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野路子”临汾老人 濡湿女王漫画身边“正能量”

网络整理 2017-05-07 本地信息
(原标题:“野路子”临汾老人漫画身边“正能量”)

社区晨报记者 张翠玲  近日,临汾路街道闻喜路251弄居民区十分热闹,原来是一位漫画达人正在此举办“漫展”。周博进,便是居民口中的漫画达人。他所画内容皆反映的是市井生活,或重大历史节点和文明新风,街坊都评价他的漫画妙趣横生。更重要的是,他今年已经84岁!  身边大小事 皆可入画  卧室兼客厅是周博进的生活场所,向南的不足2平米小阳台就是工作室。周博进老人不吸烟,不打牌,每天必看《新闻联播》,读报后有剪报的习惯。他告诉记者,“人老了也要跟上时代。”每逢重大节点和节庆,他总要执笔画上一幅漫画。  2010年世博会,周博进熬更守夜画出一幅漫画拿去参赛,作品被收录在《精彩世博国际漫画大赛》一书中。  除了关注时政和节庆,老人画画更多的主题则是取自身边。譬如看见夏日街头的志愿者,他萌生灵感画了一幅关于志愿者的漫画,后来刊登在《社区晨报》上,“邻居看见后,对我说他要加入志愿者队伍了”。他还执笔监督,将不文明现象也纳入绘画题材。看过漫画展的老人高金珠现场评价道,“周老画的都是身边的人和事,给我们带来了正能量,蛮了不起的!”  漫漫人生路 画中窥见  铅笔打底、宣纸复写、钢笔勾勒、彩粉着色,周博进遒劲的钢笔线条把人物动作和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没有过分夸张的表现手法,画风干净、朴实,容易让人想起“小人书”。老人说,以前画漫画都是黑白的,近几年才开始画彩画。  一张纸上画有三四个格子,这样的格子漫画,周博进老人画了不少,闲着没事的时候,他把画好的格子漫画装订成册,1952-1960年期间的作品至今保存完好。  漫画中一些带有讽喻意味的故事情节取材于生产活动中,周博进说,无论是以前厂区里的宣传黑板报,还是当时厂对面里弄里的黑板报,总是常年不更,或日晒雨淋已模糊不清,没人要看。“我感到黑板报不起作用,是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就画了幅《不起作用的黑板报》的讽喻漫画。”  “最开始时只画了一幅,为了更好地表现题材的故事性,朋友建议我把原来的一幅改成三幅。”周老回忆说,漫画在《劳动报》刊登后,厂里黑板报马上就有了改进,后来还有位苏州的同志特地到厂里来告诉他,这幅画也推动了他们的黑板报工作。  也是从那次创作中,周博进体会到:找题材面要广,要多接近群众。  物是人非,老厂房上盖起了高楼,老伙伴们也去了远方,唯有那些泛黄的格子漫画成为周博进老人永久的纪念。翻阅漫画作品,《潮汛期间》《次品》《工人检阅图》 ……每幅作品背后的故事,半天都讲不完。  “野路子”美术通讯员  周博进是土生土长的宁波人,自小喜欢看小人书。隔壁邻居有一位大哥哥,酷爱画画,而且画啥像啥。周博进觉得有趣,便受其影响爱上了画画。虽然每天的工作离画画不着边际,但他还是会在业余时间,拿出画笔和纸进行练习,尤其是当厂里一有需要画黑板报、宣传画的工作时,他都会积极去做,也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期间,他的作品在《解放日报》、《劳动报》上频频刊发。《劳动报》还特聘他为美术通讯员。  如今,周博进步入了较为悠闲的退休生活,绘画、书法、古玩以及手工制作让日子变得丰富多彩。“众多爱好里,最喜欢的还是画漫画。现在,每天画漫画和吃药已经成了我生活中同等重要的两件事。”去年秋天的午后,闷热无比,他在楼下香樟树下歇荫,抬天望天,发现一朵云飘在头顶,越看越觉得它像极了一只老虎,于是赶紧回来作画,取名《秋老虎》。周博进说,每当有灵感出现,身体倍儿清爽,比吃药还受用。

(原标题:“野路子”临汾老人漫画身边“正能量”)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