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信息网

首页 > 院校 / 正文

上外难考还是北外难考,上北外的都是些什么人

网络整理 2024-03-08 院校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上外难考还是北外难考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上外难考还是北外难考以及上北外的都是些什么人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上外与北外对比
  2. 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相比哪个更好好在哪里
  3. 考上北外的算学霸吗上外难考还是北外难考

一、上外与北外对比

上外北外是外语界的top2,就像清华和北大。

有人觉得上外更好,也有人觉得北外更好,但两外在全国外语界本就是平分秋色、不分伯仲的,都以培养**外语人才所著名,都代表了我国外语教育的最高水平。

上外北外实力伯仲之间、品牌伯仲之间、录取难度伯仲之间,所以具体看专业、地理坐标、学校风格、校园环境等来选择。

其实从两外的英语名字也是能看出点区别的: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S**U) vs.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BFSU)。

总体来看,其实上外更像一所大语种(此处指英法西德俄日阿语等国际地位较高的语种)顶尖、语种齐全、非外语专业实力不俗的涉外偏综合的文科名校;北外更像一所语种特别全、实力好的专门语言名校。

北外地处首都,为**服务更多,以**外交人才培养为特色;上外地处魔都,为金融商贸服务更多,以高端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特色。

(当然特色是优点,并非局限性,上外的学子也完全可以做优秀的外交官,北外的学子也完全可以做出色的外企高管。

两外均为**直属首批211和双一流的全国重点大学,都是外语牛校和最顶尖的行业特色型高校。

(上外上世纪60年代至今一直是**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北外80年代才划归**,之前属于**。

**最新学科实力评估现实,上外北外北大三校的外国语言文学均为A+级别,并列全国第一。

上外强在复合型专业做的更好,没有特别冷门的小语种;北外强在小语种数量最多;北大强在学术科研实力最厉害。

一般来说,北大的外语是绝对第一,但是学生的外语综合素质,还是两外最好。

但诸如西语法语韩语葡语意大利语等非国重语种,两外的实力也都是全国顶尖的。

北外小语种的选择余地更大一些,上外的涉外复合专业及非语言类优秀专业选择余地更大一些。

以两外第四轮**学科评估为例:

B+:**学(全国第8,语言类高校的零突破)

C+: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法学

(各路排行榜网上一直就没断过,但是要擦亮眼睛,**的学科实力评估才是最权威可信的,非其他排行榜可比。

两外各种的强项和各大学科的实力水平如何,都显而易见。

综合来看,两外的外语学科势均力敌、并列第一,非外语类学科上外略强于北外。

上外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外国语言文学和**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外国语言文学、**学、**管理);3个国家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语语言文学);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亚洲第一的高级翻译学院;全国第一个翻译学博士点。

北外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外国语言文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外国语言文学、管理工程与科学);4个国家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外应、日语语言文学);11个国家特色专业。

前者的特点是名气大,后者的特点是低调却厉害。

比如杨澜的知名度国内高过陈冲,但陈冲是奥斯卡终身评委、金鸡影后、金马影后、金马奖最佳导演、金像奖评委、好莱坞编剧。

具体到自己要知道,知名校友跟自己其实没多大关系,进去了不代表你也能跟他们一样。

多比比自己学会了什么,比对比谁家知名校友更多可有意义多了。

上外北外在各大就业排行榜中常年跻身全国前十。

但上外强于北外,比肩复旦交大。

北外进****的更多,上外进世界500强、著名跨国企业的更多。

(但正如上面所提到的,上外进**同样有优势,北外进外企也一样,看个人取向。

北京各类名校太多,外语强的也不止北外,北大贸大外交学院北语中传北二外国关等的外语实力都不可小觑,所以竞争十分激烈。

一个班的同学,外语水平也会有云泥之别,所以在强手如林的北京竞争,学校牌子能给的光环还是很有限的。

而偌大的上海,只有上外一家语言类高校,外语实力最强,独树一帜。

上海这边的就业情况可能跟北京也有点不同,上海这边各档次的学校都有可以被认可的领域,所以在上海的金融界、高端律所等地方,也不乏上外人的身影。

出了京沪,两外的知名度影响力是一样的,如果应聘同一家单位或企业,学历关都过的去,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学生最近有多大本事了。

**生源,两外同档,近年来文理综合起来的录取分数排名均为全国前20,高过不少985大学。

关于这个,现在除了有“北清复交”的说法之外,因为地理位置和专业的特殊性,使得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这三所学校每年在各省份的**录取分数线中大致相当,所以被大家并称为“两外一法”。

