2015世界教育机器人大赛(WER)中国锦标赛小学组一等奖等。

203、马江云,女,15岁,海安县大公镇初级中学九(5)班

她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常年在外打工,相依为命的爷爷奶奶又都失去自理能力,她从十岁起就独自承担起照顾老人的重任。生活的艰辛没有压垮她柔弱的身躯,反而让她学会了坚强乐观,成为孝老爱亲的榜样。2016年被评为“感动南通·教育人物”。

204、马杨九儿,女,13岁,如东县实验初中715班

她是个热爱大自然的阳光女孩。当得知世界极危鸟类勺嘴鹬每年在如东迁徙停歇,她发起成立保护勺嘴鹬行动小组,出板报、做手抄报,并联系当地媒体策划宣传保护勺嘴鹬。她还参与拍摄环保纪录片,呼吁人们共同保护生态环境。

205、王从,女,15岁,江苏赣榆高级中学高一(6)班

她热爱读书和写作,多次在国家级报刊发表文章,小小年纪成为省作协会员。她把稿费捐给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贫困地区儿童,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分会月捐人。她还被中国关工委、中国少年报联合授予“好儿童”称号。

206、王彬,男,12岁,涟水县陈师镇中心小学六(1)班

他是农村留守儿童,但热爱科学、善于钻研、勤于动手。在帮爷爷种萝卜时触发创意,用废自行车改做出了手推式穴播器,实现开种沟、播种、覆土同步完成;在省、市机器人竞赛活动中屡获佳绩,成为机器人赛场上的“小猛将”。他每学期都被评为“四好少年”和“优秀学生干部”。

207、王雪,女,12岁,淮安市老子山九年制学校六(1)班

她年幼遭遇家庭不幸,却非常懂事,每天都照顾生病的家人,早早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她是班级班长、少先队中队长,品学兼优、乐于助人、热爱集体,先后获得过区、市“美德少年”称号,入选“感动江苏教育人物—2016美德学生”。

208、王子路,女,14岁,东海县石梁河中学七(1)班

2016年8月29日下午,她路遇一位驾驶摩托车受重伤的陌生人,立刻将伤者从沟渠搀扶到路边,用手机联系其家人,直到伤者被救助,才默默离开。她用实际行动对“扶不扶”问题给出了答案,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209、王宇涵,男,13岁,常州市武进区成章中学七(1)班

2014年,母亲被确诊为白血病,做完骨髓配型后,王宇涵和其母亲的吻合点达到七个。这位十岁男孩怀着对母亲的深爱,无惧移植手术的疼痛和风险,毅然捐髓留住了母亲。他也是常州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210、王祖帅,男,16岁,灌云县杨集初级中学九(2)班

2016年4月2日下午,灌云县大伊山老龙涧边一女童跌落水中,路过的王祖帅没有迟疑,立刻跳入深冷的水中,用尽全身力气将女童拖到岸边。女童得救了,他却滑入水底,后被两名游客救起,在医院昏迷一天一夜后才苏醒。中央、省、市40多家媒体报道了这一见义勇为事迹。

211、王梓安,男,11岁,连云港市海宁小学五(8)班

他年幼时患脑瘤,母亲生病去世,父亲离开家庭,小小的他承载太多痛苦,但他始终乐观开朗,顽强地与病魔做斗争;他自强不息,刻苦学习,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他心怀感恩,乐于助人,捐款帮助患白血病的同学。

212、王雅轩,女,11岁,宿迁市宿城区龙河中心小学五(5)班

她的姐姐遭遇严重车祸,终身只能依靠轮椅。为圆姐姐的上学梦,她带着姐姐一起上学,主动承担照顾姐姐的责任。矮小、瘦弱的她每天用轮椅推着姐姐在家和学校之间穿梭,这样的日子已经持续了5年多。她说只要姐姐想读书,会一直推着她,一起上大学。

213、王臻爔,男,13岁,常州市外国语学校七(14)班

他是中国发明家协会会员,有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6项发明获得国家级以上奖项。他留心观察生活、勤于思考,发明了“可折叠隐形晾衣架”“可升降式水槽”“防溅水雨刮片”等,他被中国少年科学院等单位评为“小院士”。

214、孔令潇,男,12岁,苏州市吴江区平望实验小学六(4)班

他小小的身躯,却充满爱心。帮助贫困同学,为偏远地区孩子募集冬衣,到车站献爱心,慰问孤寡老人等志愿者活动中总能看到他的身影。他荣获苏州市第四届“十大美德少年标兵”称号。

215、史轩诚,男,12岁,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六(3)班

他6岁时加入义工行列,成为当时市慈善总会年龄最小的注册义工,经常参与市慈善总会组织的活动。每逢周末,他都会到南京凤凰国际书城,整理书架、打扫卫生、引导读者查阅书籍,3次被评为“南京市优秀慈善义工”。

216、匡婧楠,女,15岁,镇江实验学校八(8)班

她9岁时不幸患白血病,但病痛击不垮她对梦想的执着。化疗期间,她让爸爸租来一架钢琴,每天在病房里坚持练习。康复后,她不忘感恩,积极参加爱心义卖、社会捐助、儿癌交流等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爱心传递。

