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小布达拉宫,锦州小布达拉宫在什么地方

网络整理 2023-10-11 最新信息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小布达拉宫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小布达拉宫以及锦州小布达拉宫在什么地方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小布达拉宫在什么地方是什么

普陀宗乘之庙,俗称小布达拉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为“外八庙”之一。

普陀宗乘之庙占地面积约22万平方米,由一道曲折蜿蜒的宫墙包围。共有建筑60多处,依山峦地势建筑,色彩鲜明,气势雄伟,是中国古代皇家寺庙中的代表作。主要建筑包括:山门、碑亭、五塔门、琉璃牌楼、白台、大白台、大红台、东红台等等。

普陀宗乘之庙是仿西藏拉萨布达拉宫修建的,“普陀宗乘”是藏语“布达拉”的汉译。庙依山建造,坐北朝南,山门内是碑阁,北是五塔门,高十余米,有拱门三个,上建红、黄、黑、白、绿五座喇嘛塔。

门北是琉璃牌坊。牌坊北地形渐高,各式白台、塔台建筑因地形而散置,高低有别,变化多端。最后为雄伟高大的主体建筑大红台。大红台的正面,下面是高达十八米的大白台,其上耸立着高达二十五米的大红台。红台内四周为三层群楼,中央是重檐攒尖鎏金铜瓦项的“万法归一”殿。

普陀宗乘之庙布局分三个部分:前部包括山门、碑亭、五塔门;中部包括琉璃牌坊、白台、僧房等;后部是主体建筑大红台及周围其他建筑,大小共60余处,被包围在雉堞衔连、依着山势起伏而环寺一周的高大围墙之内。

漫步五蠢陪搭孔石桥,进入藏式山门,便是黄琉璃瓦覆顶的碑亭。亭内竖着三座石,以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分载《普陀宗乘之庙碑记》、《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三文。带拿

碑亭后是五塔门。五塔门满壁白色,上有三层藏式盲窗,下为三座拱门,门顶上有五座喇嘛塔,门前有一对大石象,象征着吉祥和佛教大乘派的力量无边。

历史

乾隆帝《普陀宗乘之庙碑》记载,该庙始建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三月,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八月竣工。这座庙宇是乾隆为了乾隆三十六年母亲崇庆皇太后八十寿辰而建,乾隆在庙中立御制碑《普陀宗乘之庙碑》纪念。

普陀宗乘之庙是“外八庙”中最辉煌、规模最大的庙。这座庙宇是仿照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而建,因而又俗称“小布达拉宫”,“普陀宗乘”(借译)和“布达拉”(音译)语出同源,意为“观音圣地”。

乾隆帝《普陀宗乘之庙碑记》记述,南海大士的普陀道场有三个,一个在印度(南海普陀寺),一个在西藏(布达拉宫),一个在浙江定海(普陀山)。乾隆帝本想仿照南海大士在印度的最早的普陀道场修建,但该道场的形制难以考察,而西藏布达拉宫都纲法式具备,乃仿照布达拉宫兴建了普陀宗乘之庙。

万法归一殿是该庙的主殿,为举行集会和庆典之所。每年农历七月十一日,在该殿举办藏传佛教学位考试。

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七日、正月十四日,在该殿举办送祟活动,该庙全体喇嘛在该殿集中念经。清朝,蒙古各部首领来该庙进香者甚多。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乾隆帝在万法归一殿接见回归的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一行,并举办大规模讲经祝寿活动。

1932年,美国芝加哥举办万国博览会,财阀洛克菲勒为招睐参观者,于1930年采纳了瑞典学者斯文·赫定建议,派人对万法归一殿实测实绘,在芝加哥制做出一个与该殿大小相同的模型。洛克菲勒又在中国搜集大批佛像和法器,于1931年使用专轮运到芝加哥,在复制的万法归一殿内展出。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瑞典建筑师麦克思·吴雷和几位专家成立了一家基金会,已经从美国印乱橘第安纳大学手中购买了当年复制的万法归一殿全部构件,准备在斯德哥尔摩国际文化研究中心组装复建。麦克思·吴雷曾在1989年到承德同主管部门协商,对万法归一殿进行实地考察。

1961年,普陀宗乘之庙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包括普陀宗乘之庙在内的“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录为世界遗产。

21世纪初,在普陀宗乘之庙大红台上的“御座楼”推出了民族宗教歌舞《普陀之光》,展现了普陀宗乘之庙落成、皇帝庆寿、土尔扈特部回归等重大历史事件。该歌舞每天上午在“御座楼”为游客表演。

二、小布达拉宫简介

小布达拉宫为乾隆皇帝庆祝自己60岁寿辰,第二年其母后80寿辰所修。同时也是为了当时的达赖而修建的,但由于当时达赖的岁数较小,所以没来过承德的小布达拉宫。

全庙布局、气势仿拉萨布达拉宫,俗称“小布达拉宫”。乾隆皇帝在这里接见了万里东归的土尔扈首裤锋晌领渥巴锡一行,并举行了隆重的讲经胡锋、说法、祝寿等活动基迟。

乾隆三十六年,为乾隆帝六十寿辰和皇太后八十寿辰之年,边疆各少数民族的首领会集承德,举行盛大的庆寿活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全国民族大团结的局面。

