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功混沌少女漫画德园主推生态葬 探索殡改之路

网络整理 2017-04-04 本地信息
(原标题:功德园主推生态葬探索殡改之路)

功德园树葬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宋宁摄

漫步功德园,水声潺潺,音乐缭绕,亭台楼阁错落,四周绿树掩映,白鸽从头顶掠过,不时传来孔雀的叫声,让人仿佛置身江南园林。这就是该园生态葬区丽景苑中一景。南京雨花功德园已有近万名市民选择这里的墙壁葬等生态葬,该园的生态葬占了全市各墓园生态葬的90%。通讯员胡静扬子晚报记者董婉愉

几年过去,当年建设的3000多个室外壁葬穴位,已售出1000多个。而园区生态景观葬区规划壁葬穴位1万多个,按传统墓葬每具骨灰需占地1.2平方米计算,此举节约土地一万多平方米。园区介绍,自从推出生态葬和壁葬,园区就放慢了对传统墓穴的销售速度,并规范了传统墓葬今后祭扫的规矩:签订文明绿色祭扫的协议,承诺高峰时节错峰祭扫等。据介绍,该园近年每年销售1500个穴位,其中1/3为传统墓穴,1/3为生态葬,1/3为室外壁葬。生态葬普遍都在万元以下,今年清明期间,南京市殡葬管理处还对不留碑、不留灰的市民家庭奖励1000元,并适当下调了壁葬的价格。通过对有限土地的调控,该园将墓穴开发年限延续了10年。

细致服务让更多人选择生态葬

有市民告诉记者,他父亲原本打算安葬在普通公墓,可是前段时间,老人的一位好朋友去世了,当时对方请的是雨花功德园“全程百年生命礼仪服务队”的小伙子给办的后事,老人去送别好友时,发现对方的服务非常好,就咨询工作人员这样的布置是不是很贵。但还没等工作人员回答,客户家人就介绍说,不仅仅不贵,而且服务非常好。后来更获悉对方选择的是墙壁葬,这让老人很奇怪,就让王先生带着他,昨天来到了功德园实地看情况。

“不错不错,这里的环境好,服务也好,竟然有人在擦墓碑。”这样的情景让老人心动了,当场就表示,他不要穴位葬了,就要在功德园选一个墙壁葬。

这位市民说,在他的记忆中,他觉得父亲一直都表示入土为安,没想到因为一次服务,就感动了他。“我很佩服父亲,他选择了墙壁葬这样的生态葬,他是我们的榜样。”王先生说,墙壁葬和其他生态葬不同,可以保留骨灰,这样的生态葬老人更容易接受。

功德园的工作人员说,最近每天要卖出10多个墙壁葬,不少人就是冲着他们的服务来的。“我们有专人每天擦墓碑,不管家属什么时候来,看到的是个干净整洁、鸟语花香的墓园环境。”

生态葬让功德园更可持续发展

5年前开始,市民花999元,可以将先人安葬在南京最高档的墓园雨花功德园的大桂花树下,在树下200平方米范围内进行集体树葬,园区提供一个可以降解的骨灰盒,几个月后,骨灰与土地融为一体,而树下的土地可以反复连绵地使用。记者看到,这些普通市民的名字镌刻在树下的集体墓碑上。“以前我们根本不敢想能把父母安葬在这里,这里墓价贵得不是一般人能想的。”来祭扫的刘女士告诉记者,有了生态葬,她和兄弟姐妹及孩子十多口人,每年清明都来园区:“感觉很自豪,心理得到满足。”

目前,南京市有近万名逝者采用生态葬,其中9成以上选择在功德园安葬。雨花功德园负责人介绍说,自2011年以来,整个雨花功德园生态葬率达50%,其中花坛葬、壁葬等占25%,树葬占25%。

探索殡葬行业的发展方向

在功德园看来,节地生态葬,是化解“墓地危机”的必由出路。因此,对于当下传统观念的引导和转型至关重要。“只有认同文化,才能认同产品,比如我们设立知青墙,采用的是节地的壁葬。这种生命礼仪感强烈的殡葬产品,在新加坡和我国的台湾、香港等地,非常受欢迎。”该负责人说,知青们有着共同的生活经历,知青墙让逝者把名字刻在一起,让生者有强烈的团队认同感。

“从长远来看,南京确实存在墓地资源紧张的问题。公墓土地资源越来越少,生态葬改革势在必行。”园区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南京市殡葬管理处的全力支持下,从2012年起,功德园正式向全社会推出“雨花功德园——您身边值得信赖的百年生命礼仪服务专家”的全程一条龙品牌服务,将一如既往以良好的品牌服务和切实的行动,点亮殡葬行业的改革之路。雨花功德园24小时电话:025-52431893、18951664444。

其中其人

王其中是东辛农场苏州知青,18岁下放农场。从农大农机系毕业后,致力于农机事业,从江苏省农垦集团总公司农机处副处长岗位退休。他好学上进,作风正派,在每个岗位兢兢业业,勤奋务实,在单位干群和农大校友心目中有着极好的口碑。

1980年中美农民有了交流,其中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农垦部严格的笔试、口试和听写,成为首批中国青年农民访美参观学习团50名成员之一。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实习14个月,其中吃住、工作在农场主家。凭着智慧和勤奋,农场主将耕、播、管理和收获交给他操作。他开着大型采棉机,从棉花采集、成捆打包到装载上车一气呵成。

回国后他结合国情潜心研究,提出许多切合实际的农机改革建议。了解其中的人,都为他的宽容和利人而赞叹。4年前,也就是其中肺部手术后第7年,其中在街上突遭电瓶车冲撞,致右大腿股骨颈断裂。其中的人生坎坷,但他在困境中依旧坚强淡定。他一边询医问药,配合治疗;一边修身养性,自我调理。病后,他让自己的晚年有质量地度过了10年。去年弥留之际,他忍受着身体极大的痛苦,躺在病床上对妻子喃喃地说:“不要抢救了,我会遭受更大的痛苦……”他叮嘱儿子王晨:“要多对妈妈好一点。把我安葬在雨花功德园吧。”

又是一年清明,深受我们信赖、热爱、感激和尊重的其中兄,我们想念你!陈同广

(原标题:功德园主推生态葬探索殡改之路)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