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信息网

首页 > 院校 / 正文

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官网,大学生就业补贴申请入口

网络整理 2024-02-02 院校

今天给各位分享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官网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大学生就业补贴申请入口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全国大学生就业去向登记平台
  2. 大学生就业平台怎么上传就业协议
  3. 大学生就业去向登记平台
  4. 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官网 24365就业平台登录入口

一、全国大学生就业去向登记平台

1、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就业意愿在个人信息板块。

2、“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是教育**及有关部门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就业指导与就业管理的综合性平台。平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意愿登记、简历填写、职位检索、职位推荐、专场招聘、网上签约、去向登记等求职应聘服务。

3、提供职业指南、职业测评、师兄师姐去哪儿、风险防范提示等就业指导服务;提供重点领域、国际组织、应征入伍和基层就业等引导服务。请各位毕业生按照本**作指南,尽快绑定平台,及时登录网站关注岗位咨询,积极参与线上招聘。

4、平台是教育**及有关部门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就业指导与就业管理的综合性平台。平台有PC端和手机端,主要提供以下服务内容:

5、一是面向高校毕业生。高校毕业生是平台的主要服务对象。围绕毕业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的所需所求,平台主要提供求职服务、就业指导、重点引导等服务。

6、二是面向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在平台注册后,可便捷地参加招聘活动,发布岗位信息、筛选简历,与毕业生线上互动,达成意向后可直接网上签约;也可通过平台查询生源信息,了解意向学校和专业的毕业生总体情况。

7、三是面向就业战线。地方**门和高校通过平台可动态监测就业进展,调查和分析就业形势。全国6万余名毕业班辅导员和2万余名就业工作人员,全部在平台注册,**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部署可一键直达,实现扁平化管理。

8、四是面向公众及所有用户。平台提供大量政策资讯、工作动态、高校就业质量报告等信息,用户也可通过平台链接到各地和高校的就业网站以及主要的社会招聘平台。

二、大学生就业平台怎么上传就业协议

大学生就业平台上传就业协议如下:

1、关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公众号,依次点击“毕业生——网签/去向登记——学生登录”,通过学信网账号密码登录进入网签平台界面。

2、登录网站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通过学信网账号密码登录进入网签平台界面。

线上签约:由用人单位通过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向毕业生发起签约邀请,毕业生网上同意(点击状态文字),院、校审核通过,签约完成。因该方式流程少,不易出错,现着重推荐。若企业需要纸质协议书,可获取盖公章电子档,彩印寄送。

线下签约:毕业生可利用网签平台自行发起签约。点击“申请签约”,填写就业协议相关信息,经院、校审核,毕业生通过学院就业专干老师获取“已审核”电子协议书。

毕业生彩印已盖章协议书两份(正反面打印),发给用人单位审核盖章,由用人单位寄回一份(毕业生自行保存),并将扫描件上传网签平台,完成最终院、校审核手续。毕业生去向登记功能适用于“非网上签约”方式的所有毕业生,通过点击“去向登记”,填写具体去向信息,上传相关证明材料。

毕业生不能同时签约两次(两家企业),如需重新签约,必须与已签约企业进行协商,处理好违约责任后,在全国大学生就业服务平**理解约手续。解约完成后方可再次签约。

线上签约解约方式:毕业生或用人单位通过平台向对方发起解约申请,经用人单位或毕业生同意、学校(院系)审核通过后,线上解约完成。

线下签约解约方式:由毕业生发起解约申请,需选择解约原因、填写解约说明,上传解约函等材料,点击“提交”等待审核,院校审核通过解约完成。

三、大学生就业去向登记平台

大学生就业去向登记平台是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

1、登录**。登录账号和密码是毕业生本人在学信网注册的账号和密码。

2、登录后界面如下,毕业生依据自身就业状况,选择相应**作。

3、已经签订就业协议的,选择“已签就业协议,登记信息”,带红色*号的项目为必填项目,填好后提交。

4、其他各种就业形式及未就业的毕业生。包括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基层项目、自主创业、**职业、升学、出国出境、未就业等去向信息的登记,选择“无需就业协议去向登记”。带红色*号的项目为必填项目,填好后提交。

1、毕业生只能与一家用人单位签约,一旦同意签约后,其他单位的签约邀请只能查看,无法**作。

2、毕业生签约与否不影响其他单位对其发起签约邀请。

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发起签约邀请后,在应约有效期内无法向该毕业生再次发起邀请,若毕业生拒绝签约或应约有效期内未回应,该用人单位可再次对其发起签约邀请。