这六校都是全国最顶尖的211和专业型高校,也是学霸云集。

研究生生源(含硕士和博士),上外北外都是全国外语类最好的,也是最难考的(尤其两家高翻),能考上的都是大牛。

北外只有一个校区在海淀,靠近**和北理工,比较小也比较旧,但蛮有韵味。

上外有两个校区,老校区在市区虹口,新校区在郊区松江大学城。

上外的虹口校区交通便利,靠近同济复旦和上财,校区不大,但也蛮有底蕴;松江校区挨着东华大学,离华政也不远,校园面积更大,欧式建筑很有异域风情,然后,学生宿舍条件是数一数二的好!!!虽然松江校区离市区有点距离,但学校旁边就是地铁9号线,到徐家汇、淮海路、人广、陆家嘴也是很方便的。

在上海,只要有通地铁,到哪里都挺方便的。

上海的交通情况还是比北京好得多的。

总之,提起外语最高学府,懂行的人想必都会提到上外和北外。

两外势均力敌、平分秋色也是事实。

两所高校层次一样、类型相同、旗鼓相当、口碑都好。

不管是考**,还是读研深造、出国、进外企,两外提供给学生的平台真心没什么差别。

(对于某些人说的“北外综合而言比上外强”,真的是挺无语。

说这些不着边际的话良心不会痛吗?这话说的真有点不负责任了。

“综合”是什么意思呢?严格来说是你的“主观臆断”吧?而且“综合≠语种数量”,况且北外语种是比上外多,但也没那么吓人了,所谓的上百个语种是包含翻译专业和外国历史之类的,**的语种也49个,上外现有39个授课语种北大有25个左右。

北外语种是比上外多,但整体外语学科实力跟上外打平手,所以呢?脑子不能只会单向思考对吧?上外北外档次相同,无论是学校层次、业界地位还是录取难度,都是一个档次的。

所以你会在**的时候第一志愿浙大考不上了再考虑南大吗(假设举例,若有冒犯,还望见谅)?还是说你会第一志愿上财,保底志愿北外??说什么“考不上北外再考虑上外“的人,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勇气,可能是梁静茹的歌听太多了吧。

先不说很多省市上外**分数更高,即使算全国均分,上外北外也只是零点零几的差别。

你要真想秀优越感,等有考进北大外院的本事再来贬低上外也不迟。

至于有的答主所谓的科研实力,估计也是在那里想当然了吧?科研实力自然要看学校的硕士博士点建设情况和**的学科实力评估了呀。

这一点,上文有,可以看一下,结果一目了然。

不能把自己想当然的主观印象当标准对吧?科研实力北大是外语界绝对第一,两外科研实力在外语方面旗鼓相当,在非外语方面,上外表现更好。

说话前最好得先做做功课,调查一番对不对啊?不能听风就是雨,想当然地张口就来,这样难免会误导人。

上外其实是被严重低估了的实力名校。

上外平时已经够低调了,褒奖北外可以,但请不要踩上外,尤其是你对两外其实都没那么了解的情况下。

北外没你想的那样一枝独秀,上外也不是你以为的等闲之辈。

所以,请不要随便张口就来,没依据又片面地吹北外黑上外,真的很low。

也希望观望的学弟学妹们,不被网上的吹子和黑子误导。

上外地处魔都,有经济和涉外优势;北外地处首都,有**地缘优势。

上外更“海派”,相对更**随性国际化;北外更“红专”,**红利和媒体曝光多一点。

但回归学校本身,上外北外是全国外语学子心中的两座圣殿,均为中国外语最高学府,都是我国外语最强的**行业型高校,势均力敌、风格迥异。

若喜欢上外的摩登、谦和、包容、**,就努力考上外;若喜欢北外的霸气、自信、锐利、严肃,就努力考北外。

能考上哪个都厉害,不要人云亦云,捧一踩一就好~

二、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相比哪个更好好在哪里

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相比哪个更好?好在哪里?

北京外国语大学(BFSU)和上海外国语大学(S**U)都是培养中国**外语人才学府;作为语言类学校,两所学校在语言专业都致力于广而精,不分伯仲。**就二所学校专业特点、重点学科、就业、地理位置加以比较。

北京外国语大学(BFSU)和上海外国语大学(S**U)都是培养中国**外语人才学府;作为语言类学校,两所学校在语言专业都致力于广而精,不分伯仲。**就二所学校专业特点、重点学科、就业、地理位置加以比较。