217、有源,男,12岁,丹阳市横塘中心小学五(4)班

从懂事起,他就一直照顾比自己年长12岁、有严重智障的哥哥,每天喊哥哥起床,陪他散步;双休日,还给哥哥炒饭、烧汤,洗澡搓背、洗衣服,他从不喊累,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比他还高大的哥哥,尽力做好哥哥的“小家长”。

218、曲书娴,女,12岁,连云港市院前小学六(3)班

她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经常参加清洁海岸、植树造林、“小橘灯·万人微心愿”等公益活动,拿出零花钱帮助黑龙江贫困地区儿童,结成手拉手好朋友;她发挥声乐和主持特长,参加爱心义演活动20多场。

219、朱呈煦,男,13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中心小学六(4)班

2014年11月的一天,朱呈煦在去厕所的路上,捡到了一个红色的纸袋,里面是一叠厚厚的百元大钞,有六千多元。他怕失主焦急,及时把钱送到校长室,并通过广播找到了失主。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诚实正义的内涵。

220、朱霖雨,女,14岁,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初二(8)班

她是校学生会大大,成绩优异,工作认真,协助老师组织校园活动,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同学的知心朋友。她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积极参加并主持了几十场公益活动和慰问演出,并长期担任市规划馆义务讲解员,将爱与温暖带给更多的人。

221、传美团队(徐振超14岁、李逍骜15岁),男,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

一桶水、一块抹布、一把扫帚,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徐振超、李逍骜坚持9年清洁雷锋车城雕、打扫周边环境,从未嫌脏嫌累。他们的事迹得到市委大大的批示表扬,引发“擦亮雷锋车”志愿义工团的成立,带动更多人加入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列。

222、刘玥,女,12岁,宿迁高新区中心小学六(2)班

父亲离世、母亲改嫁,刘玥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她孝顺懂事,不仅自己照顾自己,还主动做家务,照顾年迈多病的爷爷奶奶,是老人贴心的“小棉袄”。在学校里,她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是同学们的好榜样。

223、刘宇豪,男,13岁,南通市田家炳中学初一(11)班

他从小跟随父母走进社会福利院、聋哑学校,献爱心扬美德。他一直关注四川邻水县失学儿童,四年累计捐款3万余元,还号召同学一起资助了21名贫困生。他品学兼优,多才多艺,是师生公认的勤奋好学生、慈善好少年。

224、许哲文,男,12岁,镇江市中山路小学六(1)班

他是温暖他人的“小橘灯”,同学们需要帮助时,他总是冲在前,热心帮人解决困难;逢年过节他都去孤寡老人家中陪伴他们,还和贵州千户苗寨民族小学、丹徒特困家庭的同学结对,用压岁钱为他们送去学习和生活用品。

225、许瑞轩,男,13岁,海安县实验小学六(10)班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海安镇海南敬老院的四位孤寡老人。三年来,他在妈妈的帮助下,并得到特殊“许可”,坚持节假日摆摊赚钱为老人们添置日常所需,成为四位爷爷的暖心“小太阳”。他尊老爱幼、乐于奉献,得到社会好评。

226、孙心凯,男,12岁,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小学五(1)班

五年前,他和妈妈结识了溧阳市一位家庭贫困的同龄人,开始尝试用自己的力量给予帮助。近年来,通过公益助学会,还参与资助了新疆五位孩子上学。他捐助的钱来自父母给的压岁钱、零花钱、平时捡废品的钱以及义卖自己美术作品的钱。

227、如扎·杰恩斯,女,16岁,连云港高级中学内高班预科(2)班

她是来自新疆伊犁的哈萨克族女孩,热爱家乡、好学上进,积极参加“手拉手”活动,热心宣传民族团结政策。她利用电话和网络与家乡同学分享在连云港的见闻,努力促进新疆和内地的文化交流,增进民族感情的融合。

228、红孩子社团(刘泽萍,女,13岁;刘泽政,男,13岁),徐州市铜山区清华中学七(2)班

红孩子社团成立于2012年,由双胞胎姐弟刘泽萍、刘泽政发起,目前成员已有100多人。他们上街头义卖报纸、手工品,到敬老院里慰问老人,到福利院做义工,到社区做环保宣传,爬周边山上清理垃圾,是一群热心公益的“小使者”。

229、李妍妍,女,12岁,泗洪县特殊教育学校四年级

“先天性极重度耳聋”让她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但她不悲观、不颓废,坚持练习发音、专心绘画、刻苦练舞,凭着不懈的努力,使生活自理能力达到同龄正常孩子水平,各门功课都很优秀。作为班长,她还带动和帮助同学一起成长。

230、李依霖,男,15岁,淮安市淮阴特殊教育学校聋五班

他的口腔器官有障碍,无法用口语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但他学习上刻苦努力,生活上自立自强。他乐于助人,是大家公认的热心人。作为一名中队长,他积极进取,尽职尽责,是一名身残志坚的阳光少年。

(原标题:第四届江苏省“百名美德少年”“十大美德少年标兵”建议人选事迹)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