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信息网

首页 > 院校 / 正文

千万别去共青城上大学?共青城15所大学排名

网络整理 2024-02-15 院校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千万别去共青城上大学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共青城15所大学排名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为什么说千万不要报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共青城大学城现状
  2. 共青城大学城害了江西千万别去共青城上大学
  3. **考到江西共青城二本**段大学,去还是不去

一、为什么说千万不要报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共青城大学城现状

在江西省北部、九江市南部,鄱阳湖之滨,有一座城市总面积310平方公里,总人口仅22万,却拥有数所高校甚至还有一座大学城,这座城市名为共青城。不过,位于共青城的学校和大学城一直备受争议,很多人都建议不要填报该地区的学校。本期,我就为大家回答两个问题:为什么说千万不要报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千万别去共青城上大学是真的吗?感兴趣的同学一起往下看吧。

一、为什么说千万不要报南昌大学共青学院?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共青城市南昌大学鄱阳湖校区,办学始于1985年,由南昌大学和共青城市人民政府(原共青开发区)联合创办,是一所文、理、工、经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学院。南昌大学是一所211大学,那为什么很多人不建议报考这所**院校呢?原因如下: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虽然是南昌大学的**院校,却建在一座比较小的城市——共青城,并非省会城市。大学位于小城市,虽然没有大城市的繁复浮躁,有利于在校生静心学习,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视野和眼界,而这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相对于大学城的学校来说,建校很早,教学楼、实验楼等建筑比较古老,宿舍、食堂、**场等生活环境也相对比较差,不过学校一直在改进各种设施条件,比如为学生宿舍增添空调、整修**场等。另外,南昌大学共青学院的校外环境反倒要好一些,周边遍布了美食、娱乐、休闲、运动、购物等场所。

2008年,**发布《**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要求**学院在5年内完成**设置。**学院转设的路径包括转为民办、转为公办与终止办学。而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则将采取第一种转设路径,也就是脱离南昌大学转为民办二本,并且改名为“共青学院”。

很多同学当初选择这所学校就是因为“南昌大学”的名号和南昌大学的部分共享师资,而脱离南昌大学后,学校会失去这些优势条件,对于考生来说,共青学院必然会失去一定的吸引力。

不过这些观点并非是完全正确的,例如地区偏僻和硬件设施都其实证明了学校和地区需要发展,而因此该校也没有远超想象的分数,更适合**分数不高的考生来获取求学平台,而非高分学生来斤斤计较学校好坏。

共青大学城是江西省共青城市自2014年起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打造的一座“大学城”项目。**发布《**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后,江西省**院校面临评估验收的“大考”,以评估验收倒逼**,共青大学城顺应而出。不过,共青大学城也引来了很多负面的评价,很多人认为把好几所**院校搬离母体高校和省会城市,不仅会影响学校本身的发展,还会影响在校学生的发展。

不过,这其实是大势所趋,并不会对学校和学生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院校转设势在必行,将大学城布局远离省会也是多省的常规做法。不仅如此,共青城政府也在尽全力、倾资源于大学城,将各校原本薄弱的办学资源整合到一起,为学校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学习资源与就业资源。

所以,是否要去共青城上大学,取决于同学们的成绩以及其他多方面的考虑,希望同学们在选择学校之前一定要深入了解,千万不能只听一面之词哦。

二、共青城大学城害了江西千万别去共青城上大学

1、共青大学城是共青市用5年时间打造的“大学城”项目,随着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高校的**学院搬入,诞生了有几个大学、为什么发展不起等问题。

2、本期,笔者也将根据多方面资料,为大家介绍江西共青大学城,分析共青大学城是否真的“害了江西”,以及为何会诞生“千万别去共青城上大学”这类问题。

3、江西共青大学城起源于2013年,自9月**将验收全国的**学院进行评估验收,而江西的**学院也面临发展问题,因此促成了江西高教**。

4、而后在同年省教育厅支持共青城市大学城建设后,表明了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南昌航空大学等高校的**学院将整合办学资源并入驻。

5、在2016年秋季,共青城市大学城已经迎接了来自全国的首批学生入驻,目前所有入驻的高校虽又已面临转设等新的发展问题,但已经招生多届。

6、根据资料显示,目前入驻的高校(包含转设情况)分别有:

7、 1)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拟定与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合并转设为公办,但新校名暂未完全确定;

8、 2)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暂未有官方消息透露转设情况;

9、 3)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暂未有官方消息透露转设情况;

10、 4)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暂未有官方消息透露转设情况;

11、 5)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暂未有官方消息透露转设情况。

12、值得注意的是,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是位于南昌大学的鄱阳湖校区,而非许多朋友默认的共青城市大学城,并且多家媒体提到的7所高校目前也能证实的仅有5所。

13、为什么会有人说“共青城大学城害了江西”?