一、北京外国语大学(BFSU)和上海外国语大学(S**U)专业特点

北外:偏**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

北京外国语大学位于帝都北京,属于**中心,可能正是由于“近水楼台先得月”,位于皇城,所以北外的语言学习和就业倾向于**外交。

“共和国外交官摇篮”可不是浪得虚名的,以**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的校友中,先后出任驻外大使的就有400多人,出任参赞的1000多人。北外致力于培养外交、翻译、经贸、新闻、法律、金融等高质量涉外人才,共培养9万多人才。

上外:语言商务两结合的就业导向型学校

上海外国语大学位于繁华商贸都市上海,金融、商贸绝对是独占鳌头的。上外的学生从大一开始就会关注500强外企、咨询、快消、金融之类的。学校里也充斥着各种模拟招聘大赛活动和各种外企宣讲会,以前听过的没听过的到最后都耳熟能详。

相较于上外,北外历史更显悠久,“姜还是老的辣”:北外拥有英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三门重点学科。

相比之下,上外的重点学科只有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虽数量略不及北外,但都各有千秋。

孔子学院——北外承办了21所海外孔子学院,位于亚、欧、美17个国家,上外;上外开设了7所海外孔子学院,遍及亚洲、非洲、欧洲和南美,致力推广中国文化,沟通世界文明。好像在这里,北外更胜一筹。

北外得益悠久的历史,发展较早,共开设有61种外国语课程,很多不常用的小语种课程只有北外设有,这类学生毕业多半会进入外交、领事馆;

上外总共有22个语种课程,囊括俄语系、法语系、德语系、西方语系和东方语系的主要语种。

上外高级翻译学院是我国唯一位列世界十五强的专业口译办学机构,并设有中国**首个翻译学博士点。上外的高翻学院获得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的全球最高评级,是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中国唯一位列世界15强的专业会议口译办学机构。

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生就业单位主要囊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以及机关单位。虽然北外的本科毕业生26.63%会进入世界五百强单位就业,但国有企业比重最大,再加上机关单位的比例,**方向色彩渐浓。

特别是在本科生就业重点单位中,**名列第一,由此可见北外的毕业生工作去向偏重**、外交方面。

其次,北外的本科毕业生,60.78%会留在北京就业,其次就是上海和广东。大部分偏**就业的学生会坚持在北京就业,也不乏部分学生会选择去沿海城市,毕竟上海、广东这些地方外企非常多,就业机会大。

上外的毕业生扎堆在各种企业之中:三资企业、中小企业和其他企业。相较北外而言,特别少一部分毕业生会去党政事业机关。这和学校的培养方向有密切关系,所以绝大多数企业会到上外进行招聘,相比**相关的单位就很少。

其次,上外本科毕业生就业以上海地区为主,占80.52%,随之才是北京(4.53%)、广东(4.53%)、江苏(4.27%)和浙江(2.47%)。

北外——北外和上外有一个最强劲的竞争对手,那就是北大。在历年学科评估,外国语言文学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大学(93分),北外、上外和**学以88分并列第二。所以北外虽身处北京,有**优势,但是需要面对北大、北二外带来的竞争。

上外——远离北京,有丰富的外企资源,而且上外是上海唯一一所外国语大学,没有与之对抗的大学,所以说在上海绝对有资本“恃宠而骄”,这一局上外略胜。

总结:与其说二校孰高孰低,比如说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区别,这对于同类型,实力相当、口碑都不错的大学做出选择时,通过对比不同之处可能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水平差不多,都是外语类最高学府,排名不分先后

北京外国语以后有机会做外交管。不过据说需要家里有背景。相比之下北外更好。

1.录取不看英语成绩,英语成绩只作参考,以总分择优录取。当然如果你上了录取线但英语及格分也没达到是有点问题的,但是话又说回来,你英语不上100分想上这两个学校的录取线也是不太现实的,

2.在广东录取多少人自己上他们官网看啊,都有的,我不知道你文科理科。

3.北外是**直属学校,外交官的摇篮,你踏入北外就等于一只脚踏入了**,那几率上相当高,当然想进北外也相当难。

现在说上外,北外和上外都是顶尖外语名校,没有谁好谁差,上外不光是外语专业牛,就是其他专业也是很好的,如会计学,即便上海名校云集也是排得上名的。

4.就业率接近100%,不光北上,其他外国语学院就业率也几乎是100%。

5.西语很难进,德语稍松一点,能考的话最好是西语。

6.所有外语学院都这样,男女数量悬殊很大,但也没有传说中是稀有动物那么夸张。

7.想法很好,难度不小。一般双学位是需要你在大二得把六级过了(非英语专业)才能修且不能挂科等等,学费另交,要学两门专业课,很累的。

8.你一分没给我居然唠了半天,太不像我见钱眼才开的风格了,呵呵~

祝你好运,顺便说句,上外是我的梦想,可惜没考上,希望你能如愿。

主要看你今后想从事哪方面的工作,上外偏经济,金融方向的而北外是偏向**的,各有优势。还有就是上外是国际高校翻译组织的正式成员(中国一共两个一个是上外一个是香港浸会大学)。上外的国家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和俄语语言文学。

作为上外的学生,我老实说,上外环境不错像公园,美女很多哈哈但是资源不是很丰富,比如图书馆,也没有游泳池.

