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窃贼"借戾气怎么读"村民摆放的梯子入室盗窃 作案12起被抓

网络整理 2017-03-22 本地信息
(原标题:扔在芦苇丛中的长梯,成破案关键)

铁路边一向平静的几个村子,突然让窃贼闹得人心惶惶。窃贼为何唯独青睐这几个不起眼的村子,又来无影去无踪?3月21日上午,46岁的安徽籍犯罪嫌疑人吕某在常州武进警方押解下,对藏匿作案工具的现场进行辨认。现场,一把长梯扔在铁路边的芦苇丛里,吕某告诉记者,他正是“借”村民随意摆放的梯子进行入室盗窃的,其间共作案12起,被盗现金等财物涉案总价值5万余元。

多户村民

家中半夜现金失窃

2016年春节前,武进区谭庄村委多个村子的村民家中发生现金被盗案,窃贼趁村民半夜熟睡之际,将他们放在衣裤口袋和包里的现金偷走。

案发村子偏僻,旁边是一条铁路,而村子附近也没有任何监控设备。民警在勘查现场时发现,窃贼应该有借助梯子进入家中的痕迹,但在走访中并没有人反映丢梯子的线索。在梳理同类案件后,民警发现,此类案件只在谭庄沿铁路线的村子里发生,周边没有类似窃案,难道窃贼就在这几个村子里?然而通过摸排,民警了解到,由于村子僻远,村上少有闲杂人员居住。难道窃贼是乘坐高铁动车过来作案后再离开,但附近根本就没有站点。

警方的调查陷入困境,村民对此怨声载道,这让前黄派出所备感压力。让人奇怪的是,春节之后近一年的时间,这些村子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盗窃案。

可疑梯子

给警方破案提供方向

然而,今年春节前,谭庄村委村民家中再次发生多起窃案,手段极为相似,潜伏了一年的窃贼又一次猖狂起来。

因为去年失窃,在家中安装了监控的居民周某,捕捉到了窃贼再次来家中作案的身影,因为在深夜,画面上只能看见一个黑影与夜色融为一体,根本无法识别犯罪嫌疑人的外貌特征。民警发动村干部一起排摸线索,在连续几天的大范围走访中,有村民回忆起,2016年他在铁路边割芦苇的时候,曾在芦苇丛中发现过长梯,今年春节前又发现过一次,前一次是金属梯,后一次是竹梯,时间都在附近村民发生窃案之后。两次在铁路沿线芦苇丛中发现可疑梯子,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警方立即安排十多人在铁路沿线搜寻,但没有找到梯子的影子。

2月25日,前黄派出所再次接到谭庄村委一户村民被盗的警情,手法相同。通过工作,民警果然在铁路边的芦苇丛中找到了一把竹梯。

通过竹梯,民警循线追踪,安徽籍犯罪嫌疑人吕某进入警方视线。

无业游民

跨市偷窃终落网

根据线索梳理,警方发现,吕某于2015年10月左右,多次从苏州乘动车到常州,时间与发生在谭庄村委的盗窃案件时间吻合。3月3日,在苏州警方的配合下,武进警方在苏州吴中区木渎镇一小区的群租房内,将犯罪嫌疑人吕某抓获。

据吕某交代,自己曾跟妻子在一个工厂上班,但因后来自己做的料被小偷偷了一包,被公司当作废料扣了钱,赌气离开了工厂,并与妻子分居了。没有了经济来源,他想到了曾与老乡呆过一段日子的武进前黄镇谭庄村,地理环境熟悉,位置偏僻,地方也空旷,而村民防盗意识弱,偷东西容易得手。

每次作案,吕某都是下午从苏州暂住地乘坐动车到常州,再搭乘公交车到作案地点,通过前期踩点,一些阳台、二楼卫生间窗户没有关紧的村民家锁定为当天晚上实施盗窃的目标,而村民们随意摆放的长梯成了他有利的作案工具。偷盗成功后,第二天上午再返回苏州。吕某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不高,一日三餐并无他求,偷窃成功后往往有很长时间不再外出。

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Tags:盗窃   入室盗窃   长梯   作案工具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