14、网上对于共青城市大学城的评价褒贬不一,在无具体数据和报道支撑其论点下,其中的部分江西网友认为:

15、 1)**学院在**至共青城市大学城后,均**切断了与母体高校的联系;

16、 2)目前大学城的高校招生热度一落千丈,考生录取平均分数线骤降超40分;

17、 3)想要成为一流高校都必须落脚省会中,人才和产业的**对高校很重要。

18、在这些不看好的观点加持下,又特别因为江西不仅对于共青大学城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力度,还将大量利好政策用于建设和发展共青大学城,由此才会有朋友认为“共青城大学城害了江西”。

19、该家长一石激起千层浪,截稿前该论坛仍有大量相关讨论

20、实际上真如此吗?非也。这些观点非常片面甚至有些偏执。简单来说,我们可以从近来的政策和部分数据反驳:

21、 1)共青城市大学城自诞生之初就是为了整合各高校薄弱的办学资源,而后**要求**学院必须转设,也证明了共青城市大学城的建设方向完全正确;

22、实际上该实施方案发布于2020年5月5日,而非盐城市政府上文记录的12月9日

23、 2)不考虑多项变量逐年对比录取分数并不科学,而本来江西的考生数自2015年开始就增速放缓,并且2016年的本科各批次线较2015年也有大幅下降;

24、 3)将大学城布局远离省会是多省的常规做法,而共青城大学城则是打通九一体化的重要部分,也拥有了国家高新开发区等资源,因而看大学城要着眼未来。

25、作为参考,河北的东方大学城建立于廊坊,江苏的江宁大学城距离南京有30公里,上海的松江大学城距离市中心30公里,云南的大学城位于呈贡。

26、总而言之,从辩驳上述观点中不难看出,诞生这些观点并非是基于事实和了解情况,多数都是因为不熟悉大学城和相关的情况。

27、为什么会有人说“千万别去共青城上大学”?

28、基于上述观点,可能读者们都已经知道了,“千万别去共青城上大学”同样来自于不了解大学城布局战略意义和报考相关数据的朋友。

29、而实际上共青城近年来利好消息不断,并且已经相当具有人气和规模,汇集了相当的资源,而在大学城的**学院转设能相继完成后,想必会更好:

30、 1) 2018年共青城国际马拉松声势浩大,吸引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

31、 2) 2018年共青城高新技术开发区已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2、 3) 2020年11月江西已经将共青城的飞机场纳入了规划;

33、 4)作为江西仅有的国家级新区,赣江新区未来必然是江西的经济增长核心点,而共青城作为未来的统筹区,也将成为高速发展的重要部分;

34、 5)从国家层面上的发展趋势来看,中部城市的城市化进程和人口回流速度增加,都让**更为重视江西等省市,而受到江西重视的共青也自然是未来的舞台焦点。

35、总而言之,作为未来之星的大学城及共青,自然能为同学们带来更好的高校教学实力,以及本地就业资源、环境。更何况目前已有高校转设为公办,随着转设期限逼近,更加让人期待共青大学城高校的利好变化,何来的“千万别去”呢?

三、**考到江西共青城二本**段大学,去还是不去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虽然是南昌大学的**院校,却建在一座比较小的城市——共青城,并非省会城市。大学位于小城市,虽然没有大城市的繁复浮躁,有利于在校生静心学习,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视野和眼界,而这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相对于大学城的学校来说,建校很早,教学楼、实验楼等建筑比较古老,宿舍、食堂、**场等生活环境也相对比较差,不过学校一直在改进各种设施条件,比如为学生宿舍增添空调、整修**场等。另外,南昌大学共青学院的校外环境反倒要好一些,周边遍布了美食、娱乐、休闲、运动、购物等场所。

2008年,**发布《**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要求**学院在5年内完成**设置。**学院转设的路径包括转为民办、转为公办与终止办学。而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则将采取第一种转设路径,也就是脱离南昌大学转为民办二本,并且改名为“共青学院”。

很多同学当初选择这所学校就是因为“南昌大学”的名号和南昌大学的部分共享师资,而脱离南昌大学后,学校会失去这些优势条件,对于考生来说,共青学院必然会失去一定的吸引力。

关于本次千万别去共青城上大学和共青城15所大学排名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