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信息网

首页 > 同城信息 / 正文

创新建设高品质新区 强力支撑“两清穿之花妖耿氏城一中心”建设

网络整理 2018-08-29 同城信息

江北新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肩负国家使命,承担引领潮流、贡献智慧、探路未来的重任,更应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争一流”。江北新区高质量推进新城开发建设,着力优化城乡建设布局,围绕绿色、智慧、人文、宜居新区建设目标,积极推进交通、教育、卫生、民生服务等项目建设,全方位提升新区功能品质,绘就新区生态宜居新蓝图。

工作思路——

解放思想是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的钥匙

“城市建设是新区发展和创新的核心载体,它支撑了整个新区的发展,支撑了‘两城一中心’建设,也支撑了新区的高端产业。”江北新区建设与交通局局长汪冬宁认为,江北新区城市建设正高速向前发展,但受到工程唯一性、固定性特点局限,新区建设容不得“后知后觉”,必须从启动之初就要具备前瞻性、超越性,解放思想是关键。新区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承受着“要速度、出形象”的巨大压力,面临着“任务重、体量大、周期长、融资难”等一系列艰巨问题,解放思想是破解难题的“钥匙”。

解放思想,解放的是制约高质量城市发展的思想障碍、观念束缚。新区建设工作始终坚持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支持“两城一中心”的建设,对标找差,创新实干,找准差距,砥砺前行,以高水平的规划引领城市建设,以更科学的基础建设支撑新区城市发展,营造国际化、集约化、便利化的城市建设环境,大力开展精细化建设管理,建成一批体现代表新区建设管理水平的精品工程和民生工程,精心打造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区。

创新实干——

“三个坚持”建设理念服务新区城市发展

实干是创新的落脚点。在大讨论活动中,江北新区紧扣“绿色、智慧、人文、宜居”导向,对照国家级新区和世界一流标准,明确新区城建“三个坚持”的工作理念,促进新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协调发展:

坚持规划引领。通过开展对交通建设、水务园林等领域三年规划编制工作,新区以对标苏州工业园区为基础,中远期对标上海浦东新区,超前谋划,强化规划指导引领作用,杜绝后期反复开挖和“马路拉链”等城市。重点推进骨干路网,强化经济组团快联,结合“两城一中心”产业基地建设完善片区路网,有序建设国际健康城、研创园、新金融中心等片区内部道路。进一步引领产城融合。制定《江北新区道路建设与整治导则》,对道路工程、配套设施、交通设施、绿化景观、立面整治、亮化工程进行规范化管理,以导则为指引,统一规划,一体化设计,塑造具有江北新区特色的城市形象。

坚持创新驱动。创新棚改融资途径,提前开展项目融资政策研究,积极与扬子集团等投融资平台合作,持续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建立资金保障机制,缓解棚改资金困难。开展“智慧工地”建设,动态监测扬尘数值,一旦数值超标,自动发送预警信号,并自动开启降尘设备。2018年结合江北大道“C”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率先改造20余座智能公交站台,逐步在全区开展智能交通监控平台、智能公交调度平台、公交电子站牌、公交优先信号控制系统等,打造交通智能化。与南京工业大学签订建设领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进科研课题研究,如工地弃土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方面;联合东南大学开展智慧交通——无人驾驶领域交通运输科技应用的研究。

坚持绿色导向。积极打造绿色建筑,进一步提升绿色建造水平,结合省级绿色建筑与建造示范区创建工作,落实规划体系绿色引领、绿色建筑提质增效、城镇建设模式创新、市政设施集约高效、平台创建智慧共享、支撑体系长效协同等六大实施举措,全域绿色空间规划,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最大限度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实现光照、采风,公共建筑安装江水源热泵。着力打造江北新区绿色生态、尺度适宜的滨江都市样板与创新驱动、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样板,实现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品质宜居城市空间的核心目标。

最新进展——

今年排定城建项目115个,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自开展大讨论活动以来,新区紧紧围绕新区城建年度目标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对标找差,以更高的定位、更宽的视野、更新的标准、更强的使命担当,加快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各项重点任务。2018年城建计划项目共115个,截至6月底,已开工77个,开工率达到70%。

在拉开发展框架的同时,新区凝聚力量打造亮点,初步构筑“区域辐射增强、跨江快速联动、组团高效衔接、中心活力畅通”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目前浦仪公路西段已开工建设,长江五桥、和燕路过江通道南段、长江大桥维修改造等过江通道建设加快实施;并计划于2018、2019年再启动仙新路和建宁西路两条过江通道。在城市轨道方面,地铁11号线一期、4号线二期、S8号线南延等轨道交通工程有序推进,共同促进拥江融合。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工作之一,新区梳理全区断头路状况,尽快打通天华西路、仙玉路、浦园北路、华美路等一批断头路,构建新区内部交通的微循环路网。

Tags:创新建设高品质新区 强力支撑“两城一中心”建设   创新   绿色建筑   智能交通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