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信息网

首页 > 院校 / 正文

为什么不建议上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

网络整理 2024-02-27 院校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为什么不建议上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千万不要去东北上大学东北的大学在南方认可度高吗
  2. 南方的同学,要不要为了985 211的学校而去东北呢
  3. 为什么不建议选陕西师大

一、千万不要去东北上大学东北的大学在南方认可度高吗

东北地区为我国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也是我国曾经的工业摇篮,但是现在提到东北,部分人却频频摇头,甚至网上还有“千万不要去东北上大学”的说法,为什么大家会不建议去东北上大学呢?东北的大学在南方认可度怎样呢?以下为大家解答。

为什么说千万不要去东北上大学?老师整理了网友们的说法,发现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这是不建议去东北上大学的评论中最多的一个原因。众所周知,东北的气候最冷的时候可以达到零下20或者是30度,而对于南方人来说,冬天最冷也就零下几度,差距实在太大。虽然很多考生会因为东北的漫天飞雪而欢喜,但长时间的大雪让出行变得不方便,很多时候都非常无奈。除了气候,人文差异也很多,比如东北的“澡堂赤诚相见”,东北的饮食习惯等这些都让很多南方考生无法融入,适应起来很困难。

如果考生和家长在选择学校对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有一定了解的话,会知道东北虽然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但是随着我国战略中心的转移,东北产业单一让经济发展相对逊色,也导致很多人才流失,而南方经济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如南方迅猛,时间长了势必也会影响教育方面的发展。

由于东北地区早期的工业发展原因,东北大多数名校都更偏向理工类,比如东北的哈工大、吉林大学、东北大学和哈工程等,这些学校的学科实力发展均偏向理工类。相反南方的高校,多个学科百花齐放,对于文科的考生来说,肯定会选择南方地区高校。

南方考生要选择报考东北的大学,那么一年可能就只有两次回家机会,不管是精力还是金钱,从家长的角度肯定都不希望孩子离家这么远。当然比起前面3个原因,这只是一小部分不会选择东北上大学的原因。

从以上四点来看,确实能让很多人对东北的大学望而止步了,但是不考虑这些外界因素,东北的大学性价比还是非常高的,东三省的985和211院校都居多,和一些地区普通高校比起来,就业肯定会更具优势。**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其中就有一所东北的大学,作为**直属的东北师范大学的毕业生非常受欢迎。

既然网上存在“千万不要去东北上大学”的说法,那么是否说明东北的大学在南方认可度不好呢?毕竟很多考生去东北读大学后,大概率会回到南方工作。其实不然,东北的大学只要是学校的认可度高的,那么在南方认可度同样很高。

比如东北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校友会2021年中国大学排名中排第14名,综合实力非常强,该校毕业生在用人单位很受欢迎。再比如大连理工大学,2021年校友会全国大学排名中,排第23名,也是985/211高校,软科最好学科排名中,14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该校在南方认可度自然不低。

因此只要学校的认可度高,在南方认可度自然也会很高,很少会有人将学校认可度和当地经济发展联系起来。

二、南方的同学,要不要为了985 211的学校而去东北呢

我就告诉你吧,如果你在南方(比如哈工大深圳校区,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读大学,你最好不要去东北,如果再珠三角地区以及福建广西读个不咋地的211或者普通院校,你还真不如去东北读书了,东北的教育基础雄厚,东北的985和211没有差的,相反,南方除了985以外,有好的211吗?所以同学,我可以负责地告诉你,东北的经济不咋地,教育并不比南方差,如果你读南方的211,你真就不如去东北读211了。

网上有些人把东北说的一塌糊涂,除了缺点以外没有优点,东北人实在憨厚,处人爽快,不拐弯抹角,喜欢直来直去,比南方人有些人小肚鸡肠,斤斤计较,办事算计到骨子里强,东北的冬天并不冷,即使冷,出去穿羽绒服就啥事没有了,室内比南方舒服一百倍。

年轻人就是要经历,经历就是一种锻炼,一种学习。

南方的同学,比如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省份的同学,要不要报考哈工大、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这些985学校呢?或者是哈工程、东北师大这样的211高校呢?真经认为,综合考虑一下,这种选择是比较值得的。

南方的同学去东北,算得上是去离家很远的地方了,去了之后确实能感受到不一样的生活。比如北方的冬天,屋里很暖和,屋外很冷,冬天的生活方式和南方就大不相同,这种体验可以给自己增加不少人生经验。此外,南北文化的不相同,带来的是思维方式的融合和提升,这会三个你将来出身社会后更加得心应手。

不过,离家太远也有一定**。现在的大学生,特别是家里没什么资源的学生,毕业后求职往往倾向于在学校所在城市。从哈工大、吉大、东大、大工、东师等名校的就业流向来看,就在东北的还是占了多数。虽说大连、沈阳、哈尔滨也算是大城市,但一个南方人长期在那里生活,还是有诸多不便,离父母太远。

