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三驾“马车”齐上虾阵 重庆银行业绩报优

网络整理 2017-03-27 本地信息
(原标题:三驾“马车”齐上阵重庆银行业绩报优)

近日,重庆银行披露了2016年度全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截止2016年末,重庆银行总资产规模达到3,731.0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7%;存款余额2,295.9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2%;贷款总额1,510.2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0%,而不良贷款率为0.96%,较上年末下降1个BP。2016年,该行实现净利润35.02亿元,较上年增长10.5%。

2016年,受宏观经济下行周期和利率市场化影响、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银行业整体面临了严峻的经营形式。重行能在其中脱颖而出,总资产、存贷款、净利润等主要指标增幅均在两位数以上,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等风险管理指标均充分满足监管要求,实属不易。重行在这期间,积极应对严峻的内外形势,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依托三项重大举措,实施“三化”转型,最终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

一、线上金融产品“好企贷”拓宽小微业务

一直以来,小微企业饱受“融资难”的困扰,究其原因,小微企业通常是轻资产,财务不规范、信息不透明,传统的银行信用评估模式难以全面刻画和评估小微企业的风险。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供给侧改革措施持续实施的宏观背景下,2016年重庆银行积极响应普惠金融的政策导向,推出了“好企贷”小微企业线上贷款产品。

“好企贷”通过大数据应用实现了对小微客户的画像,突破了银行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壁垒;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创新了线上贷款业务流程,提升了传统商业银行服务小微金融客户的效率,直击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痛点,为促进传统银行的转型找到了重要的突破口。该产品一推出即获得各方广泛关注,在业内享誉了良好的口碑,自7月18日投入试运行以来,截止12月19日,好企贷已累计批准贷款659笔,授信金额约2.53亿元;累计放款643笔,累计规模约2.47亿元。

二、金融租赁公司获批,迈出战略转型坚实一步

按照重庆银行董事会“专业化,综合化,互联网金融化”的战略部署,重庆银行从2014年启动了综合化经营的探索,结合监管政策和实际情况,制定了金融牌照和业务资质申领工作计划。成立金融租赁公司将使重庆银行实现业务领域和经营范围的延伸和拓展,进一步丰富金融服务产品体系,实现战略协同、优势共享,打造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对于重庆银行战略转型和提升市场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一方面,金融租赁公司能依托母行在资本、资金、风险管控、人才、营销网络、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母行能借助金融租赁公司租赁业务中长期融资融物的特性,以契合客户需求为基础,打造专业产品线,在重点领域形成专业特色和突出竞争优势,实现整合营销、分工协作。

同时获得了开展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业务的通行证,重庆银行将借此积极拓展新的收入来源和盈利方式,实现各业务条线间联动互补的良性循环。此外,理财直融工具是银行为了实现企业融资需求和投资者理财需求的对接,创设的标准化理财资金投资标的物,是我国资本市场多层次直接融资体系的一部分。理财直融工具新资质的取得将帮助重庆银行在未来运营中有效降低本行企业融资成本和交易成本,丰富重庆银行理财基础资产多元化投资,满足重庆银行投资者个性化投资需求。

三、依托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贸易金融业务扬帆起航

2015年11月7日,在大大大大和李显龙大大的共同见证下,中新两国政府在新加坡签署了《关于建设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框架协议》及补充协议,重庆市政府与新加坡贸工部签署了《关于建设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实施协议》,宣告该项目正式启动,是继“苏州工业园”、“天津生态城”项目后,中国和新加坡在中国建设的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

重行紧抓中新战略项目重大机遇,贸易金融业务快速发展,2016年落地国际商贷、离岸人民币债券项目7个,涉及金额30亿元,迅速打开了局面;全年累计贸易金融结算量是上年的2倍,实现跨境人民币收支是上年的9倍,实现中间业务收入是上年的4倍,同业排名大幅上升。

依托“好企贷”、金融租赁公司和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重行深化了专业化、综合经营化、互联网金融化的传略转型目标,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展望未来,期待重行能实现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发展目标,成为一个业务结构优、资产质量好、盈利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小而优”的现代化创新性商业银行。

(原标题:三驾“马车”齐上阵重庆银行业绩报优)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