北外上外都是一流语言学校,但是上外出国交流机会比较少的.不过不影响教学质量,西方语学院就业率100%的,很难得

交通么,很不方便,松江到淮海路要2,3个小时

还有啦,如果是北方人可能会水土不服,我们寝室的北京女孩刚来老是难受的哭---不过因人而异

上外和北外都是中国最好的语言类大学,相比之下,北外要好些。

其实数学是最好赶上去的,我第一次考68,第二次就100+了,多做做题,对数学有兴趣就好了,最重要的就是喜欢它!

山东考这两学校都要很高分,山东**大省嘛,其他的比较好的又比较好的语言类院校有;北京语言大学(一本院校,非211,非985,外国学生众多,金融类专业也是它的强项),北京二外(一本院校,非211,非985),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管类,语言类都还不错一本院校,非211,非985),西安外国语大学(二本院校,语言类专业全部一本,非211,非985)大连外语学院(二本院校,语言类有一本专业,有二本专业)四川外语学院(三本院校,收分比较高,二本线左右)吉林华侨外语学院(三本院校,但也有一定实力)

以上的学校是值得一上的,其他的专门类外语院校都不要上,都是垃圾.或者上综合类大学的外语专业,有的也很好,比如说北京大学的语言类也很顶尖,不过就不是那么专业了.

至于各个院校的招生指标可参考去年的情况

其实你真想学,何必要去大学去学呢?社会上各类语言函授班很多,想学现在就能学,这个东西作为辅修还可以.就业也还不错

我也是上海的,现在北外,当然我认为北外好才来的啦~不过我的同学一般都在上外,因为近,而且上海人一般不会想北外好不好这回事吧,很多根本不考虑==

考上外分数线不会少。最低线两校一般差不多吧,上外有的专业向西班牙语之类在上海就会飙的很高,北外在上海招的人极少,每年十二三个。

住校问题的话,大学宿舍不查房,想住外面没人拦着。如果不愿白交住宿费,正规办理申请在外住宿的话好像也是有的。

另外,虽然我认准北外好,北外的学校实在不如上外好看,这没办法,太沧桑了~~

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都很强,排名不分上下

三、考上北外的算学霸吗上外难考还是北外难考

北外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简称,是国家首批“211”大学,也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那么考上北外的算学霸吗?上外难考还是北外难考?

1.从分数线和位次上看,考北外难度较大

**以2019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在部分省份的分数和位次为例,情况如下:

1)北京:文631分,最低位次680名;理645分,最低位次2672名

北京2019年**人数约5.9万人,其中1%的文科考生能上北外,4%的理科考生可以考上北外。

2)河南:文616分,最低位次786名;理610分,最低位次11615名

河南2019年**人数超百万,约0.07%的文科考生可以考上,1%的理科考生可以考上北外。

3)广东:文618分,最低位次721名;理591分,最低位次10510名

广东2019年**人数为76.8万人,约0.09%的文科生可以考上北外,1.3%的理科考生可以上。

4)上海:综合556分,最低位次4172名

上海2019年**人数共5万人,约8.3%的考生能考上北外。

2.与其他语言大学对比,北外收分最高

**以部分语言类大学2019年在北京的分数线为例:

1)北京外国语大学:文631分,理645分

2)中国传媒大学:文626分,理633分

3)上海外国语大学:文626分,理637分

3.和其他大学分数对比,收分高于部分985

学校文科收分(631分)和厦门大学一样,且高于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985大学;理科收分(645分)和华中科技大学一样,且高于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

总结:从上面三个方面都可以看出,考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难度都较大,所以能考上北外的都能算是学霸。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211、“双一流”大学,距今已有79年的建校历史,是我国外语类高等院校中教授语种最多、办学层次齐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共和国外交官摇篮”。

学校的学科实力也颇强,根据**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显示,其中外国语言文学和上外,北大并列全国第一,也入选了“双一流”建设学科;根据2020软科语言类排名显示,北外是我国排名第一的语言类大学。

以2019年上外和北外在部分省份的文科分数为例,考北京外国语大学更难: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