这是地域因素。再说说学校的因素。如果你的**分数比较尴尬,北上广深去不了,好专业挑不了,但又想上985、211,西部高校东北高校就是最佳选择。而西安、成都分也很高、云桂黔又没什么好学校,所以,相对而言,东北几所学校就成了性价比最高的学校,只要你能克服地域劣势,去东北能上好学校好专业。

如果你再想回南方,就建议你**究生了,以东北985、211大学本科身份,到成都重庆昆明广州深圳厦门杭州长沙合肥等等城市的大学去上研究生,都会受欢迎,毕业后再留在南方城市也就顺理成章了。

最后还是那句话,地域因素因人而异,如果真的特别在乎,那还是不要去,如果尚能接受,那东北高校是绝佳选择。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因为我家孩子是今年的**生,在填志愿过程中,就碰到了这个问题。

首先简要介绍一下我家考生情况。我是湖南人,孩子2020年在湖南长沙参加**,考分629分。填志愿之前,孩子有几个想法预先就跟我提出来了。一是不想在长沙,因为中学在长沙读了六年。二是不想去北方,怕生活,气候不习惯。三是假如985专业不理想,不排斥211。

孩子考后估分在620左右,因为并没有预料到今年考题偏简单,高分考生很多,所以当时非常乐观。分数出来以后629与当初估分相差不大,但是一看排位觉得大事有点不妙。这个分数的排位大致就是在本省湖南大学的水准,马上觉得选择面就很窄了。

根据以往经验,湖南大学录取分数线,处于985中下游水准,与湖大分数水准相当的985学校有重庆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低于湖大的985学校有吉林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农林,海洋大学等,虽然选择的学校从数量上看,但是根据孩子意见,加上今年高分考生多的实际情况,最后志愿填报情况咋样,突然就心里没了底,内心开始忐忑起来。

随着各种信息的透明,经过十几天的研究,纠结,徘徊,探讨,终于和孩子基本达成志愿填报共识。比湖大排位高的中南大学和四川大学成为孩子冲刺的目标,以湖大为首,囊括西北工大,重大,大连理工等为孩子录取希望极大的学校,剩下学校就是孩子非常喜欢的城市和专业的学校了,比如南京理工,南京航空航天,西安电子科大等强势211学校。事后分析,这个志愿填报既基本满足了孩子愿望,又没有浪费考试分数,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志愿。

东北的大学,性价比是非常高的,哈工大、哈工程、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等,都有自己的特色。

但是,东北的大学,也有明显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两点:

一个是气候!这是最大的影响因素,比如哈工大,名声很大,但是因为在东北,南方人就有很大的顾虑,而哈工大深圳校区招生日益火爆,说明大家不是不认可这个牌子,而是地区的问题。

另外一个就是经济!毕竟去上大学的地区,也可能会成为第二故乡,而东北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和南方也是有很大差距的。

但是,这些都不是考虑的主要因素!

如果你打算毕业之后直接就业,可以考虑南方的城市,毕竟东北的气候你不一定适应,工资也不高。

但是,如果你打算继续深造,我建议还是要考虑985大学和211大学,东北的这些大学,学风比较扎实,保研率高,值得信赖。

山东的学生是比较喜欢东北的大学的,这是因为山东好生源多,好大学少,北上广等地区的分数又高,所以东北的大学就热起来了,而山东的学霸多,在东北的各类大学都表现很多,获得更多机会。

至于南方城市的学生,还要综合考虑!

东北的哈工大、大连理工、吉大、东北大学、哈工程、东北师大、大连海事、辽宁大学,都是性价比非常高的高校,能考上就赚了!

这个提问有歧视东北地区院校的味道,强烈**题主这么提问。东北地区的985院校、211院校或是普通院校,也是有录取分数线的,不是你想来就来的。东北地区近年来经济在下滑,这是不争的事实;东北地区的几所985和211工程大学,如今的声望名气与专业水平也不能与当年鼎盛时期相比。不过东北地区优秀的院校仍然优秀,录取分数也不算低,如果南方考生的水平达不到,学校也不会录取。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北方的985工程大学每年都在南方所有的省份招生,有哪一年没有完成招生计划吗?东北地区的4所985工程大学肯定是都能完成招生计划。虽然他们的录取分数不能与其他强势的985工程大学相比,但是东北地区985院校的特色鲜明,优势明显。

哈尔滨工业大学是工科强校,他开设的工科类专业中,就没有什么弱的。论工科哈尔滨工业大学只服清华大学,哈工大在多个工程技术领域内都是大名鼎鼎。学校的机械、自动化、计算机、软件、电子、信息通信、电气、土木、仪器、材料、建筑、城乡规划、航空航天学科都是非常著名的学科。这个学校的录取分数,在南方哪个省份都不会有多低。

