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信息网

首页 > 同城信息 / 正文

IPO政策要调整? 特定行业和小妖的神仙夫婿利润影响过会率

网络整理 2017-05-04 同城信息

腾讯财经作者邬川

2016年四季度以来,IPO进程显著提速,再融资规模却受到控制。

在市场认为IPO和再融资的监管政策即将平衡之际,一则传言却暗示,特定行业在这两方面都要面临凄风楚雨。

近来,市场传闻,证监会要求企业上市辅导时间必须满18个月;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盈利要求上升为5000万元、3000万元;影视、传媒、互联网、游戏类企业IPO在原则上要被劝退。

5月4日,多位接近证监会的人士向腾讯财经透露,迄今为止,上述传言并未实施。

两位接近发审委的行业人士皆对腾讯财经表示,无差别的劝退上述行业公司并不可能,要看规模和具体的商业模式而定。目前的IPO的审核,对于行业的财务数据要求更严格,尤其是扣非后净利润的持续性。“近两年呈现同比增长的(公司)更受青睐。”

目前证监会对于持续盈利能力的要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扣非净利润较高、业绩真实合理、盈利可持续。

“在审核中的实际偏好来看,他们确实不是太喜欢这类行业。”一位前发审委委员透露,现在无论是IPO还是再融资,审核标准是“脱虚向实”。他表示,经营和财务的持续和稳定是审核核心。“上述行业稳定性差,在国外也不适合上市。”

在传言“创业板盈利要求上升为3000万元”的同时,近来连续三家扣非后净利润不到3000万的创业板企业却顺利过会。例如:苏州晶瑞化学(2014至2016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984万元、1789万元、2657万元);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2014至2016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077万元、1498万元和2338万元);杭州园林设计院(2014至2016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780万元、1412万元和2518万元)。

IPO加速不意味着审核标准的放松,很有可能更加严格。

如果以上会前一年扣非后净利润低于3000万元来统计,2017年以来截至5月1日,共有14家这样的企业上会,其中过会的只有5家,过会率仅有36%。

据统计,2017年以来截至5月3日,共有175家企业上会审核,被否决19家,过会率89%。

与2017年总体上会企业的过会率相比,扣非后净利润低于3000万元的企业过会率显著降低。

一位北京某券商的保荐代表表示,“扣非后净利润较少但盈利持续,并且属于战略新兴产业,服务实体经济的企业,会更有过会优势。”

Tags:IPO政策要调整? 特定行业和利润影响过会率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