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苏州多名市级非遗传承人被公布不合格,93汽油价格查询履行义务不力成主因

网络整理 2017-04-03 本地信息
(原标题:苏州多名市级非遗传承人被公布不合格,履行义务不力成主因)

作为一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古城,苏州文化遗产灿若繁星。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到目前为止:列入市级名录项目的有159项、省级124项、国家级32项、世界级6项。为更好地对这些项目进行保护与传承,去年底苏州出台办法,首次对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进行考评。评估结果近日公布,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右为玄妙观小吃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巧文图片均来自苏州新闻虽然评估结果出炉已经十多天了,但提起被评为“不合格”,陈师傅多少还有些气儿不顺。陈巧文是苏州小有名气的梅花糕、海棠糕制作师傅,早在2010年他就凭借这门技艺,成为市级非遗——玄妙观小吃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对于这次评为不合格,他觉得只是因为自己填写表格时不够仔细。在苏州花线厂的车间里,非遗传承人褚朝进正在通过滚烫的水给花线手工染色。手工染色既要掌握好火候,也要把握住矿物染料的量,目前整个工厂只有他一人精通这门技术。经过褚师傅手里制作的丝线,都是苏绣、缂丝等精品工艺上所专用的。这次褚师傅在传承人评估中没能合格的原因是生产创作以及传承活动开展得不理想。此次公布的不合格传承人涉及泥塑技艺、玄妙观小吃制作技艺、中医儿科、舞龙灯等8个项目共9名传承人。据介绍,这次被评估为不合格传承人的原因大致有三类。一是传承人自身意识不强,履行义务不力;二是部分传承保护责任单位没能充分为传承人提供条件,导致传承人不能独立履行传承义务;三是部分项目濒危情况严重,后继乏人。王燕介绍,此次被评估的共涉及235位苏州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市非遗办还专门邀请了32位来自北京、江浙沪皖等地的国家级、省级非遗专家进行打分,经过初评、复评,最后确定了不合格名单。根据《办法》,今后,苏州将每两年组织一次非遗传承人考评。评估不合格的,两年内不得申请项目资助经费,连续两次不合格的,将被取消传承人资格。专家认为,对非遗传承人实行动态管理,建立退出机制,能够更好地引导和督促传承人做好传承工作。确实,面对时代的变迁,不少非遗项目在传承方面面临着困难重重。然而,也并非没有例外。在苏派鸟笼大师颜虎金的工作室里,师徒三人正在研究手艺。鸟笼制作讲求精巧、独特,从选材到成品要经过30多道工序,制作过程中,不仅涉及到雕刻等工艺,还有很多独门技巧。凭借着刻苦钻研,砖瓦工出身的颜虎金不仅能成功复制代表最高技艺的清代“冰梅顶绣眼笼”,还别出心裁,把苏州园林等题材刻到了鸟笼上。如今,他做出的鸟笼,最高市场价卖到了20万。虽说鸟笼制作在过去是门传内不传外的“暗行”手艺,可颜虎金却很乐意广收学徒。早在20多年前,颜虎金就收了来自安徽贫困山区的方清华为徒,并跟着徒弟回到老家安徽歙县,给当地青年传授技艺,帮助他们就地取材,学做鸟笼。如今,这个安徽小村庄成了远近闻名的鸟笼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做鸟笼。很多人家靠这门手艺发家致富,盖起了新房。不固步自封、乐于传授,同时注重对传统工艺的改进设计,将传统工艺很好地融入到现代社会,这让苏州鸟笼制作这门小众技艺焕发出了新光彩。为了加大非遗保护力度,2014年1月,苏州正式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非遗传承人项目。去年12月,苏州更是出台全国首个《濒危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办法》,对濒危项目进行抢救性保护。都说非遗是传承城市精魂的“活化石”。长期以来,“重申报、轻保护”是非遗保护挥之不去的话题,苏州对非遗传承人打破“铁饭碗”、终身制,做出了积极探索。当然,如何赋予这些文化“活化石”更多的时代生命力,能够让它们活在当下、活得更好,还任重道远! (原题为《苏州首次,这些非遗传承人被公布不合格!背后的原因是……》)

(原标题:苏州多名市级非遗传承人被公布不合格,履行义务不力成主因)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