吉林大学位于长春,曾经6校合并,其他5所学校是长春非常著名的学校,专业特色非常鲜明。老吉林大学文理是强项,数学、化学、物理学、法学、考古学都是优势专业;吉林工业大学的车辆类专业,曾经全国排名第一;白求恩医科大学也是原**11所直属院校之一;长春邮电学院是东北地区唯一的邮电类院校;长春科技大学原是长春地质学院,是仅次于中国地质大学的地质类院校。吉林大学的录取分数低,有地区的因素,也有泠门专业多的因素。

大连理工大学原名大连工学院,是建国初期组建的四大工学院之一,如今在工科领域也是非常有实力院校。学校的机械、化工、土木、水利、计算机、自动化、电子信息、软件等专业都很有实力。大连也是东北地区唯一的计划单列市,经济总量排名东北地区第一。这个学校其实还是很多学生比较向往的学校,也包括南方省份的考生。

东北大学位于沈阳,学校也是以工科类专业为主的院校。虽然学校在双一流中成为B类,但是很多网友为学校叫冤,认为东北大学不应该成为双一流B类大学。学校的强势专业有计算机、自动化、软件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技术、冶金工程、采矿工程等。有些专业冷门,但是学校的热门专业也很厉害,特别是自动化、计算机、软件相关的专业,非常著名。

东北地区的211工程大学中,哈尔滨工程大学是当年哈军工的传承,船舶与海洋工程媲美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专业水平也非常高。东北师范大学有6个一流学科建设学科,6个评级为A类一级学科,全国其他211工程大学没有一个能在一流学科数量、A类学科数量方面与东北师大相比。大连海事大学是交通运输部唯一直属的重点大学,航海类专业很牛。辽宁大学是人文类专业为主,法学类专业水平很高。东北林业大学的林业工程、风景园林、林学都很牛。东北农业大学,这个弱了。延边大学,这个更弱,不推荐了。

实事求是,东北地区的985、211大学还是很不错,当然也有专业水平不是很高的。来不来东北,看你的意愿,当然,也需要你有实力。

你要面向全国就业和发展,请选择985-211;

你要面向当地就业发展,也请选择985-211;

985-211虽然是一个过去式的概念,但是在老百姓心目当中还是很权威的。东北地区许多985-211大学在全国知名度很高,性价比很好,能选择为什么不去?

如果不准备在东北扎根的话,不建议去。上大学的人脉很重要,学校在当地的影响力也很重要。比如你准备在上海生活,读一个上海本地的院校,哪怕不是985211,毕业之后,你在上海有一大群校友,不管外面认可不认可,上海本地院校在上海肯定有一定认可度的。这样不好吗?

你的心情我理解,对于南方人来说,东北仿佛地处祖国边疆,是一个没有存在感、又遥远的区域。但是在这里有必要为东北的985、211正名。

举几个例子,哈工大、吉林大学、东北师大的部分专业,在全国都是赫赫有名,在这些985、211学校的重点专业就读,回到南方就业是很抢手的。如果说为了就业,读这些学校不虚此行。具体专业排名你都可以在网上查到。

南方同学可能不熟悉北方气候和风土人情,实际上北方冬天室内有暖气,三十度的气温很舒服,夏天东北更是避暑圣地。饮食上东北菜码大,味道香,现在全国各地哪里吃不到其他地区美食呢?经济上东北肯定是没有南方发达,但是在东北省会城市读211、985,生活上过得也很舒适。

来吧!东北欢迎你!东北四季分明,景色秀丽,尤其是冬季,千里冰封,**雪飘!来吧,大美东北欢迎南方学子!

三、为什么不建议选陕西师大

为什么不建议选陕西师大介绍如下:

陕西师范大学的学科建设中规中矩,陕西师范大学作为六所部属师范大学之一,也是唯一一所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没有一个学科进入**的部属师范大学。所以陕西师范大学在学科建设上相对较弱,甚至江西师范大学这所双非师范院校都有1个A类学科。

由于A类学科的指标占比较高,所以没有A类学科的陕师大在排名上很吃亏;不过只要能有几个A类学科,其排名就会靠前了。

2、地理位置相对较差,影响院校的综合发展

陕西师范大学坐落于陕西西安,在地理区位规划上属于西北地区的大学,反观其他的部属师范大学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院校几乎都是位于我国中东部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陕西师范大学的地理区位影响了院校的发展,以至于近年来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的发展速度都逐渐超过了陕西师大。

陕西师范大学在校友会2022全国大学排名中,排名全国第75名;

在校友会2022师范类大学排名中,排名全国师范类院校第7名;

陕西师范大学在软科2022中国大学排名中,排名全国第71名;

陕西师范大学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2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4个。化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社科总论、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等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OK,关于为什么不建议上东北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