4、学校(院系)签约审核。毕业生同意签约后,提交学校(院系)审核。毕业生可通过主界面查看学校(院系)审核进度及结果,若学校(院系)审核通过,则签约完成。毕业生可**预览、下载就业协议书。

四、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官网 24365就业平台登录入口

为主动应对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全新升级上线了“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以下简称“24365就业平台”)。

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官网:点击进入

“24365就业平台”集就业服务、就业指导与就业管理为一体。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服务,涵盖了从就业意愿登记、简历制作上传、岗位查询、应聘面试到网上签约的求职全周期。为用人单位提供从岗位信息发布、简历筛选到面试通知、网上签约的招聘全周期服务。目前,已有519万名2022届毕业生和55万用人单位注册使用。同时,全国7万余名毕业班辅导员和2万余名就业工作人员全部在平台注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可一键直达,实现“一站式”服务和管理。

2020年2月,为应对疫情对毕业生求职带来的不利影响,**会同前程无忧、智联招聘、BOSS直聘、中华英才网、猎聘网等5家社会招聘服务机构,共同推出“24365**服务”,开展全天24小时、全年365天不断线的**服务,广泛开拓岗位资源,解决了毕业生无法线下求职的燃眉之急。

为进一步扩大岗位供给,“24365**服务”持续扩大与社会招聘机构合作,先后增加国投人力(国聘)、中智集团、卫人就业网等7家协办单位。目前,“24365就业平台”和12家协办单位充分发挥各自平台的资源优势,开辟“24365就业服务专栏”,广泛发布专门面向高校毕业生的招聘信息。针对2022届毕业生累计发布岗位信息3140万条,毕业生投递简历1.67亿人次。

服务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做强专场招聘

今年以来,为积极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广泛凝聚各部委、各行业、各地区合力,多措并举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依托“24365就业平台”举办76场专场招聘活动。其中,**资委、人社部等六部委,共同举办“国聘行动”第三季,汇集岗位资源68万个。与全国**联共同举办“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活动,在“24365就业平台”提供岗位15万个。与工信部共同举办“中小企业百日招聘”活动,提供岗位11万个。

进一步加大对重点行业支持力度。联合**、国家卫健委、国家**,先后推出汽车产业、连锁经营行业、医药卫生行业、邮政快递行业等13场面向2022届毕业生的招聘专场,在“24365就业平台”累计提供岗位46万个。

面向重点地区,特别是受疫情影响的陕西、吉林、河南等省份,“24365就业平台”加大力度向毕业生推送岗位45万个。6月13日,“24365就业平台”推出上海专场招聘活动,4592家企业提供岗位3.5万个,活动将持续到7月31日。

面向重点群体,“24365就业平台”推出“同心共筑2022届毕业生高校联合网络招聘会暨少数民族毕业生专场”“**企业面向**青海新疆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国聘行动女大学生就业专场”“**助航网上专场招聘会”等专场招聘会,累计提供岗位超过26万个。6月30日至7月30日,**联合中国残联推出“2022年高校残疾人毕业生网络招聘活动”,本次招聘预计提供超2万个岗位。

近期,**还将联合**等部门,在“24365就业平台”开展服务外包行业专场招聘、国资央企夏季专场招聘、文旅艺专场招聘等多场招聘活动。

汇聚各方资源建设高校毕业生网上就业大市场

为推动实现招聘平台就业信息资源的互联共享,2021年,“24365就业平台”与猎聘网、BOSS直聘、拉勾网、一览英才、中华英才网、中小企业信息网等6家单位,通过“岗位精选计划”实现了互联共享;2022年3月以来,又陆续与国投人力(国聘)、智联招聘、实习僧、全联人才**、前程无忧等5家单位实现互联共享。

同时,推动各地各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平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24365就业平台”着力打造了部—省—高校**网络联动模式,充分汇聚各省、各高校毕业生就业平台岗位资源。

截至目前,“24365就业平台”与32个省市、729所高校和11家社会招聘机构实现互联共享,累计提供岗位1124万个。此外,“24365就业平台”提供了全方位的就业指导资源,累计上线了“互联网+就业指导”**课107期,培训课程资源118个系列,职业百科125个和职业案例683个。

OK,关于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官网和大学生就业补贴申请入口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