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同班天音优奈三兄弟毕业后成“中国合伙人”

网络整理 2017-04-15 本地信息
(原标题:同班三兄弟毕业后成“中国合伙人”)

从左到右为顾金忠、张鑫、杨志。

他们是常熟理工2002级汽车专业同班同学,同窗共读3年,相知相识15载。2013年受影片《中国合伙人》的启发,三个好兄弟顾金忠、杨志、张鑫,每个人各取一个字成立了一家公司——金志鑫集团。他们要成就一个从常熟理工学院走出来的“中国合伙人”。

通讯员王婷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蔡蕴琦

实验室里的“拼命三郎”

三兄弟是常熟理工学院汽车专业第一届学生。杨志是班长,那时他带领全班参加各种活动,爬虞山、游尚湖、进工厂、下农村……留下了难忘的回忆。杨志动手能力很强,经常组织顾金忠、张鑫等同学组装、拆卸汽车零部件,三个人聚到一起身上经常油污不堪、味道刺鼻。

读书时,同学们管这三人组叫“拼命三郎”。当年的汽车实验室设备不是很完备,所有零件、发动机、电器设备等都是在班主任孟涛老师的指导下,用双手一个一个零件组成。“我们先把零件一个一个从汽车上拆下来,用汽油洗干净再组装,不怕脏、不怕累,拆了装,装了拆,直到对每个零件、每个系统都熟练掌握,有时加班熬夜,吃住在实验室。”杨志说,正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拆装实验、反复摸索中,他们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很强的动手能力。

2004年进入半年实习期,当时汽车行业资源极为匮乏,汽车系举全系之力极力寻求社会实习资源,最终将常熟、张家港、广州三地的上海大众4S店作为实习基地,杨志、张鑫、顾金忠与班级其他15人一同被分配到张家港4S店进行维修技能实习,因为当时条件艰苦,床、被子、凳子等都是自己从学校带到4S店,18人被安排在实习基地一个废旧车间里生活、学习。他们白天就像学徒一样在车间里干活,放机油、下轮胎、换刹车片、抬发动机、卸变速箱……每天劳动强度很大,下班只想躺床上就睡,以至于有一个月张鑫都没有洗澡,到现在还成为同学们谈笑的话题。那时候他们买不起手机,每天只能下班后找个网吧写邮件告诉班主任孟老师白天的实习情况。正因为这样的劳动强度,毕业后这个班的学生基本上都成了熟练的技术工。

毕业后三人进同家公司成同事

毕业后他们并没有急于创业,而是走上了先就业再创业的道路。2005年毕业后他们三人同时进入一家4S店成为销售顾问。在公司期间,他们合作默契,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成为公司最优秀的销售团队,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回报。一年后,张鑫升职为昆山店销售经理,杨志升职为太仓店销售经理,顾金忠成为昆山店装潢经理。2010年张鑫升职为昆山店总经理,杨志为宁波店总经理,顾金忠为集团装潢总监。

杨志表示:“不想做将军的兵不是好士兵”,他们三个人也没例外,工作的过程中接触了很多老板,听了很多别人家的创业史,而当我们一步一步做到总经理的时候仿佛这个目标就在我们眼前了,环境会改变一切。“2013年中国合伙人上映,我们都去看了,当电影响起那首我们耳熟能详的《海阔天空》的时候我们都有感慨。”在张鑫的带领下三个人建立了专属微信群名字叫“合伙人”,于是就有了金志鑫(昆山)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开始了创业之路。2013年,他们从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转行自己做老板创业,于是就成立了金志鑫集团。

个性不同却能互相理解支持

现在顾金忠为金志鑫集团执行董事,杨志为金志鑫集团总裁,张鑫为金志鑫集团董事长。三个人当中,张鑫年长他俩几岁,是大哥。如果说他们经营公司就像海上探险,那张鑫无疑是“掌舵手”,遇到分歧的时候,张鑫有一票表决权。张鑫说:“我们三个人的性格是完全不一样,我就是属于进攻型的,喜欢挑战,顾金忠恰恰跟我相反,他完全是保守派,有意思的是杨志的性格在我们俩中间。”其实一个团队中,不一样性格的人往往能够相互理解。张鑫说,三个是大学同学,也是“战友”,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厚。“这种感情,足以支撑我们面对很多挑战和困难。”

2014年下半年起三人的合力努力取得了回报,公司扭亏为盈,他们顺势抓住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机遇,在2014年到2016年期间分别在宁波、慈溪、昆山开了3家4S店,由于前面积累了运营的经验及人才梯队,公司发展日渐成熟、壮大。

人物档案

杨志、顾金忠、张鑫,男,36岁、35岁、34岁,共同创立金志鑫集团,旗下公司有:宁波市锦福明海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慈溪市康顺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

毕业中学:张鑫:江苏省省重点四星高中阜宁东沟中学顾金忠:高邮市八桥中学杨志:高邮市车逻中学

毕业高校:常熟理工学院

说说我的成长

坚持自己

提升自我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这一群人包含了很多人,有家人有朋友、有兄弟、有同学、还有我们的班主任孟涛老师等等,在我们自己创业过程中感触最大的就是:脚踏实地的做事,真真切切的做人,努力做到至少一项你比别人优秀的长处,学会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努力提升自我价值。

学校这样说

培养有创业意识的合格就业者

学校坚持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通,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新智人才。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开展多种模式的合作教育,建立了全国首所电梯工程学院、江苏首所国际服务工程学院、光伏科技学院和苏州首所汽车工程学院等行业学院。学校不断加强创业教育,坚持“培养具有创业意识的合格就业者”,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学校通过开设公选课、创业经验分享会,以及各种讲座、沙龙、论坛、培训等,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学校以大学生创业园为平台,依托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构建“创业教育—创业实训—创业孵化—创业服务”四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模式,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知识同时,打下了坚实的实践技能与创新创业能力,为踏上社会成功就业创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原标题:同班三兄弟毕业后成“中国合伙人”)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