主体建筑大红台,通高43米,台中央万法归一殿是主殿,殿顶部高出群楼,殿顶都用鎏金鱼鳞铜瓦覆盖,金光闪闪,富丽堂皇,极其雄伟壮观。

三、布达拉宫和小布达拉宫的区别

布达拉宫和小布达拉宫的区别:

1、结构的区别:小布达拉宫:庙依山建造,坐北朝南,山门内是碑阁,北是五塔门,高十余米,有拱门三个,上空弯建红、黄、黑、白、绿五座喇睁携嘛塔。布达拉宫:占地总面积36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3万平方米,主楼高117米,共13层,其中宫殿、灵塔殿、悉亏伏佛殿、经堂、僧舍、庭院等一应俱全。屋顶和窗檐用木制结构,飞檐外挑,屋角翘起,闪亮的屋顶采用歇山式和攒尖式,具有汉代建筑风格。

2、地理位置的区别:小布达拉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北,狮子沟南侧。布达拉宫:坐落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玛布日山上。

四、小布达拉宫在什么地方

小布达拉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狮子沟镇狮子沟村。

普陀宗乘之庙,又叫“小布达拉宫”,是清代乾隆皇帝为了庆祝他本人60寿辰和崇庆皇太后80寿辰而下旨仿西藏布达拉宫建设的佛教庙宇。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狮子沟镇狮子沟村,为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大建筑群,建成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

普陀宗乘之庙占地22万平方米,其主体建筑大红台位于山巅,悔雹通高43米,台中央袜碰万法归一殿是主殿,殿顶部高出群楼,殿顶都用鎏金鱼鳞铜瓦覆盖。

历史沿革

普陀宗乘之庙,始建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三月,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八月竣工。这座庙宇是乾隆为了乾隆三十六年母亲崇庆皇太后八十寿辰而建,乾隆在庙中立御制碑《普陀宗乘之庙碑》纪念。这座庙宇是仿照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而建,因而又俗称“小布达拉宫”,“普陀宗乘”(借译)和“布达拉”(音译)语出同源,意为“观音圣地”。

每年农历七月十一日,在普陀宗乘之庙的主殿万法归一殿举办藏传佛教学位考试。

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七日、正月十四日,在普陀宗乘之庙的主殿万法归一殿举办送祟活动,普陀宗乘之庙全体喇嘛在该殿集中念经。

乾隆三十六年碧好帆(1771年),乾隆帝在万法归一殿接见回归的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一行,并举办大规模讲经祝寿活动。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由财阀洛克菲勒复制的万法归一殿与其在中国搜集大批佛像和法器,参加了当年的美国芝加哥举办万国博览会。

五、被称为“小布达拉宫”的景区,在河北哪个地方

河北藏于深山的景区,是我国首批“国家级”景区,距北京225公里

如果你生活在北京或者天津,周末或闲暇时光一定会选择周边旅游或者是度假,而河北的很多地方就会成为大部人的首选了,像北戴河啊草原天路啊等等。

但是有一处景点是很少有人去的可以称得上是小众景点了,从北京开车过去也就225公里,周末去一趟是很方便,它是我国首批“国家级”景区,藏在河北的深山里它是一座寺庙叫普陀宗乘之庙,听这个名字你或许会觉得很奇怪,不像我们平时看到的其他寺庙的名字,是的因为这座寺庙是一座藏传寺庙。

这座藏传寺庙是在康熙年间建造的,据说是为了康熙60岁建造的寺庙。它不同于其他佛教寺庙。作为藏传寺庙,建造时也是借鉴了布达拉宫的样子建造的,奢华的程度很不一般,据记载建造这座寺庙一共滑歼用掉了14000两的黄金打造了它的金灿灿的房顶,可想而知信册冲这个奢华的程度了。

毕竟是给皇帝盖的寺庙也不能太寒酸,而且藏传姿源佛教的寺庙建造本来就是这种的镀金屋顶,在藏族人的眼里金钱没有信仰的宗教重要,他们每年都会花费很多钱去修缮他们的寺庙,也会捐赠很多钱去换一个寺庙里祈过福的铜盆,这些是他们的信仰。

这座寺庙虽然藏在深山,但是它有着“小布达拉宫”的称号,你要是觉得西藏太远也没有时间这个地方绝对会是非常值得选择的地方又近又方便,还能参观到藏传佛教的精华之处又能体验到布达拉宫的小小模型的感觉,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这里的门票比故宫的贵一些要80元,但是大部分人也都能接受的,还有一个就是它的地理位置是在河北承德的狮子沟,处在一个避暑胜地的地方,那去的时节就不言而喻了,最好是选择在夏季去那里又能避暑乘凉还能感受山里的清静。

不用去西藏就能参观到藏传佛教的文化,这是一件多方便的事情啊,不来都会觉得可惜了,它还是一个小众景点也不用在人潮涌动中随波逐流感觉自己看了个寂寞,这里人流小你能放慢脚步慢慢欣赏这座雄伟奢华的寺庙。

这座寺庙虽然被称为“小布达拉宫”但是还是很大的,参观还是要花费一天的时间,慢慢看才能看个大概。所以不要心急一次看不完下次再来,反正这里是京津的后花园离得也近就是周末一脚油门能解决的事

关于小布达拉宫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